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五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十三 (1)

1. 三消論

論曰:三消者。本起腎虛。或食肥美之所發也。腎為少陰。膀胱為太陽。膀胱者。津液之府。宣行陽氣。上蒸入肺。流化水液。液連五臟。調養骨髓。其次為脂膚。為血肉。上余為涕淚。經循五臟百脈。下余為小便。黃者血之餘也。臊者五臟之氣。咸者潤下之味也。腰腎冷者。

白話文:

古語提到:三消(消渴、消瘦、消骨)的根本原因是腎虛,也可能是因為吃了油膩的食物所誘發的。腎屬少陰,膀胱屬太陽。膀胱是津液儲藏的地方,能推動陽氣,向上蒸發到肺部,將水液化開。這些液體流經五臟,滋養骨髓,接著形成脂肪、皮膚和肌肉。剩餘的部分向上形成鼻涕和眼淚,流經五臟百脈;剩餘的部分向下形成小便。小便的顏色黃是因為血液的殘餘,氣味腥臊是因為五臟的氣味,味道鹹是因為能潤下。如果腰腎受寒,

陽氣已衰。不能蒸上穀氣。盡下而為小便。陰陽阻隔。氣不相榮。故陽阻陰而不降。陰無陽而不升。上下不交。故成病矣。夫三消者。一名消渴。二名消中。三名消腎。此蓋由少年服乳石熱藥。耽嗜酒肉葷辛。熱面炙爆。荒淫色欲。不能將理。致使津液耗竭。元氣衰虛。熱毒積聚於心肺。

白話文:

陽氣已經衰微,無法蒸發體內的精氣。精氣全往下走,變成小便。陰陽氣機阻隔,不能互相滋養。因此,陽氣阻滯陰氣不下降,陰氣沒有陽氣也不上升。上下氣機不通,所以產生疾病。三消病,包括:消渴、消中、消腎。這些疾病主要是因為年輕時服用熱性的藥物,過度飲酒吃肉,吃辛辣的食物,常吃烤爆的食物,沉迷於色慾,生活不節制。導致津液枯竭,元氣衰弱,熱毒積聚在心肺。

腥膻並傷於胃腑。脾中受熱。小臟乾枯。四體尫羸。精神恍惚。口苦舌乾。日加燥渴。一則飲水多而小便少者。消渴也。二則吃食多而飲水少。小便少而赤黃者。消中也。三則飲水隨飲便下。小便味甘而白濁。腰腿消瘦者。消腎也。斯皆五臟精液枯竭。經絡血澀。榮衛不行。

熱氣留滯。遂成斯疾也。

白話文:

腥味和羶味都會傷害胃腸,使得脾臟發熱,導致小腸乾枯,四肢虛弱,精神恍惚,口苦舌乾,逐漸感到口渴。如果出現喝水多而尿液少的情況,則是「消渴」的症狀。如果吃得多,但喝水少,尿液少且呈赤黃色,則是「消中」的症狀。如果喝水後很快就會排出,尿液味道甘甜渾濁,腰腿消瘦,則是「消腎」的症狀。這些都是由於五臟精液枯竭,經絡血氣運行不暢,氣血無法正常運行的緣故。

2. 治消渴諸方

夫消渴者。為雖渴而不小便是也。由少年服五石諸丸。積經年歲。石勢結於腎中。使人下焦虛熱。及至年衰。血氣減少。不復能制於石。石勢獨盛。則腎為之燥。故引水而小便少也。其病變者多發癰疽。此由滯於血氣。留於經絡。不能通行。血氣壅澀。故成癰膿也。診其脈。

白話文:

患有消渴症的人,雖然口渴,但是卻沒有小便。這是因為年輕時服用五石等丹藥,長年累月下來,丹石在腎中積聚,導致下焦虛熱。等到年紀大了,血氣衰弱,無法再抑制丹石的力量,丹石的作用獨盛,腎臟因此變得乾燥。所以身體會吸收水分,導致小便減少。這種疾病的變症多發癰疽,這是因為血氣停滯在經絡中,無法流通,血氣壅塞,所以形成癰膿。

數大者生。細小浮者死。又沉小者生。實大者死。病有口甘者。名之為何何。以得之此五氣之溢也。名曰脾癉。夫五味入於口。藏於胃。脾之所為行。其氣液在於脾。令人口甘。此肥美之所發。此人必數食甘美。上溢為消渴也。

治消渴。體熱煩悶。頭痛。不能食。麥門冬散方。

白話文:

數量多而大的長出來。細小浮起來的會死亡。沉下去而小的能活。堅實大塊的會死。生病的人嘴裡發甜的。稱為甚麼甚麼?這是因為得到了這五種氣體的溢出。叫做脾癉。這五種味道進入嘴巴。藏在胃裡。是脾臟所作用的。它的氣液在於脾。讓人嘴裡感覺甘甜。這是肥美事物所引發的。這樣的人一定經常吃甘甜美味的東西。上溢出來就會導致消渴症。

麥門冬(二兩去心),茅根(二兩銼),栝蔞根(二兩),蘆根(一兩銼),石膏(二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

白話文:

麥門冬(120 克,去除中心) 茅根(120 克,切碎) 栝蔞根(120 克) 蘆根(60 克,切碎) 石膏(120 克) 甘草(60 克,烤至微紅,切碎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小麥一百粒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消渴不止。心神煩亂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上方藥物:搗碎成粗粉。每次服用四錢。加水一中碗,放入小米一百粒。煮至六分之三。去掉渣滓。不拘時間,溫熱服用。

鐵粉(一兩細研),麥門冬(二兩去心焙),牡蠣(一兩燒為粉),知母(一兩),黃連(二兩去須),苦參〔一(二)兩銼〕,栝蔞根(二兩),金箔(一百片細研),銀箔〔五十(二百)片細研〕

白話文:

  • 鐵粉:1 兩,研磨成細粉
  • 麥門冬:2 兩,去除中心,烘焙
  • 牡蠣:1 兩,燒成粉末
  • 知母:1 兩
  • 黃連:2 兩,去除根須
  • 苦參:1(2)兩,切碎
  • 栝蔞根:2 兩
  • 金箔:100 片,研磨成細粉
  • 銀箔:50(200)片,研磨成細粉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鐵粉等。同研令勻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調下一錢。

治消渴。心神煩悶。頭痛。黃丹散方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細過篩成粉末,然後加入鐵粉等材料一同研磨均勻。每次服用時不限定時間,用清粥湯調和後服用一錢。 此方用於治療消渴、心神煩悶及頭痛。[黃丹散] 方。

黃丹(三分炒令紫色),栝蔞根(一兩),前胡〔(胡粉)一兩〕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澤瀉(半兩),石膏(一兩細研),赤石脂(半兩細研),貝母(半兩煨令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調服一錢。

治消渴不止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  • 黃丹(3 份,炒至紫紅色)
  • 栝蔞根(1 兩)
  • 前胡(胡粉,1 兩)
  • 甘草(1 兩,炙微赤後銼成小塊)
  • 澤瀉(半兩)
  • 石膏(1 兩,研成細粉)
  • 赤石脂(半兩,研成細粉)
  • 貝母(半兩,煨至微微泛黃)

黃丹(一兩炒令紫色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二兩去心焙),甘草(二兩炙微赤銼),赤茯苓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黃丹研令勻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溫水調下一錢。

又方。

白話文:

  • 黃丹(一兩,炒至紫色)
  • 栝樓根(一兩)
  • 麥門冬(二兩,去掉心部,烘烤)
  • 甘草(二兩,炙烤至微紅,切碎)
  • 赤茯苓(一兩)

鉛霜(半兩細研),黃連(半兩去須),栝蔞根(半兩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黃丹(半兩炒令紫色)

白話文:

  • 鉛霜(30 克,磨細)
  • 黃連(30 克,去掉根鬚)
  • 栝蔞根(30 克)
  • 人參(30 克,去掉蘆頭)
  • 黃丹(30 克,炒至變紫色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不計時候。以溫水調下半錢。

治消渴。心煩躁方。

栝蔞根(一兩),石膏(二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柑子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不計時候。煮大麥飲調下一錢。

治消渴。心神煩亂。唇口焦乾。咽喉不利。赤茯苓煎方。

白話文:
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研磨均匀。不限時間,用溫水調和服用,每次半錢。

栝蔞根一兩,石膏二兩,甘草一兩,炙至微赤後切碎,柑子皮一兩,用湯浸泡去白瓤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不限時間,用煮好的大麥水調和服用,每次一錢。

赤茯苓煎方可治療消渴,心神煩亂,口唇乾燥,咽喉不利。

赤茯苓(五兩為末),白蜜(半斤),淡竹瀝(一小盞),生地黃汁(一中盞)

白話文:

赤茯苓(研磨成粉末,五兩) 白蜜(半斤) 淡竹瀝(一小碗) 生地黃汁(一中碗)

上件藥。調攪令勻。以慢火煎成膏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調下一茶匙。

治消渴。吃水漸多。小便澀少。皮膚乾燥。心神煩熱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把上面的中藥材攪拌均勻,用小火煎成膏狀。服用時不限時間,用清粥調和,每次服用一茶匙。

密陀僧(半兩細研),黃連(半兩去須),滑石(半兩細研),栝蔞根(半兩)

白話文:

密陀僧(半兩,研磨細碎) 黃連(半兩,去除根須) 滑石(半兩,研磨細碎) 栝樓根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不計時候。用清粥飲調下一錢。

治消渴。潤肺心。黃連散方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搗碎並過篩成細粉,然後與已經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。不拘時間,每次用清粥飲調服一錢。 這個方劑用來治療消渴症,滋潤肺和心。這是黃連散的配方。

黃連(二兩去須搗羅為末),生地黃汁(三合),生栝蔞汁(三合),牛乳(三合)

白話文:

黃連(2兩,去除雜質,搗碎成粉末) 生地黃汁(3兩) 生栝蔞汁(3兩) 牛乳(3兩)

上用三味汁相和。每服三合。不計時候。調下黃連末一錢。

又方。

白羊肺(一具切片),牡蠣(二兩燒為粉),胡燕窠中草(燒灰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後。以新汲水調下二錢。

治消渴久不瘥。體瘦心煩。黃連丸方。

白話文:

取三種藥材的汁液混合,每次服用三合,不限時間。另取黃連粉末一錢,調服。

另外一個方法:

將羊肺切片,牡蠣燒成粉末,胡燕窠中草燒成灰,共研成細粉。每次飯後用新汲取的水調服二錢,可治療久治不癒的消渴症,症狀為體瘦心煩。可以用黃連丸治療。

黃連(半兩去須),黃耆(半兩銼),梔子仁(一分),苦參(半兩銼),人參〔一兩(分)去蘆頭〕,葳蕤(一分),知母(一分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栝蔞根(半兩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,地骨皮(一分),赤茯苓(一分),生乾地黃(一分),鐵粉(半分研)

白話文:

中藥材:

  • 黃連(半兩,去掉根須)
  • 黃耆(半兩,切碎)
  • 梔子仁(一分)
  • 苦參(半兩,切碎)
  • 人參(一兩,去掉鬚根)
  • 葳蕤(一分)
  • 知母(一分)
  • 麥門冬(一兩,去掉中心並烘烤)
  • 栝蔞根(半兩)
  • 甘草(一分,烤成微紅色並切碎)
  • 地骨皮(一分)
  • 赤茯苓(一分)
  • 生乾地黃(一分)
  • 鐵粉(半分,研磨成細粉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消渴。不問年月深淺。困篤者。宜服此鐵粉丸方。

白話文:

把上一劑藥搗成細末。和入蜂蜜,搗三、二百下。製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不必計較時間。用粥送服三十粒。

鐵粉(二兩細研),雞膍胵(一兩微炙),栝蔞根(三分),土瓜根(一兩),苦參(三分銼),黃連(三分去須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牡蠣(三分燒為粉),桑螵蛸(三分微炒),金箔(五十片細研),銀箔(五十片細研)

白話文:

細研的鐵粉兩兩 微炙的雞肫一兩 栝蔞根三分 土瓜根一兩 銼碎的苦參三分 去鬚的黃連三分 焙過的麥門冬一兩(去心) 燒成粉的牡蠣三分 微炒的桑螵蛸三分 細研的金箔五十片 細研的銀箔五十片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研了藥。更研令勻。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消渴。心神虛煩燥悶。栝蔞根丸方。

白話文:

將這些藥材搗碎成粉末,再加入研磨過的藥材,研磨均勻。加入蜂蜜和搗三百到五百下。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時,無論什麼時候,用清粥送服三十顆。

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黃連(三分去須),赤石脂(半兩),澤瀉(半兩),石膏(一兩)

白話文:

栝樓根(50克),麥門冬(50克,去中心烘乾),甘草(15克,炒至微紅後切碎),黃連(15克,去鬚),赤石脂(25克),澤瀉(25克),石膏(50克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消渴久不止。心神煩壅。眠臥不安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均勻,反覆搗打三二百下,直到可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服用時不限時間,每次用清粥送服三十丸。 這個方劑適用於治療長期不止的消渴症,當患者感到心煩意亂、睡眠不佳時,適合服用此方。

黃連(一兩去須),皂莢樹鵝(一兩微炙),苦參(二兩銼),栝蔞根(二兩),赤茯苓(二兩)知母(二兩),石英(一兩細研),金箔(五十片細研),銀箔(五十片細研)

白話文:

黃連(1 兩,去除須根) 皁莢樹鵝(1 兩,稍稍炙烤) 苦參(2 兩,切碎) 栝蔞根(2 兩) 赤茯苓(2 兩) 知母(2 兩) 石英(1 兩,研磨成細粉) 金箔(50 片,研磨成細粉) 銀箔(50 片,研磨成細粉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石英金銀箔相和。研令勻。以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煮小麥湯下三十丸。竹葉湯下亦得。

白話文:

將上面的藥材搗碎成末,加入石英、金箔和銀箔一起研磨均勻。再加入煉製的蜂蜜,搗勻三至五百下。搓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子。

服用時不限時間,用煮過的小麥湯送服三十粒。也可以用竹葉湯送服。

治消渴。四肢煩熱。口乾心燥。宜服此方。

栝蔞根(二兩),麥門冬(二兩去心焙),苦參(三分銼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知母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牛膽汁和丸。如小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消渴症,四肢煩熱,口乾心燥,適合服用以下藥方。 栝蔞根(60克),麥門冬(60克,去掉中心部分後烘烤),苦參(9克,切碎),人參(9克,去掉蘆頭部分),知母(9克)。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,用牛膽汁調和製成如小豆大小的丸劑。不拘時間,每次以清粥飲送服二十丸。 另外一個方子。

水蛇(一條活者剝皮炙黃搗末),蝸牛(不限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膩粉一分煎令稠),麝香(一分細研)

白話文:

  • 水蛇(剝皮、烤熟、搗成粉末)
  • 蝸牛(浸泡五天,收集黏液放入一分的豬油中煎煮至稠)
  • 麝香(一分研成細末)

上件藥。用粟米飯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生薑湯下十丸。

白話文:

上述藥物:用粟米飯和丸,丸的大小為綠豆大。每次服藥,時間不限,用生薑湯送服十丸。

治消渴煩熱悶亂。宜服此方。

苦參(三兩銼),黃連(一兩去須),麝香(一錢細研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麝香。研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二十丸。

治消渴久不瘥。吃食少。心神煩亂。宜服此方。

黃連〔一兩(斤)去須〕,生地黃(五斤爛研布絞取汁)

白話文:

治療糖尿病引起的煩熱和心情紊亂,可以服用以下方劑: 苦參(三兩切片),黃連(一兩去掉頂端部分),麝香(一錢研細) 將上述藥材搗碎並篩成粉末,加入麝香後充分混合均勻。然後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不拘時間,用清粥飲送服二十丸。 對於長期未癒的糖尿病患者,如果食慾不佳且心神不寧,可以服用這個方劑: 黃連(一兩去掉頂端部分),生地黃(五斤搗爛後絞取汁液)

上搗黃連碎。入地黃汁內。浸一宿。曝乾。又浸。又曝。令地黃汁盡為度。曝乾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二十丸。

治消渴。飲水絕多。身體黃瘦方。

栝蔞根,黃連(去須),鐵粉(細研以上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把黃連搗碎,放入地黃汁液中浸泡一晚。取出後曬乾,再浸泡,再曬乾。反覆浸泡和曬乾,直到地黃汁液全部滲透。曬乾後將黃連搗成細末。加入煉蜜和勻,並反覆搗杵300-500次。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不限時間。用清粥送服20粒。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鐵粉研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煎茅根湯下二十丸。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鐵粉一起研磨至均勻。用煉蜜將藥粉和成丸,每個丸子大小像梧桐子。不需刻意選擇時間,用茅根湯煎煮後,服用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黃連(半兩去須),黃丹(半兩炒令紫色),豆豉(半兩炒乾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黃丹研令勻。用軟飯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水下十五丸。

又方。

密陀僧(三分細研),黃連(三分去須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細。每遇渴時。抄一字於舌上。以水下之。

又方。

白話文:

又一方: 黃連(半兩,去根須),黃丹(半兩,炒至紫色),豆豉(半兩,炒乾)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成粉末,加入黃丹一起研勻。用軟飯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飯後,以溫水送服十五丸。 又一方: 密陀僧(三分,細研),黃連(三分,去根須) 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。感到口渴時,取少量藥粉放於舌上,用水吞下。 又一方:

瓦窯突上黑煤。結干似鐵屎者。半斤。搗取末。更以生薑四兩同搗。絹袋盛。以水五升浸。取汁。不計時候。冷飲半合。

白話文:

在瓦窯煙囪上收集黑色的煤塊。找到類似鐵鏽的煤塊,取半斤。將煤塊搗碎成粉末。再加入 4 兩的生薑一起搗碎。用絲綢袋子裝著。放入 5 升的水中浸泡。過一段時間後取出藥液。不限時間,每次喝半杯。

治消渴。小便不利方。

宜多燒竹瀝。食後時飲一合。

又方。

黃柏半斤。細銼。以水一斗。煮三二十沸。去滓。恣意飲之。便愈。

又方。

故屋上古瓦兩口。淨洗捶碎。以水煮取濃汁。食後。溫頻服一小盞。

又方。

黃連(三兩去須)

上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水下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桑根白皮(三兩銼)

上以水三大盞。煎至二盞。去滓。溫溫頻服一小盞。

治消渴熱。或心神煩亂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糖尿病和小便不順的方劑如下: 應該多燒竹子取其汁液,飯後隨時飲用約一杯。 另一個方劑: 使用半斤黃柏,細細切碎,加入十升水,煮沸二三十次,過濾掉殘渣,隨意飲用,即可痊癒。 還有一個方劑: 取兩塊老屋頂上的古瓦,清洗乾淨並搗碎,用水煮出濃汁,飯後溫熱頻繁服用一小杯。 另外一個方劑: 取三兩去須的黃連,搗碎篩成粉末,與蜂蜜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飯後以溫水吞服二十丸。 再一個方劑: 取三兩切成片的桑樹根白皮,加三大杯水煎至剩下兩杯,去除殘渣,溫熱頻繁服用一小杯。 這些方劑適用於治療糖尿病以及心煩意亂的情況。

冬瓜一枚。近一頭切斷。去子。以黃連二兩。去須。杵為末。納瓜中。合定。用繩縛。蒸半日取出。候冷熱得所。取瓜中水。不計時候。飲一小盞。其冬瓜皮肉。曬乾。兼理骨蒸勞。及酒黃多年者。為散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水調下二錢其效。

白話文:

準備一顆冬瓜,從一端切開。取出生子。用黃連兩兩,去掉根須,搗碎成粉末。將粉末裝入冬瓜中,封合好,用繩子捆住。將冬瓜隔水蒸半天才取出。等溫度適中後,將冬瓜中的水取出,不限時間,每次喝一小杯。將冬瓜的皮肉曬乾,磨成粉末。這種粉末能治療骨蒸勞熱和長年累月的飲酒過量。每次餐後,用溫水調服兩錢,效果顯著。

又方。

生栝蔞根五兩。爛研。用水三大盞。浸一宿。絞取汁。每於食後。服一小盞。

又方。

秋麻子半升。以水三大盞。煎至二盞。去滓。時服一小盞。

又方。

罌粟一合。細研。以溫水一大盞。調令勻。分三服。食前服之。

又方。

活蝸牛四十九枚。以水一大盞。於瓷器中浸一宿。以器蓋之。其蝸牛自緣其器上。取水頓服之。重者不過三服。

又方。

桑椹熟之時。盡意多食之。唯多益佳。渴即便瘥。

又方。

地骨皮(一兩末)

上以半天河水一中盞。井華水一大盞。同煎至一大盞。去滓。食後分溫二服。

又方。

冬瓜瓤一兩。曝乾搗碎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溫服。

又方。

黍米泔一大盞。溫服之。

又方。

田中活螺(三升洗去土)

白話文:

又有一個方子: 取五兩生栝蔞根,搗碎後用三大碗水浸泡一晚,然後擠出汁液。每次飯後服用一小碗。 又有一個方子: 取半升秋麻子,加三大碗水煎煮至剩下兩碗,去渣後隨時服用一小碗。 取一合罌粟籽細細研磨,加入一大碗溫水調勻,分三次在飯前服用。 取四十九隻活蝸牛,用一大碗水放在瓷製容器中浸泡一夜,並蓋上蓋子。第二天蝸牛會爬到容器壁上,此時將水一次性飲用完。病情嚴重者不超過三次即可。 桑葚成熟時,盡量多吃,吃得越多越好,直到口渴症狀消失。 取一兩地骨皮研成粉末,加入半天河水半碗和井華水一碗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,去渣後飯後分兩次溫服。 取一兩冬瓜瓤曬乾搗碎,加入半碗水煎煮至剩六分,去渣後溫服。 取一大碗黍米的洗米水,溫熱後飲用。 取三升田中的活螺清洗乾淨去除泥土。

上以糯米二升。煮為稀粥。可及二斗。已來。候冷。即將田螺置於冷粥盆內。以物蓋養之。待螺食盡粥。卻吐出沫。收之。任性飲之。

又方。

白話文:

首先,用兩升糯米煮成稀粥,稀到有兩斗的量。粥煮好後,等它涼下來。接著,將田螺放入冷粥盆中,用東西蓋住培養它。等到田螺吃完粥後,田螺會吐出泡沫。將這些泡沫收集起來,可以任意飲用。

黃肥栝蔞一顆。以酒一中盞。洗取瓤。去皮子。煎成膏。入白礬末一兩。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十丸。

白話文:

新鮮的南瓜一顆,用一中盞的酒洗過。取出瓜瓤,去掉外皮,煎成膏狀。加入一兩白礬粉,搓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籽。每次服用的時間不限,用粥送服十丸。

又方。

黑鉛銼為末。用水銀同結如泥。取大豆許大。常含咽津。

又方。

黃丹(不限多少)

上每服。以新汲水調下一錢。兼每日作蕎麥仁粥。空腹食一大盞。

又方。

蠶蛹(一兩)

上以無灰酒一中盞。水一大盞。同煮取一中盞。澄清。去蠶蛹服之。

又方。

頓服烏麻油一二合。神驗。

又方。

黃瓜根(三兩),黃連(三兩去須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水下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兔骨(一具炙微黃搗碎),大麥苗(二斤切)

上以水一斗。煮取汁五升。每服一小盞。日三四服。

治消渴發動。飲水無限。口乾渴方。

生蘿蔔。爛搗絞汁二升。任性渴即飲之。

又方。

豆豉三合。以水二大盞。煎取濃汁。頓服。

白話文:

又一方:將黑鉛磨成粉末,與水銀混合至像泥狀,取豆粒大小的量,常含在口中並吞咽唾液。 又一方:黃丹(用量不限),每次服用時,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調和後服下一錢。同時每天做蕎麥仁粥,在空腹時吃一大碗。 又一方:蠶蛹一兩,用無灰酒一小杯和水一大杯一起煮,直到剩下一杯的量,澄清後去除蠶蛹飲用。 又一方:一次服用烏麻油一到二合,效果非常顯著。 又一方:黃瓜根三兩、去鬚的黃連三兩,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,加入煉製的蜂蜜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飯後用溫水送服二十丸。 又一方:炙烤微黃色並搗碎的一整副兔骨、切好的大麥苗二斤,加十斗水煎煮至剩五升汁液,每次喝一小杯,一天喝三到四次。 治療糖尿病發作,口渴無比,想喝水不斷的情況: 生蘿蔔搗爛擠出兩升汁液,感到口渴時就喝。 又一方:豆豉三合,用水兩大杯煎煮成濃汁,一次性服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