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二十七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七 (8)

1. 治虛勞骨熱諸方

夫虛勞骨熱者。是五勞七傷之中。陰虛陽盛。熱毒上攻心肺。流於骨髓。致成壯熱也。男子腎臟虛弱。精氣不足。下元冷憊。上焦虛熱。因茲而得也。女子月閉不通。產後勞損。頻發少熱之所致也。其人肌體消瘦。四肢無力。頰赤口乾。心躁盜汗。乍發乍歇。精神不守者。是其候也。

治虛勞。骨熱體痛。心神恍惚。夜臥不安。小便赤黃。口乾眼澀。宜服貍骨丸方。

貍骨(一兩炙令焦黃),連翹(一兩),土瓜根,山茱萸,玄參,胡燕糞,黃芩,硃砂(細研水飛過),鳶尾(以上各半兩),黃連(去須),赤芍藥,雄黃(細研水飛過),青葙子,龍膽(去蘆頭),栝蔞根(以上各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
治虛勞骨熱。心神煩躁。大小便難。四肢疼痛。川大黃丸方。

川大黃(銼微炒),黃芩,黃連(去須),當歸,赤茯苓,黃耆(銼),生乾地黃,赤芍藥,柴胡(去苗以上各三分),梔子仁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溫水下二十丸。

治虛勞骨熱。黃連煎丸方。

黃連(去須),紫菀(洗去苗土),天靈蓋(塗酥炙令微黃),甘草(炙微赤銼),青葙子(以上各二兩),柴胡(一兩去苗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童子小便五升。浸一宿後。慢火煎令稠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水下二十丸。

治虛勞骨熱。四肢煩疼。漸漸羸瘦。日晚口乾頰赤。知母散方。

知母(三兩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地骨皮(二兩),犀角屑(一兩半),白蘚皮(二兩),龍齒(三兩),川芒硝(二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後溫服。

治虛勞骨熱。四肢煩疼。口乾心躁。宜服胡黃連散方。

胡黃連(一兩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赤茯苓(一兩半),柴胡(一兩半去苗),鱉甲(一兩半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襴),梔子仁(三分),麥門冬(一兩半去心焙),赤芍藥(三分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檳榔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童子小便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忌莧菜。

治虛勞骨熱。四肢煩悶。及心躁虛汗。宜服丹砂丸方。

硃砂(細研水飛過),薯蕷,犀角屑,虎頭骨(塗酥炙微令黃),肉蓯蓉(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),安息香,川升麻,牡蠣(燒為粉),檳榔,人參,白茯苓(以上各半兩),牛黃(一錢細研),麝香(一錢細研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,麥門冬(三分去心焙),鱉甲(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),豉心(三分)

白話文:

虛勞骨熱的各種治療方劑

所謂的虛勞骨熱,是五勞七傷中的一種情況,屬於陰虛陽盛,熱毒向上侵犯心肺,並深入骨髓,導致發熱。男性通常是因腎臟虛弱、精氣不足,導致下身虛冷,上身虛熱所引起。女性則多因月經不調、閉經、產後勞損而出現反覆發熱的情況。患者通常會肌肉消瘦、四肢無力、臉頰發紅、口乾舌燥、心煩意亂、盜汗,時發時停,精神不集中。

  • 治療虛勞、骨熱、身體疼痛、精神恍惚、夜臥不安、小便赤黃、口乾眼澀,宜服用貍骨丸。

藥材包含:炙黃的貍骨一兩、連翹一兩、土瓜根、山茱萸、玄參、胡燕糞、黃芩、水飛過的硃砂、鳶尾各半兩,黃連、赤芍藥、水飛過的雄黃、青葙子、龍膽、栝蔞根各三分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、四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心神煩躁、大小便困難、四肢疼痛,宜服用川大黃丸。

藥材包含:微炒過的川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當歸、赤茯苓、黃耆、生地黃、赤芍藥、柴胡各三分,梔子仁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、四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不拘時間,用溫水送服二十丸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,宜服用黃連煎丸。

藥材包含:黃連、紫菀、塗酥微炙的天靈蓋、炙過的甘草、青葙子各二兩,柴胡一兩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五升童子小便浸泡一晚,然後用慢火熬煮至濃稠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後用溫水送服二十丸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四肢煩疼、漸漸消瘦、晚上口乾臉紅,宜服用知母散。

藥材包含:知母三兩、前胡一兩、地骨皮二兩、犀角屑一兩半、白蘚皮二兩、龍齒三兩、川芒硝二兩。

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,每次取四錢,用水一碗煎至六分,去渣,飯後溫服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四肢煩疼、口乾心躁,宜服用胡黃連散。

藥材包含:胡黃連一兩、人參三分、赤茯苓一兩半、柴胡一兩半、塗醋微炙的鱉甲一兩半、梔子仁三分、麥門冬一兩半、赤芍藥三分、炙過的甘草半兩、桔梗一兩、檳榔半兩。

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末,每次取四錢,用一碗童子小便,加入少許生薑,煎至六分,去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忌食莧菜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四肢煩悶、心煩虛汗,宜服用丹砂丸。

藥材包含:水飛過的硃砂、薯蕷、犀角屑、塗酥微炙的虎頭骨、酒浸後炙乾的肉蓯蓉、安息香、川升麻、煅燒成粉的牡蠣、檳榔、人參、白茯苓各半兩,牛黃一錢、麝香一錢、炙過的甘草一分、麥門冬三分、塗醋微炙的鱉甲三分、豉心三分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與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、四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不拘時間,用粥送服三十丸。忌食莧菜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四肢消瘦、乏力、食慾不振,宜服用胡黃連丸。

藥材包含:胡黃連、塗酥微炙的天靈蓋、赤茯苓、微炒過的川大黃、川升麻、地骨皮、知母、犀角屑、人參、麥門冬各一兩,塗醋微炙的鱉甲三兩,黃芩、前胡、桔梗、赤芍藥、微炒過的當歸、木通、防風各三分,炙過的甘草半兩,柴胡二兩半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製三、四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不拘時間,用溫水送服三十丸。忌食莧菜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肢節煩疼、心胸煩悶,宜服用柴胡煎丸。

藥材包含:柴胡一兩半、犀角屑、知母、胡黃連、桔梗、川升麻、地骨皮、黃芩、訶子皮各一兩,栝蔞一枚,塗醋微炙的鱉甲二兩,炙過的甘草三分,赤茯苓三分,人參三分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五個豬膽汁和半斤蜂蜜混合均勻,用慢火熬製成膏狀,再加入藥粉,搗製三、五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後用烏梅煎水送服二十丸。忌食莧菜。

  • 治療虛勞骨熱、四肢煩疼、小便赤黃、眼睛乾澀、少眠,宜服用犀角丸。

藥材包含:犀角屑、胡黃連、知母、赤芍藥、煨黃的貝母、地骨皮、黃芩、檳榔、紫菀、木香、款冬花、微炒的烏梅肉、柴胡各半兩,大熟黃瓜一枚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塞入黃瓜中,蒸熟後研磨成泥,加入少許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不拘時間,用溫水送服三十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