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九十三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九十三 (19)

1. 治小兒熱痢諸方

夫小兒熱痢者。由本挾虛熱。而又為風熱所乘。風之與熱。俱入於大腸。而為熱痢也。非是水穀之痢。而色黃者為熱痢也。

治小兒熱痢。腹痛。心煩口乾。小便赤黃。不欲飲食。梔子仁散方。

梔子仁(半兩),黃柏(三分微炙銼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地榆(三分微炙銼),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粥飲調下半錢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
治小兒熱痢。煩悶腹痛。面黃體瘦。宜服犀角散方。

犀角屑(半兩),赤芍藥(三分),黃連(三分去須微炒),黃芩(半兩),知母(三分),葳蕤(三分),地榆(半兩微炙銼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量兒大小。日三四度。分減溫服。

治小兒熱痢。體瘦。口乾煩躁。不欲飲食。栝蔞根散方。

栝蔞根(半兩),白茯苓(半兩),知母(半兩),黃芩(半兩),地榆(半兩微炙銼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黃柏(半兩微炙銼),赤石脂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服之。

治小兒痢。腹痛心煩。不欲飲食。地榆散方。

地榆(三分微炙銼),黃連(半兩去須微炒),赤石脂(一兩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杏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赤芍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溫服。

治小兒熱痢。腹痛。壯熱心煩。不欲飲食。四肢瘦弱。子芩散方。

子芩(一兩),知母(三分),女萎(三分),黃柏(半兩微炙銼),甘草(半兩炙微赤),赤芍藥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竹葉七片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溫服。

治小兒熱痢。但壯熱多渴。而痢不止。烏梅散方。

烏梅(二枚微炒去核),黃連(一分去須微炒),藍葉(一分),犀角屑(半兩),阿膠(半兩搗碎炒令黃燥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放溫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服之。

治小兒熱痢。壯熱吐乳。熊膽散方。

熊膽(半兩),黃連(三分去須微炒),干馬齒菜(一兩),沒石子(一枚),蚺蛇膽(半兩),犀角屑(二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一二百日兒。每服。用新汲水。調下一字。二三歲。每服。用新汲水。調下半錢。空心午後各一服。

治小兒熱毒下痢如魚腦。白頭翁散方。

白頭翁(半兩),黃連(二兩半去須微炒),酸石榴皮(一兩微炙銼)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熱痢的各種方子

小兒熱痢的成因,通常是因為孩子本身體質虛弱帶有虛熱,又感染了風熱邪氣,風和熱一同侵入大腸,就形成了熱痢。這種痢疾不是因為飲食不當引起,而是大便呈現黃色,屬於熱痢。

梔子仁散方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腹痛、心煩口渴、小便赤黃、不想吃東西。 配方:梔子仁(半兩)、黃柏(三分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當歸(半兩,切碎稍微炒過)、地榆(三分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米粥水調服。一天服用三到四次。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。

犀角散方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煩悶腹痛、面色發黃、身體消瘦。 配方:犀角屑(半兩)、赤芍藥(三分)、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黃芩(半兩)、知母(三分)、葳蕤(三分)、地榆(半兩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甘草(半兩,稍微烤黃切碎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。根據孩子的大小,一天服用三到四次,分次溫服。

栝蔞根散方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身體消瘦、口乾煩躁、不想吃東西。 配方:栝蔞根(半兩)、白茯苓(半兩)、知母(半兩)、黃芩(半兩)、地榆(半兩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甘草(半兩,稍微烤黃切碎)、人參(三分,去除蘆頭)、黃柏(半兩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赤石脂(一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分次服用。

地榆散方: 針對小兒痢疾,伴隨腹痛心煩、不想吃東西。 配方:地榆(三分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黃連(半兩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赤石脂(一兩)、人參(半兩,去除蘆頭)、杏仁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,再用麩皮炒至微黃)、赤芍(半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分次溫服。

子芩散方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腹痛、高熱、心煩、不想吃東西、四肢瘦弱。 配方:子芩(一兩)、知母(三分)、女萎(三分)、黃柏(半兩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甘草(半兩,稍微烤黃切碎)、赤芍藥(半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,加入七片竹葉,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分次溫服。

烏梅散方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高熱口渴,痢疾不止。 配方:烏梅(二枚,稍微炒過去除核)、黃連(一分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藍葉(一分)、犀角屑(半兩)、阿膠(半兩,搗碎炒至黃燥)、甘草(半兩,稍微烤黃切碎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,放溫後服用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分次服用。

熊膽散方(一)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高熱、吐奶。 配方:熊膽(半兩)、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乾馬齒莧(一兩)、沒石子(一枚)、蚺蛇膽(半兩)、犀角屑(二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一百到兩百天的嬰兒,每次用新汲的水調服一字(古代計量單位);二三歲的孩子,每次用新汲的水調服半錢。早晨空腹和下午各服用一次。

白頭翁散方: 針對小兒熱毒下痢,大便像魚腦一樣。 配方:白頭翁(半兩)、黃連(二兩半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酸石榴皮(一兩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服用。

熊膽散方(二): 針對小兒熱痢,完全不想喝奶吃東西,身體發熱。 配方:熊膽(一分)、蘆薈(三分)、黃連(半兩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沒石子(一枚)、乾馬齒莧(一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每次用米粥水調服半錢,一天服用三到四次。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。

龍骨散方: 針對小兒熱痢,伴隨煩悶、口乾口渴、不想喝奶吃東西。 配方:龍骨(一兩)、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、地榆(三分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黃芩(三分)、烏梅肉(半兩,稍微炒過)、赤地利(三分)、鼠尾花(三分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每次用米粥水調服半錢,一天服用三到四次。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用量。

犀角散方(三): 針對小兒熱痢,久治不癒。 配方:犀角屑(半兩)、櫸樹皮(一兩,切碎)、黃連(半兩,去除鬚根稍微炒過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分次溫服。

又一方(一): 配方:地榆(一兩,稍微烤過再切碎)、犀角屑(一兩)、地脈草(一兩)。 用法:將以上藥材搗成粗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小碗煎至剩下一半,去除藥渣,加入一錢蜂蜜,再煮沸幾次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分次溫服。

又一方(二): 配方:蒲根(一兩,切細)。 用法:用小米二合,加入一大碗水一起煮。等米煮熟後,去除米渣,取汁。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的大小,酌情分次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