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一 (7)
卷第一 (7)
1. 辨陰陽脈法
脈有陰陽之法,何謂也?然呼出心與肺,吸入腎與肝。呼吸之間,脾受穀味也。其脈在中。浮者陽也,沉者陰也。故曰陰陽。心肺俱浮,何以別之?然浮而大散者心也,浮而短澀者肺也。腎肝俱沉,何以別之?然牢而長者肝也,按之沉軟,舉指來疾者腎也。脾者中州,故其脈在中,是陰陽之脈也。
脈有陽盛陰虛、陰盛陽虛,何謂也?然沉之損小,浮之實大,故曰陽盛陰虛。浮之損小,沉之實大,故曰陰盛陽虛。是陰陽虛實之意也。
陽脈見寸口浮而實大,今輕手按之更減損小,故言陽虛。重手按之反更實大,故曰陽實也。
脈有一陰一陽、一陰二陽、一陰三陽、有一陽一陰、一陽二陰、一陽三陰,凡此六脈者,謂沉浮長短滑澀也。凡脈浮滑長者陽也,沉澀短者陰也。所言一陰一陽者,謂脈來沉而滑也。一陰二陽者,謂脈來沉滑而長也。一陰三陽者,謂脈來浮滑而長,時一沉也。所云一陽一陰者,謂脈來浮而澀也。一陽二陰者,謂脈來長而沉澀也。一陽三陰者,謂脈來沉澀而短,時一浮也。各以其經所在,言病之逆順也。
凡脈浮大數動滑,陽也;沉澀弱弦微,陰也。長者為陽,短者為陰。陽病見陰脈者,逆也;陰病見陽脈者,順也。關前為陽,關後為陰。陽數即吐,陰微即下。陽弦即頭痛,陰弦即腹痛。
白話文:
脈象有陰陽的辨別方法,這是什麼意思呢?呼氣時與心、肺相關,吸氣時與腎、肝相關。在呼吸之間,脾負責消化吸收食物的養分。脈搏的位置在中間,浮在表面的脈象屬於陽,沉在裡面的脈象屬於陰,所以稱為陰陽。
心脈和肺脈都呈現浮象,要如何區分呢?浮而搏動擴散的脈象是心脈,浮而短且不順暢的脈象是肺脈。腎脈和肝脈都呈現沉象,要如何區分呢?沉而堅實且長的脈象是肝脈,按壓時感到沉軟,抬起手指時脈象快速的,是腎脈。脾位於身體中間,所以它的脈象也在中間,這就是陰陽脈的道理。
脈象有陽氣過盛陰氣虛弱,或陰氣過盛陽氣虛弱的說法,這是什麼意思呢?脈象沉取時顯得細小,浮取時顯得強大,這就稱為陽氣過盛陰氣虛弱。脈象浮取時顯得細小,沉取時顯得強大,這就稱為陰氣過盛陽氣虛弱,這就是陰陽虛實的概念。
陽脈在寸口部位浮取時顯得強大有力,如果輕輕按壓反而減弱變小,就說明是陽氣虛弱。如果重按反而顯得更有力,就說明是陽氣實在。
脈象有一陰一陽、一陰二陽、一陰三陽,以及一陽一陰、一陽二陰、一陽三陰,這六種脈象,是指脈的沉浮、長短、滑澀等特性。凡是脈象浮、滑、長的,屬於陽;沉、澀、短的,屬於陰。所謂一陰一陽,是指脈象來時沉而滑;一陰二陽,是指脈象來時沉滑而長;一陰三陽,是指脈象來時浮滑而長,偶爾會出現沉的脈象。所謂一陽一陰,是指脈象來時浮而澀;一陽二陰,是指脈象來時長而沉澀;一陽三陰,是指脈象來時沉澀而短,偶爾會出現浮的脈象。這要根據這些脈象所對應的經絡位置,來判斷病情的順逆。
一般來說,脈象浮、大、數、動、滑的,屬於陽;沉、澀、弱、弦、微的,屬於陰。長的脈象屬於陽,短的脈象屬於陰。如果是陽性疾病卻出現陰性脈象,就是病情逆轉;如果是陰性疾病卻出現陽性脈象,就是病情順利。關脈前的位置屬於陽,關脈後的位置屬於陰。陽脈搏動數快,多為嘔吐的症狀;陰脈微弱,多為泄瀉的症狀;陽脈呈現弦象,多為頭痛的症狀;陰脈呈現弦象,多為腹痛的症狀。
2. 辨營衛經脈與漏刻相應度數法
凡人營衛之氣與經脈。漏刻相應。陰氣為營。營者血也。行於經脈之中。陽氣為衛。衛者氣也。行於經脈之外。人一日一夜。凡一萬三千五百息。脈行五十周於身。漏水下一百刻。營衛之氣行陽二十五度。行陰二十五度。為一周也。凡人一呼脈行三寸。一吸脈行三寸。呼吸定息。
脈行六寸。謂之一息也。凡一息六寸。百息六丈。千息六十丈。萬息六百丈。一萬三千五百息。合為八百一十丈。凡二百七十息。計行一十六丈二尺。是名一周身。漏水下二刻。故一萬三千五百息。脈行五十周。即漏水下一百刻。脈行八百一十丈。此即一日一夜營衛氣行。與漏刻相應之數也。
白話文:
人體的營氣和衛氣,以及經脈的運行,都和計時工具漏刻相互對應。陰氣稱為營氣,營氣就是血液,在經脈中運行;陽氣稱為衛氣,衛氣就是氣,在經脈外運行。人一天一夜之間,總共有13500次呼吸,脈搏在全身運行50週,漏刻的水滴下100刻。營氣和衛氣在陽經運行25度,在陰經運行25度,合起來算是一週。一般來說,人一次呼氣時,脈搏運行3寸;一次吸氣時,脈搏也運行3寸;一呼一吸,脈搏就運行6寸,這稱為一息。一息脈搏運行6寸,一百息脈搏運行6丈,一千息脈搏運行60丈,一萬息脈搏運行600丈,一萬三千五百息脈搏運行810丈。每270次呼吸,脈搏運行16丈2尺,這稱為一週全身的運行。漏刻的水滴下2刻。所以一萬三千五百息,脈搏運行50週,也就是漏刻的水滴下100刻,脈搏共運行810丈。這就是一天一夜之間,營氣和衛氣運行,與漏刻相互對應的數值。
3. 辨脈虛實法
人有三虛三實者。謂有脈之虛實。有病之虛實。有診之虛實也。脈有虛實者。脈來濡者為虛。緊牢者實。病有虛實者。出者為虛。入者為實。言者為虛。不言者為實。緩者為虛。急者為實也。有診之虛實者。濡者為虛。牢者為實。癢者為虛。痛者為實。外痛內快。為外實內虛。內痛外快。為內實外虛。故曰虛實也。
又邪氣盛則實。精氣脫則虛。何者是重實大熱病。氣熱脈滿者是也。浮之損小。沉之實大。名曰陰盛陽虛。沉之損小。浮之實大。名曰陽盛陰虛。
脈盛。皮熱。腹脹。前後不通。悶瞀。為五實。
脈細。皮寒。氣少。泄痢前後。飲食不入。為五虛。
白話文:
人有三種虛和三種實的情況,指的是脈象的虛實、病情的虛實和診斷的虛實。
脈象的虛實:脈搏來時柔軟無力的為虛,脈搏來時繃緊有力的為實。
病情的虛實:症狀表現出來的為虛,症狀潛伏在內的為實;喜歡說話的為虛,不喜歡說話的為實;症狀發展緩慢的為虛,症狀發展急促的為實。
診斷的虛實:觸摸時感覺柔軟的為虛,觸摸時感覺堅硬的為實;感覺癢的為虛,感覺痛的為實;體表疼痛但體內感覺舒適的,為外實內虛;體內疼痛但體表感覺舒適的,為內實外虛。所以說有虛實的區別。
另外,邪氣旺盛的時候,病情屬實;精氣耗損的時候,病情屬虛。什麼情況是嚴重的實證大熱病呢?就是身體發熱,脈象充盛飽滿的情況。如果脈浮在表淺處反而虛弱細小,脈沉在深處反而強勁有力,就稱為陰盛陽虛;如果脈沉在深處反而虛弱細小,脈浮在表淺處反而強勁有力,就稱為陽盛陰虛。
脈象充盛、皮膚發熱、腹部脹滿、大小便不通暢、感到煩悶昏亂,這是五種實證的表現。
脈象細弱、皮膚寒冷、氣息微弱、腹瀉或大小便失禁、吃不下東西,這是五種虛證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