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九十三 (12)
卷第九十三 (12)
1. 治小兒赤白痢諸方
治小兒赤白痢。腹痛不止。當歸丸方。
當歸(半兩銼微炒),黃連(一分去須微炒),龍骨(一分),人參(一分去蘆頭),沒石子(二枚微煨),鹿角灰(一分),豆豉(一分炒微焦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研下一(十)丸。量兒大小。臨時加減。
治小兒赤白痢。瘦弱。腹痛。不欲飲食。訶黎勒丸方。
訶黎勒(半兩煨用皮),黃連(三分去須微炒),地榆(半兩微炙銼),赤石脂(半兩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吳茱萸(一分湯浸五遍焙乾微炒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五丸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赤白痢。腹痛。不欲乳食。鹿角丸方。
鹿角屑(一分),蕪荑仁(一分),附子(一分炮裂去皮臍),赤石脂(半兩),黃連(半兩去須微炒),當歸(一分銼微炒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五丸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赤白痢。努責腸頭出。蚺蛇膽丸方。
蚺蛇膽(一分),烏梅肉(七枚微炒),蕪荑(一兩微炒),黃連(一兩去須銼微炒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麻子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三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赤白痢。香連丸方。
木香(半兩),黃連(三分去須微炒),訶黎勒(半兩煨用皮),肉豆蔻〔一(二)枚去殼〕,丁香(一分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燒飯和丸。如檢測粒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五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又方。
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,莨菪子(一分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麵糊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五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又方。
自死牛膽(一枚),胡椒(五十粒)
上將胡椒納入牛膽中。寅日。於堂後。從東第七椽懸之。至四十九日取搗羅為末。用麵糊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五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臨時加減。
又方。
黃連(一兩去須),黃丹(一兩),白蕪荑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棗肉和為一塊。用炭火煅令煙盡。候冷。細研。以軟飯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溫水下五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又方。
川烏頭(一兩炮裂去皮臍),香墨(半挺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醋麵糊和丸。如麻子大。每服。以溫二宜湯下二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又方。
苘麻子(炒令香)
上搗如膏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以蜜水化下二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又方。
蝦蟆(一枚五月五日午時取燒灰)
白話文:
治療小兒紅痢、白痢的各種藥方
當歸丸 適用於:小兒紅痢、白痢,腹痛不止。
藥材:當歸(半兩,切碎後稍微炒過)、黃連(一分,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)、龍骨(一分)、人參(一分,去除蘆頭)、沒石子(二枚,稍微煨過)、鹿角灰(一分)、豆豉(一分,炒至稍微焦黃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大小如綠豆。 用法:不計時間,用米粥水送服十丸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訶黎勒丸 適用於:小兒紅痢、白痢,身體瘦弱,腹痛,不想吃東西。
藥材:訶黎勒(半兩,煨過後只用皮)、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)、地榆(半兩,稍微炙烤後切碎)、赤石脂(半兩)、當歸(半兩,切碎後稍微炒過)、吳茱萸(一分,用熱水浸泡五次後烘乾,再稍微炒過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大小如綠豆。 用法:不計時間,用米粥水送服五丸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鹿角丸 適用於:小兒紅痢、白痢,腹痛,不想吃母乳或食物。
藥材:鹿角屑(一分)、蕪荑仁(一分)、附子(一分,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)、赤石脂(半兩)、黃連(半兩,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)、當歸(一分,切碎後稍微炒過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大小如綠豆。 用法:不計時間,用米粥水送服五丸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自行酌情增減藥量。
蚺蛇膽丸 適用於:小兒紅痢、白痢,因用力排便導致直腸脫出。
藥材:蚺蛇膽(一分)、烏梅肉(七枚,稍微炒過)、蕪荑(一兩,稍微炒過)、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後切碎,再稍微炒過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大小如麻子。 用法:每次用米粥水送服三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自行酌情增減藥量。
香連丸 適用於:小兒紅痢、白痢。
藥材:木香(半兩)、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)、訶黎勒(半兩,煨過後只用皮)、肉豆蔻(一到二枚,去除外殼)、丁香(一分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煮熟的米飯調和成丸,大小如檢測粒。 用法:每次用米粥水送服五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又一方
藥材: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後稍微炒過)、莨菪子(一分,用水淘洗去除漂浮物,用水煮至發芽,然後烘乾,再炒至黃黑色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麵糊調和成丸,大小如綠豆。 用法:每次用米粥水送服五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又一方
藥材:自然死亡的牛膽(一枚)、胡椒(五十粒)。
製法:將胡椒放入牛膽中,在寅日(清晨)將牛膽懸掛在堂屋後方,從東邊數第七根椽子上。四十九天後取下,搗碎成粉末,用麵糊調和成丸,大小如綠豆。 用法:每次用米粥水送服五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又一方
藥材: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)、黃丹(一兩)、白蕪荑(一兩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棗肉調和成一塊,用炭火煅燒至無煙,冷卻後仔細研磨,再用軟米飯調和成丸,大小如綠豆。 用法:每次用溫水送服五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又一方
藥材:川烏頭(一兩,炮製過後去除皮和臍)、香墨(半塊)。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醋和麵糊調和成丸,大小如麻子。 用法:每次用溫熱的二宜湯送服二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又一方
藥材:苘麻子(炒香)。
製法:將苘麻子搗成膏狀,搓成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 用法:每次用蜂蜜水化開送服二丸,每日三到四次。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又一方
藥材:蝦蟆(一枚,五月五日午時抓取,燒成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