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二十九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九 (15)

1. 治虛勞小便數諸方

夫虛勞小便數者。由膀胱與腎俱虛。而有客熱故也。腎與膀胱為表裡。俱主於水。腎氣下通於陰。若二經既虛。則不能制水。而小腹有熱。則水澀。澀則小便不利。故令數也。

治虛勞內不足。便數。四肢瘦。心神煩。不能食。宜服腎瀝湯方。

人參(一兩去蘆頭),石斛(一兩去根銼),麥門冬(一兩半去心焙),澤瀉(三分),桑寄生(半兩),遠志(半兩去心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當歸(半兩),熟乾地黃(一兩半),栝蔞(一兩),桂心(三分),五味子(三分),黃耆(一兩銼),白龍骨(一兩),磁石(二兩搗碎水淘去赤汁),白茯苓(一兩),地骨皮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用羊腎一對。切去脂膜。先以水一大盞半。煎腎至一盞。去腎。入藥末半兩。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七分。去滓。食前分為二服。

治虛勞少氣。小便數。無力。不能食。宜服黃耆散方。

黃耆(二兩銼),白芍藥(一兩),桂心(一兩),當歸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半去心焙),白龍骨(一兩),熟乾地黃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治虛勞下焦虛傷。微渴。小便數。宜服枸杞子散方。

枸杞子(一兩),黃耆(一兩半銼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桂心(三分),當歸(一兩),白芍藥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餳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治虛勞腰膝傷冷。小便日夜五十餘行。宜服鹿茸散方。

鹿茸(二兩去毛酒洗微炙),白龍骨(一兩),桑寄生(一兩),當歸(三分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白芍藥(一兩),烏賊魚骨(二兩),桑螵蛸(三七枚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。

治虛勞小便數。及精氣虛冷。宜服桑螵蛸散方。

桑螵蛸(三七枚微炒),薯蕷(一兩),山茱萸(一兩),黃耆(三分銼),桂心(三分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鹿茸(一兩半酒洗去毛微炒),杜仲(一兩去粗皮炙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食前以溫酒調下二錢。

治虛勞小便數。及水臟虛冷。補骨脂散方。

補骨脂(一兩微炒),肉蓯蓉(二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),白芍藥(三分),白茯苓(三分),菌桂(三分),附子(三分炮裂去皮臍),川椒(四十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令汗出),黃耆(一兩銼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忌醋物。

治虛勞小便數。或多。心煩。夜臥不安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虛弱導致小便頻繁的原因是膀胱和腎都虛弱,且存在異常的熱度。腎與膀胱在功能上相輔相成,共同負責水分的調節。腎氣需下降到身體下方。如果這兩個部位都虛弱,就不能有效控制水分,小腹部會感到熱,使尿液排泄受阻,因此出現頻繁小便的情況。

**腎瀝湯方:**適用於虛弱內在能量不足,頻尿,四肢消瘦,精神煩躁,食慾不振。成分包括人參、石斛、麥門冬、澤瀉、桑寄生、遠志、甘草、當歸、熟乾地黃、栝蔞、桂心、五味子、黃耆、白龍骨、磁石、白茯苓、地骨皮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用羊腎一對,切片去油脂,先用水煮至一半量,然後去除羊腎,加入藥粉和薑、棗,煮至剩七分量,濾渣,飯前分兩次服用。

**黃耆散方:**適用於虛弱氣短,頻尿,乏力,食慾不振。成分包括黃耆、白芍藥、桂心、當歸、麥門冬、白龍骨、熟乾地黃、甘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用三錢,加入薑、棗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。

**枸杞子散方:**適用於虛弱下焦損傷,輕度口渴,頻尿。成分包括枸杞子、黃耆、人參、桂心、當歸、白芍藥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用三錢,加入薑、棗、糖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。

**鹿茸散方:**適用於虛弱腰部和膝部寒冷,小便頻繁,每日五十多次。成分包括鹿茸、白龍骨、桑寄生、當歸、人參、白芍藥、烏賊魚骨、桑螵蛸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飯前以溫酒送服二錢。

**桑螵蛸散方:**適用於虛弱頻尿,以及精氣虛冷。成分包括桑螵蛸、薯蕷、山茱萸、黃耆、桂心、附子、鹿茸、杜仲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飯前以溫酒送服二錢。

**補骨脂散方:**適用於虛弱頻尿,以及腎臟虛冷。成分包括補骨脂、肉蓯蓉、白芍藥、白茯苓、菌桂、附子、川椒、黃耆。將藥材研磨成粗粉,每次用三錢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,忌食醋類食品。

**黃耆、當歸、人參、白龍骨、白芍藥、桂心、桑螵蛸、麥門冬、甘草散方:**適用於虛弱頻尿,心煩,夜眠不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用四錢,加入薑、棗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。

**白薇散方:**適用於虛弱感疲弱,頻尿。成分包括白薇、白龍骨、黃耆、牡蠣、附子、甘草、肉蓯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用四錢,加入薑、棗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。

**附子散方:**適用於虛弱頻尿,甚至無法自控。成分包括附子、熟乾地黃、白龍骨、桂心、續斷、乾薑、甘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用三錢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。

**菝葜散方:**適用於虛弱上焦煩熱,頻尿且無法控制。成分包括菝葜、土瓜根、黃耆、地骨皮、五味子、人參、石膏、牡蠣粉。將藥材研磨成粗粉,每次用三錢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不限時間溫服。

**鹿角屑、肉蓯蓉、桂心、韭子、附子散方:**成分包括鹿角屑、肉蓯蓉、桂心、韭子、附子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飯前以清粥送服二錢。

**菟絲子、鹿茸、桑螵蛸、雞膍胵黃皮散方:**成分包括菟絲子、鹿茸、桑螵蛸、雞膍胵黃皮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以溫清粥送服二錢。

**白龍骨、牡蠣、桂心、白芍藥、甘草散方:**成分包括白龍骨、牡蠣、桂心、白芍藥、甘草。將藥材研磨成粗粉,每次用四錢,加入薑、棗,煮至剩六分量,濾渣,飯前溫服。

**牡蠣丸方:**適用於虛弱四肢疲弱,手腳疼痛,頻尿,精神煩躁。成分包括牡蠣、龍骨、續斷、肉蓯蓉、遠志、黃耆、鹿茸、桂心、附子、天門冬、熟乾地黃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與蜂蜜混合,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空腹或晚餐前,飲下三十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