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九十八 (30)
卷第九十八 (30)
1. 檳榔丸
治臟腑壅滯。心膈煩滿。大小腸不利。檳榔丸方。
檳榔(半兩),郁李仁(半兩湯浸去皮微炒),川大黃(半兩銼碎微炒),青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木香(半兩),牽牛子(二兩微炒),木通(半兩銼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溫水下二十丸。
治一切氣。臟腑壅滯。檳榔丸方。
檳榔,桂心,枳殼(麩炒微黃去瓤),木香,郁李仁(湯浸去皮微炒),訶黎勒皮,川大黃(銼碎微炒)(以上各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為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以溫酒下三十丸。
治上焦壅塞。頭目不利。大小腸秘澀。心腹滿悶。檳榔丸方。
檳榔(一兩),枳殼(一兩半麩炒微黃去瓤),牽牛子(三兩微炒),羚羊角屑(一兩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大麻仁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生薑湯下三十丸。以利為度。
治一切氣。心腹壅脹。不能下食。檳榔丸方。
檳榔(二兩),訶黎勒〔三(二)兩生用皮〕,桂子(一兩),木香(一兩),郁李仁(二兩湯浸去皮微炒),桃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去瓤),白豆蔻(半兩去皮)
上件藥。以桃仁郁李仁。同研如膏。其諸藥。搗羅為末。入桃仁等膏。研令勻。以麵糊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溫酒下三十丸。
又方。
檳榔(二兩),木香(一兩),訶黎勒(二兩生用皮),青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焙),麝香(一錢細研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麝香更研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白話文:
檳榔丸
治療臟腑阻塞、心膈煩悶、大小腸不通的藥方:
檳榔、郁李仁(湯浸去皮後微炒)、川大黃(銼碎後微炒)、青橘皮(湯浸去白瓤後焙乾)、木香、牽牛子(微炒)、木通(銼碎),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,用煉蜜調和,反覆搗杵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服用,溫水送服二十丸。
治療一切氣滯、臟腑阻塞的藥方:
檳榔、桂心、枳殼(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木香、郁李仁(湯浸去皮後微炒)、訶黎勒皮、川大黃(銼碎後微炒),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,用煉蜜調和,反覆搗杵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,溫酒送服三十丸。
治療上焦阻塞、頭目不清、大小腸便秘、心腹脹滿的藥方:
檳榔、枳殼(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牽牛子(微炒)、羚羊角屑、前胡(去蘆頭)、大麻仁,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用煉蜜調和,反覆搗杵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服用,生薑湯送服三十丸,以通便為度。
治療一切氣滯、心腹脹滿、不能進食的藥方:
檳榔、訶黎勒皮(生用)、桂子、木香、郁李仁(湯浸去皮後微炒)、桃仁(湯浸去皮尖,取雙仁,麩炒至微黃)、枳殼(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白豆蔻(去皮),先將桃仁、郁李仁研磨成膏狀,再將其餘藥材研磨成粉,與桃仁膏混合均勻,用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服用,溫酒送服三十丸。
另一個藥方:
檳榔、木香、訶黎勒皮(生用)、青橘皮(湯浸去白瓤後焙乾)、麝香(細研),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加入麝香混合均勻,用煉蜜調和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服用,溫酒送服二十丸。
2. 牽牛子丸
治臟腑壅滯。搜風化氣。牽牛子丸方。
牽牛子(一斤一半生用一半微炒),桂心(一兩),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去瓤),芎藭(一兩),郁李仁(二兩湯浸去皮微炒),木香(一兩),青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治臟腑壅滯。心腹氣悶。宿食不消。腰脅疼痛。大腸秘澀。牽牛子丸方。
牽牛子(十兩搗羅取末六兩),木香(半兩),檳榔(半兩),青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焙)
上件藥。木香以下。搗羅為末。與牽牛子末攪和令勻。煉蜜和搗一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又方。
牽牛子(一斤微炒搗羅取末十兩),青橘皮(三兩湯浸去白瓤焙乾搗羅為末)
上件藥。都研令勻。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。食前。以溫酒下。生薑湯下亦得。
白話文:
牽牛子丸
此方用於治療臟腑阻塞不通,以及風寒邪氣引起的症狀。
第一個方劑:以牽牛子(一半生用,一半微炒)、桂枝、枳殼(麩炒去瓤)、川芎、郁李仁(湯浸去皮微炒)、木香、青橘皮(湯浸去白瓤焙乾)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拌和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溫酒送服。此方主治臟腑阻塞、心腹脹悶、宿食不消化、腰脅疼痛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
第二個方劑:用牽牛子(研磨取末)、木香、檳榔、青橘皮(湯浸去白瓤焙乾)等藥材,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,用煉蜜拌和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前溫酒送服。此方也主治臟腑阻塞、心腹脹悶、宿食不消化、腰脅疼痛、大便秘結等症狀。
第三個方劑:用牽牛子(微炒研磨取末)、青橘皮(湯浸去白瓤焙乾研磨)等藥材,研磨混合均勻,用煉蜜拌和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丸,飯前溫酒或生薑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