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三十三 (16)
卷第三十三 (16)
1. 治眼赤脈衝貫黑睛諸方
夫眼者。肝之候。作五臟之日月。為一身之精明也。若臟腑壅滯。風熱相搏。毒熱之氣。積而不散。攻眼上下。故生赤脈衝黑睛也。
治眼小眥生赤脈。沖貫黑睛昏暗。宜服梔子散方
梔子仁(一兩),木通(一兩銼),黃芩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羚羊角屑(一兩),決明子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後溫服。忌炙爆熱面。
治眼大眥生赤脈。沖貫黑睛。宜服此蕤仁散方。
蕤仁(一兩湯浸去赤皮),甘草(炙微赤銼),黃芩,枳殼(麩炒微黃去瓤),地膚子(以上各半兩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後溫服。
治眼赤脈。上下衝貫黑睛。臟腑壅悶。宜服羚羊角散方。
羚羊角屑,黃連(去須),木通(銼),桑根白皮(銼以上各一兩),蘆根(二兩),旋覆花(三分)川芒硝(二兩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竹葉二七片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後溫服之。
治眼赤脈衝貫黑睛。熱毒腫痛。心躁煩亂。宜服犀角散方。
犀角屑,黃芩,葳蕤,防風(去蘆頭),地膚子,羚羊角屑,甘草(炙微赤銼),馬牙硝(以上八味各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半去心焙),黃連(一兩半去須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後溫服之。
治風熱眼中生赤脈。沖貫黑睛。及有花翳。宜點真珠散方。
真珠(一分),龍腦(半分),琥珀(一分),硃砂(半分),硼砂(二豆大)
上件藥。同細研如粉。每日三五度。以銅箸取少許。點在眥上。
治肝臟壅熱。目中生赤脈。沖貫黑睛。赤痛不止。宜點黃連煎方。
黃連(一分搗羅為末研),白礬灰(一分),膩粉(一錢),井鹽(半兩研),硼砂(一錢研),胡黃連(半兩搗羅為末研),白龍腦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以淡漿水一大盞。古字錢二十文。納瓷瓶中。封閉。懸於淨舍內。經二七日。綿濾去滓。入龍腦在藥中。每日三五度。以銅箸取少許點之。
治眼風熱磣澀。生赤脈。沖注瞳仁。熱淚疼痛。宜點蕤仁煎方。
蕤仁(一兩湯浸去赤皮研),青鹽(三分),黃連(一兩去須搗研)
上件藥。以醋漿水一中盞。煎取一小盞。去滓。納一銅器中。別取鯉魚膽烏雞膽各一枚。取汁入前藥汁中。用槐枝如指大。長一尺。去皮作挺。研之勿住手。自晝研至夜。以綿濾過。於瓷盒中盛。每以銅箸。取少許點眼眥中。慎風也。
白話文:
治眼赤脈衝貫黑睛諸方
眼睛是肝臟的表徵,如同五臟的日月,是全身精氣神明的所在。如果臟腑阻塞,風熱互相搏擊,毒熱之氣積聚不散,侵犯眼部上下,就會導致眼紅,血脈衝擊黑眼球。
治眼內眥(眼角內側)生紅血脈,衝擊黑眼球,導致昏暗不清的方子:梔子散
梔子仁一兩、木通一兩(銼碎)、黃芩半兩、炙甘草半兩(微炙至赤色,銼碎)、羚羊角屑一兩、決明子半兩
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溫服,飯後服用。忌食炙烤、油炸辛辣食物。
治眼外眥(眼角外側)生紅血脈,衝擊黑眼球的方子:蕤仁散
蕤仁一兩(以溫水浸泡,去除紅皮)、炙甘草(微炙至赤色,銼碎)、黃芩、枳殼(麩炒至微黃,去除內瓤)、地膚子(以上各半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溫服,飯後服用。
治眼紅,血脈上下衝擊黑眼球,臟腑阻塞悶脹的方子:羚羊角散
羚羊角屑一兩、黃連(去須)一兩、木通(銼碎)一兩、桑根白皮(銼碎)一兩、蘆根二兩、旋覆花三分、芒硝二兩
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,加入二七片竹葉一起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溫服,飯後服用。
治眼紅,血脈衝擊黑眼球,伴隨熱毒腫痛,心煩意亂的方子:犀角散
犀角屑一兩、黃芩一兩、葳蕤一兩、防風(去蘆頭)一兩、地膚子一兩、羚羊角屑一兩、炙甘草(微炙至赤色,銼碎)一兩、芒硝一兩、麥門冬一兩半(去心,焙乾)、黃連(去須)一兩半
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溫服,飯後服用。
治風熱導致眼中生紅血脈,衝擊黑眼球,並伴有翳膜的方子:真珠散(點眼藥)
真珠一分、龍腦半分、琥珀一分、硃砂半分、硼砂兩豆大小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日三次至五次,用銅箸取少量點於眼角。
治肝臟壅熱,眼中生紅血脈,衝擊黑眼球,紅腫疼痛不止的方子:黃連煎(點眼藥)
黃連一分(搗碎過篩,研磨)、白礬灰一分、滑石粉一錢、井鹽半兩(研磨)、硼砂一錢(研磨)、胡黃連半兩(搗碎過篩,研磨)、白龍腦一分(細研)
將以上藥材用半碗淡米漿水,加入二十枚古錢,放入瓷瓶中密封,懸掛於乾淨處,放置十四天。過濾去除藥渣,加入龍腦,每日三次至五次,用銅箸取少量點眼。
治眼部風熱澀痛,生紅血脈,衝擊瞳孔,伴隨熱淚疼痛的方子:蕤仁煎(點眼藥)
蕤仁一兩(以溫水浸泡,去除紅皮,研磨)、青鹽三分、黃連一兩(去須,搗碎研磨)
用半碗醋米漿水煎煮,取少量藥汁,去除藥渣,放入銅器中。另取鯉魚膽、烏雞膽各一個,取汁加入藥汁中。取槐樹枝,粗細如手指,長約一尺,去皮,研磨藥汁,持續研磨,從白天研磨到晚上,過濾後裝入瓷盒中。用銅箸取少量點於眼角。注意防風。
2. 治眼血灌瞳仁諸方
夫眼血灌瞳仁者。由肝心久積熱毒所致也。心主血。人臥。血歸於肝。若為風熱伏留。胸膈壅滯。則血上行。灌注於目也。亦有因用針失度。惡血不消。流漬於眼。則疼痛難忍。宜早療之。免有所損故也。
治眼。肝心積熱。血灌瞳仁。腫痛。宜服生乾地黃散方。
生乾地黃(一兩),蒲黃(三分),犀角屑(三分),黃連(三分去須),黃芩(一兩),玄參(一兩)川升麻(一兩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後溫服。忌炙爆熱面。
治眼。血灌瞳仁。昏澀赤痛。宜服此麥門冬散方。
麥門冬(一兩半去心焙),川大黃(一兩微炒),黃芩(一兩),地骨皮(一兩),玄參,葳蕤(各一兩),犀角屑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入馬牙硝半錢。每於食後溫服之。
治眼。血灌瞳仁。疼痛不可忍。宜服沒藥散方。
沒藥(一兩半),麒麟竭(一兩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川芒硝(一兩),生乾地黃(各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水調下二錢。服之。
治眼。血灌瞳仁。生障膜。宜點真珠散方。
真珠末(半兩),水精(半兩),琥珀末(半兩),硃砂(一兩),馬牙硝(半兩),龍腦(一分)
上件藥。同研如粉。每以銅箸。取如半小豆大。點之。
又方。
生地黃(五兩細研),川大黃(一兩搗羅為末)
上件藥相和。以帛子剪作片子。如兩三指長闊。勻攤藥於上。以銅器中盛。仰臥㩉眼。覺熱。即更換冷者。
又方。
上以生地黃汁。每溫服一小盞。頓服。以瘥為度之。
白話文:
眼部充血導致瞳孔充盈,是由於肝臟和心臟長期積累熱毒引起的。心臟主管血液循環,人睡覺時血液回歸肝臟。如果風熱之邪滯留體內,胸膈阻塞,則血液會逆流向上,灌注到眼睛。也可能因為針灸失度,瘀血未消,流注到眼睛,導致疼痛難忍,應及早治療,以免造成損害。
治療眼睛因肝心積熱導致充血、腫痛,宜服用生乾地黃散:生乾地黃一兩、蒲黃三分、犀角屑三分、黃連三分(去須)、黃芩一兩、玄參一兩、川升麻一兩、川大黃一兩(銼碎微炒)、甘草半兩(炙微赤銼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,去渣,飯後溫服。忌食炙烤辛辣食物。
治療眼睛充血、瞳孔模糊、紅腫疼痛,宜服用麥門冬散:麥門冬一兩半(去心焙)、川大黃一兩(微炒)、黃芩一兩、地骨皮一兩、玄參一兩、葳蕤一兩、犀角屑半兩、甘草半兩(炙微赤銼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,去渣,加入馬牙硝半錢,飯後溫服。
治療眼睛充血、疼痛難忍,宜服用沒藥散:沒藥一兩半、麒麟竭一兩、川大黃一兩(銼碎微炒)、川芒硝一兩、生乾地黃一兩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,飯後用溫水調服二錢。
治療眼睛充血、瞳孔充盈、長出障膜,宜點真珠散:真珠末半兩、水精半兩、琥珀末半兩、硃砂一兩、馬牙硝半兩、龍腦一分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,每次用銅箸取如半小豆大小,點於眼中。
另一方:生地黃五兩(細研)、川大黃一兩(搗碎研磨)。將以上兩種藥混合,用布剪成兩三指長寬的片狀,均勻塗抹藥物於布片上,放在銅器中,患者仰臥,敷於眼部,感到溫熱後,立即更換冷敷布。
另一方:服用生地黃汁一小盞,一次服用,直到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