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二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十二 (9)

1. 治發背淋拓諸方

夫發背者。由六腑不和。經絡否澀。血壅不通。熱毒蘊積。結成癰也。其腫起於背胛中。白如黍米。四畔相連。腫赤熱而疼痛。或已潰。或未潰。毒氣結聚。當用藥煮湯淋拓瘡上。散其熱毒。夫湯水者。能盪滌壅滯。宣暢血脈。故用湯淋拓也。

治發背及惡毒瘡腫。宜用抽風毒淋拓。枳殼湯方。

白話文:

發背是由於臟腑功能失調,經絡不通暢,導致血液瘀滯不通,熱毒積聚形成膿腫。這種腫物生長在背部,大小如小米,成片密集相連,腫脹發紅,熱痛。有些已經潰爛,有些還沒有潰爛。毒氣聚集,應當用藥煎煮成湯,淋洗於患處,以散熱解毒。湯水可以清除瘀滯,疏通經絡,所以可以用湯淋洗。

枳殼(二兩),苦參(二兩),莽草(二兩),甘草(二兩),水葒(二兩),細辛(二兩),藁本(二兩),白芷(二兩),黃耆(二兩),白礬(一兩)

白話文:

枳殼(80 克),苦參(80 克),莽草(80 克),甘草(80 克),水葒(80 克),細辛(80 克),藁本(80 克),白芷(80 克),黃耆(80 克),白礬(40 克)

上件藥。並細銼。拌令勻。分作三貼。每貼。以水五升。入蔥白五莖。煎至三升。濾去滓。於避風處。用軟帛替換。承熱。搵藥水淋拓患處。以水冷為度。

治背瘡毒腫。焮爛疼痛。宜拓黃連湯方。

白話文:

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均勻混合。分成三包。每包用五升水煎煮,放入五支蔥白。煮至剩三升,過濾藥渣。在避風處,用柔軟的布料更換,保持藥水熱度。將藥水倒在患處,直到藥水冷卻為止。

黃連(一兩),麻黃根(一兩),甘草(一兩),狼牙(一兩),羌活(一兩),桑枝(一兩),白礬(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:半斤
  • 麻黃根:半斤
  • 甘草:半斤
  • 狼牙:半斤
  • 羌活:半斤
  • 桑枝:半斤
  • 白礬:半斤

上件藥。搗令細。每用二兩。入蔥白五莖。以水五升。煎至二升。去滓。用軟帛承熱。搵藥水更番淋拓患處。水冷即止。

治發背及一切瘡腫。穿穴後。止疼痛。抽風毒。化瘡根洗熨方。

白話文:

以上中藥方。研磨成細末。每次取二兩。加入五根蔥白。加水五升。煎煮至剩二升。去掉藥渣。用柔軟的布料承接熱藥水。輪流淋洗患處。藥水變冷後停止。

莽草(半兩),露蜂窠(半兩),白芷(半兩),桑根白皮(半兩),甘草(半兩),防風(半兩)藁本(半兩),垂柳枝(一握),細辛(半兩),蔥白〔二(一)握〕

白話文:

莽草(3 公克),露蜂窩(3 公克),白芷(3 公克),桑白皮(3 公克),甘草(3 公克),防風(3 公克),藁本(3 公克),垂柳枝(一束),細辛(3 公克),蔥白(兩三莖)
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一斗。煎至五升。去滓。及熱。於避風處。用軟帛替換。蘸藥水承熱熨患處。以水冷為度。

治發背。豬蹄湯洗之方。

白話文:

上件藥材,要細細地研磨。然後用一斗水煮沸,再煎至剩餘五升,接著過濾掉藥渣。在風不能直吹的地方,使用軟柔的布料沾取熱藥水,對患處進行熱敷,直到藥水變涼為止。 治療發背的方法,可以使用豬蹄湯來清洗患處。

豬蹄(一對燒去毛淨洗),黃耆(一兩半),黃連(一兩半),赤芍藥(一兩半),黃芩(一兩)薔薇根(四兩),狼牙根(四兩)

白話文:

豬蹄(一對,去除毛髮,清洗乾淨) 黃耆(15克) 黃連(15克) 赤芍藥(15克) 黃芩(10克) 薔薇根(40克) 狼牙根(40克)
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一斗五升。先煮豬蹄取一斗。入藥煎取五升。去滓洗瘡。以綿拭乾後。貼生肌膏。日二貼之。湯即每日洗之。

治發背及諸腫毒。宜拓升麻湯方。

白話文:

把上文方藥研成細末,用一斗五升水。先煮豬蹄取一斗湯汁,放入研藥煎煮取五升。去掉雜物,擦拭傷口。用棉花擦乾後,敷上生肌膏。每天敷兩次。煎出的湯液每天用來洗傷口。

川升麻(一兩),黃芩(二兩),梔子(一兩),漏蘆(一兩),蒴藋根(三兩),川芒硝(二兩)

白話文:

川升麻(60 克),黃芩(120 克),梔子(60 克),漏蘆(60 克),蒴藋根(180 克),川芒硝(120 克)

上件藥。銼碎。以水一斗。煮取五升。去滓。候冷用帛搵藥拓腫處。常令濕潤。即消也。

治發背。始作便成瘡。爛壞。宜拓地黃湯方。

白話文:

上件藥物,先要剝碎。使用一斗水來煮,直到得到五升的濃汁。然後濾掉藥渣,等冷卻後,用布沾取藥汁塗抹在腫脹的地方,並保持濕潤。這樣做可以讓腫脹逐漸消退。 治療發背病,初期出現就已經成為傷口腐爛的狀態,應當使用「地黃湯」的配方進行治療。

生地黃汁(一升),川升麻(二兩),白蘞(二兩),梔子仁(二兩),黃連〔二(一)兩〕,黃柏〔一(二)兩〕,當歸(二兩),赤芍藥(二兩),射干(二兩),川大黃(二兩),甘草(二兩半銼)

白話文:

生地黃汁(1升) 川升麻(90克) 白芷(90克) 梔子仁(90克) 黃連(90克) 黃柏(45克) 當歸(90克) 赤芍藥(90克) 射干(90克) 川大黃(90克) 甘草(112克,切碎)
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一斗。煮至六升。去滓。下地黃汁。攪令微溫。以故帛納湯中。蘸拓於腫上。

治發背腫痛。宜拓竹瀝湯方。

白話文:

處理上述藥材,需細心研磨。使用一斗水,煮至剩下六升,然後去除渣滓。加入地黃汁,並攪拌至溫度適中。再將舊布放入湯中,蘸取後敷在腫脹處。 這方法用於治療發背所引起的腫痛。適合使用「竹瀝湯」配方進行治療。

竹瀝〔三(二)升〕,川大黃(一兩),黃連(一兩),苦參(一兩),黃芩(一兩),梔子仁(一兩),石灰(一兩),木蘭皮(一兩),黃柏(一兩)

白話文:

竹瀝:三升(或二升) 川大黃:一兩(約31克) 黃連:一兩(約31克) 苦參:一兩(約31克) 黃芩:一兩(約31克) 梔子仁:一兩(約31克) 石灰:一兩(約31克) 木蘭皮:一兩(約31克) 黃柏:一兩(約31克)
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五升。入竹瀝。煮藥至三升。去滓。以綿搵湯拓瘡上。日十餘度。

治發背不消。宜拓黃芩湯方。

黃芩(一兩),白芷(一兩),川大黃(三兩),栝蔞根(一兩),甘草(一兩),當歸(一兩)
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七升。煮至三升。去滓。以故帛搵湯。更番拓患處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碎,用五升水加入竹瀝煮到三升,過濾掉藥渣,用棉布蘸藥汁塗抹在患處,一天塗抹十多次。

治療發背不消,可以用黃芩湯來塗抹患處。

黃芩、白芷、川大黃、栝蔞根、甘草、當歸各一兩。將藥材切碎,用七升水煮到三升,過濾掉藥渣,用舊布蘸藥汁反覆塗抹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