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二十七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二十七 (6)

1. 治急勞諸方

夫急勞者。是血氣俱盛。積熱在內。干於心肺。臟腑壅滯。熱毒不除之所致也。其候。恆多躁熱。頰赤頭痛。煩渴口乾。飲食無味。心神驚悸。睡臥不安。骨節痠疼。夜多盜汗。面色萎黃。形體羸瘦。毒熱之氣。傳於臟腑。即難拯療。故名急勞也。

治急勞。四肢煩熱。百節痠疼。口乾心躁。小便黃赤。不欲飲食。宜服天靈蓋散方。

天靈蓋(塗酥炙令微黃),柴胡(去苗),鱉甲(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桑根白皮(銼),知母,干青蒿,桃枝(銼),柳枝(銼以上各一兩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阿魏(半兩麩裹煨令面熟為度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五錢。以童子小便一大盞。入蔥白三莖。宿浸。煎取四分。去滓空心溫服。忌莧菜。

治急勞煩熱。不得睡臥。烏梅散方。

烏梅肉(半兩微炒),柴胡(一兩半去苗),秦艽(一兩去苗),陳橘皮(一分湯浸去白瓤焙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黃連(半兩去須),杏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煎生薑童子小便。放溫。食前調下二錢。

治急勞骨蒸等。薄荷煎丸方。

薄荷汁(一升),生地黃汁(一升),青蒿汁(一升),童子小便(二升),桃仁(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如膏),麝香(二錢細研),硃砂(一兩細研),秦艽(三兩去苗搗羅為末)

上件藥。用薄荷等汁。並小便同煎。然後下桃仁膏。及硃砂等。以慢火熬。候可丸。即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腹。以清粥飲下三十丸。晚食前再服。

治急勞瘦病。宜服獖豬肝丸方。

獖豬肝(四兩),柴胡(二兩去苗),黃連(二兩去須),訶黎勒皮(二兩半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鱉甲(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

上件藥。先將肝用童子小便五升煮。以小便盡為度。取出薄切。焙乾。與諸藥同搗羅為末。

用豬膽和。搗三二百杵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腹及晚食前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急勞煩熱。四肢疼痛。宜服皂莢丸方。

豬牙皂莢(一兩去皮塗酥炙令黃去子),蝦蟆(乾者一枚炙令乾),麝香(二錢細研),天靈蓋(一枚塗酥炙令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麝香。同研令勻。用大羊腸內可盛盡。兩頭以線系定。於瓷碗內。用麩襯安飯甑內。蒸一炊久。取出細研。令相乳入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溫水下十丸。良久出蟲。或有汗。即蓋覆臥。汗解為度。

治急勞。骨蒸煩熱。青蒿飲子方。

青蒿(一握細研),豬膽(一枚取汁),杏仁(二七粒大者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

上件藥。一處。以童子小便一大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空心溫服。

治急勞煩熱乾瘦。宜服蝦蟆散方。

白話文:

[治急勞諸方]

所謂的「急勞」,指的是身體內部的氣血過於旺盛,積聚熱氣在體內,影響到心臟和肺部,導致臟腑阻塞不通,熱毒無法清除所引起的。這種病症的表現通常是容易煩躁發熱,臉頰發紅,頭痛,口渴想喝水,吃東西沒味道,心神不寧,睡不安穩,關節痠痛,晚上容易盜汗,臉色蠟黃,身體消瘦。如果熱毒侵入臟腑,就難以治療,所以稱為「急勞」。

治療急勞,四肢煩熱,全身關節痠痛,口乾心煩,小便黃赤,不想吃東西,適合服用天靈蓋散。

藥方組成:天靈蓋(塗上酥油烤到微黃)、柴胡(去除莖)、鱉甲(塗醋烤黃並去除邊緣)、桑樹根白皮(切碎)、知母、乾青蒿、桃枝(切碎)、柳枝(切碎,以上各一兩)、甘草(三分,烤到微紅並切碎)、阿魏(半兩,用麵粉包裹後煨烤到麵熟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碗童子小便,加入三根蔥白,浸泡一晚後煎煮至剩下四分,去除藥渣,空腹溫服。忌食莧菜。

治療急勞,煩熱難以入睡,適合服用烏梅散。

藥方組成:烏梅肉(半兩,稍微炒過)、柴胡(一兩半,去除莖)、秦艽(一兩,去除莖)、陳皮(一分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瓤並烘乾)、甘草(半兩,烤到微紅並切碎)、桔梗(一兩,去除蘆頭)、黃連(半兩,去除鬚)、杏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和雙仁,再用麩皮炒到微黃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,用生薑和童子小便一起煎煮,放溫後在飯前調服二錢。

治療急勞,骨蒸(身體發熱如同骨頭在蒸)等症狀,適合服用薄荷煎丸。

藥方組成:薄荷汁(一升)、生地黃汁(一升)、青蒿汁(一升)、童子小便(二升)、桃仁(三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和雙仁,再用麩皮炒到微黃,另外研磨成膏狀)、麝香(二錢,研磨成細末)、硃砂(一兩,研磨成細末)、秦艽(三兩,去除莖後搗碎過篩成末)。

用法:將薄荷等汁液與童子小便一起煎煮,然後加入桃仁膏和硃砂等,用小火熬煮,直到可以搓成丸狀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用清粥送服三十丸,晚上飯前再服用一次。

治療急勞引起的消瘦,適合服用獖豬肝丸。

藥方組成:閹豬的肝臟(四兩)、柴胡(二兩,去除莖)、黃連(二兩,去除鬚)、訶子皮(二兩半)、甘草(一兩,烤到微紅並切碎)、鱉甲(二兩,塗醋烤黃並去除邊緣)。

用法:先將豬肝用五升童子小便煮,直到小便煮乾為止。取出豬肝切成薄片,烘乾後與其他藥材一同搗碎過篩成末。用豬膽汁和勻,搗三百下左右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和晚上飯前用粥送服三十丸。

治療急勞,煩熱,四肢疼痛,適合服用皂莢丸。

藥方組成:豬牙皂莢(一兩,去除外皮,塗上酥油烤黃並去除種子)、蛤蟆(乾的,一個,烤乾)、麝香(二錢,研磨成細末)、天靈蓋(一個,塗上酥油烤到微黃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,加入麝香一起研磨均勻。取一段大羊腸,將藥粉填入,兩端用線紮緊。將羊腸放置在瓷碗中,用麩皮墊在碗底,放入飯鍋中蒸一頓飯的時間。取出羊腸,將裡面的藥磨細,揉成一團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在飯前用溫水送服十丸。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排出蟲子或出汗,此時應蓋上被子臥床休息,出汗後病症即可緩解。

治療急勞,骨蒸煩熱,適合服用青蒿飲子。

藥方組成:青蒿(一把,細磨)、豬膽汁(一個豬膽取汁)、杏仁(十四粒,大的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和雙仁,再用麩皮炒到微黃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混合,用一碗童子小便煎煮至剩下五分,去除藥渣,空腹溫服。

治療急勞,煩熱乾瘦,適合服用蛤蟆散。

藥方組成:蛤蟆(乾的,一個,烤到微黃並磨成粉)、胡黃連(三分,磨成粉)、麝香(一錢,研磨成細末)、龍腦(一錢,研磨成細末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散。每次服用,取一個羊頭,煮爛後取腦髓,用腦髓調和二錢藥散,用溫酒空腹送服。以皮膚變得潤滑為有效。羊頭髓需要每天煮新鮮的來使用。

治療急勞,適合服用桃仁丸。

藥方組成:桃仁(一斤,放在新瓦器中,用一斗童子小便煮,直到小便煮乾為止,取出桃仁去除外皮和尖端,研磨成膏狀)、烏頭肉(三兩,稍微炒過)、蕪荑仁(三兩)、黃連(二或三兩,去除鬚)。

用法:將烏頭肉、蕪荑仁、黃連搗碎過篩成末,加入桃仁膏調和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用溫水送服十五丸,晚上飯前再服用一次。

治療急勞,咳嗽煩熱,適合服用此方。

藥方組成:桃仁(三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和雙仁)、童子小便(五升)、豬肺(一或二個)。

用法:先將桃仁在砂盆中研磨,加入童子小便和豬肺,用小火煎煮,直到桃仁煮爛,小便煮乾為止。用木杵臼搗碎,加入蒸餅一起揉和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不拘時間,用溫水送服三十丸。

治療急勞,煩熱消瘦,適合服用三皂丸。

藥方組成:皂莢(十斤)、皂莢樹皮(一斤)、皂莢刺(一斤)。

用法:將以上藥材全部燒成灰,加入三升水淋洗,然後在灰上再淋洗,如此重複三五次。將淋洗出的汁液煎煮,到稍微凝固時,加入磨好的麝香一分。用童子小便浸泡蒸餅後混合,搓成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用溫水送服七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