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十四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十四 (16)

1. 治傷寒後腳氣諸方

夫傷寒後腳氣者。此走風毒濕氣。滯於腎經。緣腎主腰膝。今腎既濕。故腳弱而滿。即成腳氣也。又春夏之時。溫濕之氣搏於腎經。沉滯不散。兩腳浮腫。疼悶而熱。遇其體性夙有風毒。則風濕之氣。上衝心肺。即氣悶而胸滿。致於夭橫。診其左手尺脈當洪而數。是其候也。若服藥後。其脈沉而緩者。疾當愈也。

治傷寒後腳氣上攻。心腹妨悶。坐臥不安。宜服檳榔散方。

檳榔(三分),羚羊角屑(三分),木香(三分),郁李仁(三分湯浸去皮微炒),吳茱萸(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傷寒後。腳氣攻心。悶亂。腹滿如石。大小便澀。宜服鱉甲散方。

鱉甲(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),木通(三分銼),郁李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),赤茯苓(一兩),羚羊角屑(三分),檳榔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傷寒後腳氣。心下痞堅。或時妨痛。不能下食。宜服木香散方。

木香(三分),鱉甲(三分塗醋炙微黃去裙襴),訶黎勒皮(三分),檳榔〔一(三)分〕,赤茯苓(三分),郁李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傷寒後腳氣衝心。煩悶氣促。腳膝酸。昏沉不利。宜服沉香散方。

沉香(三分),赤芍藥(一兩),木通(三分銼),紫蘇莖葉(一兩半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曝乾微炒),檳榔(二分),川朴硝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傷寒後腳氣。心煩滿悶。不下飲食。嘔逆痰唾。宜服半夏散方。

半夏(三分湯洗七遍去滑),枳殼(三分麩炒去白瓤),赤茯苓(三分),前胡(三分去蘆頭)木通(三分銼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傷寒後。氣衝心。神識悶亂。宜服桑白皮散方。

桑白皮(三分銼),大腹皮(一兩銼),木通(三分銼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紫蘇莖葉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半兩。以水一大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傷寒後腳氣上衝。心膈煩悶。宜服羚羊角散方。

羚羊角屑(一兩),旋覆花(三分),赤茯苓(一兩),黃芩(三分),半夏(三分湯洗七遍去滑),檳榔(三分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白話文:

治傷寒後腳氣諸方

傷寒之後出現腳氣,是因為風邪、毒邪和濕氣停滯在腎經。由於腎經主宰腰膝,腎經受濕,所以腳會感覺無力且腫脹,這就是腳氣。尤其春夏季,溫濕之氣侵犯腎經,停滯不散,就會導致雙腳浮腫、疼痛、悶熱。如果本身就帶有風毒體質,風濕之邪就會上衝心肺,造成胸悶氣短,甚至危及生命。此時,左手尺脈會洪大而快速,這就是診斷的依據。服用藥物後,如果脈象變得沉緩,則病情就會好轉。

治療傷寒後腳氣上攻,心腹脹悶,坐臥不安,宜用檳榔散:

檳榔(三分)、羚羊角屑(三分)、木香(三分)、郁李仁(三分,湯浸去皮後微炒)、吳茱萸(一分,湯浸七遍後焙乾微炒)、陳橘皮(三分,湯浸去除內層白色部分後焙乾)。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為藥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半水煎成三分之二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治療傷寒後腳氣攻心,心神煩亂,腹部脹滿如石,大小便困難,宜用鱉甲散:

鱉甲(三分,塗醋炙烤至微黃,去除邊緣硬皮)、木通(三分,切碎)、郁李仁(一兩,湯浸去皮尖後微炒)、赤茯苓(一兩)、羚羊角屑(三分)、檳榔(三分)。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為藥粉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半水煎成三分之二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治療傷寒後腳氣,心下痞塊堅硬,有時疼痛,不能進食,宜用木香散:

木香(三分)、鱉甲(三分,塗醋炙烤至微黃,去除邊緣硬皮)、訶黎勒皮(三分)、檳榔(三分)、赤茯苓(三分)、郁李仁(三分,湯浸去皮尖後微炒)。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為藥粉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半水煎成三分之二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治療傷寒後腳氣衝擊心臟,煩悶氣促,腳膝酸痛,昏沉無力,宜用沉香散:

沉香(三分)、赤芍藥(一兩)、木通(三分,切碎)、紫蘇莖葉(一兩半)、吳茱萸(半兩,湯浸七遍後曬乾微炒)、檳榔(二分)、川朴硝(一兩)。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為藥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半水,加生薑半錢,煎成三分之二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治療傷寒後腳氣,心煩滿悶,不能進食,嘔吐痰涎,宜用半夏散:

半夏(三分,湯洗七遍去除粘液)、枳殼(三分,麩炒去除內層白色部分)、赤茯苓(三分)、前胡(三分,去除莖頭)、木通(三分,切碎)、人參(三分,去除莖頭)。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為藥粉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半水,加生薑半錢,煎成三分之二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治療傷寒後氣衝心臟,神志煩亂,宜用桑白皮散:

桑白皮(三分,切碎)、大腹皮(一兩,切碎)、木通(三分,切碎)、陳橘皮(三分,湯浸去除內層白色部分後焙乾)、紫蘇莖葉(三分)。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為藥粉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杯水,加生薑半錢,煎成五分之二,去渣,溫服,不拘時辰。

治療傷寒後腳氣上衝,心膈煩悶,宜用羚羊角散:

羚羊角屑(一兩)、旋覆花(三分)、赤茯苓(一兩)、黃芩(三分)、半夏(三分,湯洗七遍去除粘液)、檳榔(三分)、陳橘皮(三分,湯浸去除內層白色部分後焙乾)、吳茱萸(半兩,湯浸七遍後焙乾微炒)。

(備註: 文中劑量單位「錢」、「兩」、「盞」為古代計量單位,現代人服用需諮詢中醫師,不可自行服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