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十七 (8)
卷第十七 (8)
1. 治熱病煩躁諸方
夫熱病煩躁者。為陽勝於陰。熱氣獨盛。痞結於臟。則三焦隔絕。故身熱而煩躁也。
治熱病未得汗。體熱煩躁。宜服龍膽散方。
龍膽(三分去蘆頭),葛根(一兩銼),桂心(半兩),葳蕤(三分),赤芍藥(三分),黃耆(三分銼),石膏(二兩),麻黃(三分去根節),大青(三分),川升麻(三分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治熱病。熱毒在心脾。狂亂煩躁。宜服白蘚皮散方。
白蘚皮(一兩),川大黃(半兩銼碎微炒),大青(半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黃芩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竹葉三七片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治熱病頭痛目疼。心中煩躁。宜服葛根飲子方。
葛根(半兩銼),赤芍藥(半兩銼),豉(半合),蔥白(三莖切)
上件藥。都以水一大盞半。煎至一盞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服。
治熱病。初覺煩躁頭疼。腰腳痛。宜服解毒飲子方。
生地黃汁(三合),黃芩〔二(一)分〕,生薑(一分),白蜜(半匙)
上件藥。細銼黃芩生薑二味。以水一大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次入地黃蜜。更煎三兩沸。不計時候。分溫二服。
治熱病。經發汗。熱不解。心中躁熱煩悶。宜服犀角散方。
犀角屑(半兩),天竹黃(一分),馬牙硝(一兩),鐵粉(一兩),鉛霜(一分),麝香(半錢)
上件藥。都細研為散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竹葉湯。溫溫調下二錢。
治熱病。心神煩躁不止。宜服白蘚皮散方。
白蘚皮(一兩),梔子仁(三分),麥門冬(三分去心焙),川大黃(三分銼碎微炒),鬱金(三分),黃芩(三分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鉛霜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鉛霜同研令勻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熱水調下二錢。
治熱病。毒熱不解。口乾煩躁。宜服黃芩散方。
黃芩(一兩),梔子仁(半兩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鐵粉(半兩細研),川馬牙硝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溫溫蜜水。調下二錢。
白話文:
治熱病煩躁諸方
熱病煩躁,是因為陽氣過盛,陰氣不足,熱氣聚集在內臟,導致三焦氣機阻滯,所以才會發熱煩躁。
治熱病未得汗,體熱煩躁,宜服龍膽散方:
藥材:龍膽(三分,去蘆頭)、葛根(一兩,銼碎)、桂心(半兩)、葳蕤(三分)、赤芍藥(三分)、黃耆(三分,銼碎)、石膏(二兩)、麻黃(三分,去根節)、大青(三分)、川升麻(三分)、甘草(三分,炙微赤,銼碎)。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
用法: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水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治熱病,熱毒在心脾,狂亂煩躁,宜服白蘚皮散方:
藥材:白蘚皮(一兩)、川大黃(半兩,銼碎微炒)、大青(半兩)、麥門冬(一兩,去心焙乾)、黃芩(半兩)、甘草(半兩,炙微赤,銼碎)。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,過粗篩,製成散劑。
用法: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水,加入七片竹葉,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治熱病頭痛目疼,心中煩躁,宜服葛根飲子方:
藥材:葛根(半兩,銼碎)、赤芍藥(半兩,銼碎)、豉(半合)、蔥白(三莖,切段)。
製法:將所有藥材用一杯半水煎至一杯,去渣。
用法:溫服,不拘時辰。
治熱病,初覺煩躁頭疼,腰腳痛,宜服解毒飲子方:
藥材:生地黃汁(三合)、黃芩(二分)、生薑(一分)、白蜜(半匙)。
製法:將黃芩、生薑切碎,用一杯水煎至六分,去渣。然後加入生地黃汁和白蜜,再煎三兩沸。
用法:溫服,分二次服用,不拘時辰。
治熱病,經發汗,熱不解,心中躁熱煩悶,宜服犀角散方:
藥材:犀角屑(半兩)、天竹黃(一分)、馬牙硝(一兩)、鐵粉(一兩)、鉛霜(一分)、麝香(半錢)。
製法: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。
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用竹葉湯溫水調服,不拘時辰。
治熱病,心神煩躁不止,宜服白蘚皮散方:
藥材:白蘚皮(一兩)、梔子仁(三分)、麥門冬(三分,去心焙乾)、川大黃(三分,銼碎微炒)、鬱金(三分)、黃芩(三分)、甘草(三分,炙微赤,銼碎)、鉛霜(一分,細研)。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,加入鉛霜研磨均勻。
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用熱水調服,不拘時辰。
治熱病,毒熱不解,口乾煩躁,宜服黃芩散方:
藥材:黃芩(一兩)、梔子仁(半兩)、川大黃(一兩,銼碎微炒)、甘草(一兩,炙微赤,銼碎)、鐵粉(半兩,細研)、川馬牙硝(一兩)。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。
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熱的蜜水調服,不拘時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