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九十三 (1)
卷第九十三 (1)
1. 卷第九十三
2. 治小兒疳痢諸方
夫小兒疳痢者。由因乳哺不節。生冷過度。傷於脾胃。致臟腑不調。冷熱相搏。大腸虛弱。水穀不聚。變為下痢也。其候。面色赤黃。肌體羸瘦。盜汗壯熱。皮毛乾枯。嗜食酸鹹。心腹虛脹。泄痢惡物。日夜無恆。故名疳痢也。
治小兒疳痢。脊膂如鋸。眼口鼻癢。自咬指甲。頭髮乾焦。下部急痛。青黛散方。
青黛(細研),硃砂(細研),雄黃(細研),附子(炮裂去皮臍),藜蘆(去蘆頭),胡黃連,細辛麝香(細研),白礬灰,黃礬灰,莨菪子(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曝乾炒令微焦各一分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勻。每服。以粥飲調下半錢。早晨晚後各一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疳痢。腹大口乾。四肢羸弱。下痢不止。神聖散方。
干蝦蟆(一枚五月五日取者去足肚腸),獨顆蒜(一顆捶碎),川椒(半兩去目)以上二味。入蝦蟆腹中。用春大麥麵餅子。裹燒令焦黃色。搗羅為末。麝香(一錢),龍腦(半錢),蘆薈(一分),硃砂(二錢),雄黃(二錢)
上件藥。與前藥同細研為散。每服。以粥飲調下半錢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疳痢。四肢羸瘦。腹脹鼻癢。皮膚乾燥。下痢不恆。蘆薈丸方。
蘆薈(細研),雄黃(細研),沒石子,蛇蛻皮(燒灰),丁香,熊膽,蟬殼(微炒去足),蟾酥(研入以上各一分),麝香(一錢),黃連(半兩去須微炒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黃米粒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三丸。別研一丸吹鼻中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疳痢不止。體瘦。食少腹痛。羸弱。麝香丸方。
麝香(細研),硃砂(細研),蘆薈(細研),雄黃(細研),母丁香,鶴蝨,白礬灰,密陀僧(細研),沒藥,龍膽(去蘆頭),地龍(微炒),熊膽(細研各一分),肉豆蔻(半兩去殼),黃連(半兩去須),定粉(半兩微炒),艾葉〔半兩炒令黃燥(焦)〕,蟾酥(一錢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研了藥令勻。以麵糊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三丸。日三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疳痢。日夜不止。體瘦無力。不能飲食。木香丸方。
木香,蟬殼(微炒去足),肉豆蔻(去殼),黃丹(微炒),硃砂(細研),夜明砂(微炒各一分),麝香(一錢細研),赤石脂(半兩細研),黃連(半兩微炒去須),田父(一枚燒灰),蝸牛(二十枚炒細研微黃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研了藥令勻。以湯浸蒸餅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以溫粥飲下五丸。日三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疳痢。日夜度數不恆。肌體羸瘦。龍骨丸方。
龍骨(半兩),雄黃(一錢細研),麝香(一錢細研),硃砂(一分細研),蝸牛(二十枚炒令微黃)橡實(半兩),牛黃(一錢細研),白土(一錢),青黛(一分),訶黎勒(一分煨用皮)
白話文:
治小兒疳痢諸方
小兒疳痢,是因哺乳不當,飲食生冷過度,損傷脾胃,導致臟腑功能失調,寒熱交錯,大腸虛弱,水穀不能吸收,最終引起腹瀉。症狀表現為面色發黃偏紅,身體消瘦,盜汗、發熱,皮膚乾燥粗糙,愛吃酸鹹食物,腹部脹滿,腹瀉排出異常糞便,日夜腹瀉不止,因此稱為疳痢。
青黛散方 (適用於:脊背疼痛如鋸齒狀,眼、口、鼻發癢,自咬指甲,頭髮乾燥焦枯,下腹部疼痛)
藥材:青黛、硃砂、雄黃、炮製過的附子(去皮、臍)、去蘆頭的藜蘆、胡黃連、細辛、麝香、白礬灰、黃礬灰、去浮物並水煮出芽後曬乾微炒的莨菪子(各一分)。
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米粥送服,早晚各服一次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。
神聖散方 (適用於:腹部膨脹,口乾舌燥,四肢瘦弱,腹瀉不止)
藥材:五月五日取的干蟾蜍(一隻,去腳、肚腸)、獨頭蒜(一瓣,搗碎)、川椒(半兩,去蒂)。將後兩味藥放入蟾蜍腹中,用春大麥麵粉做成餅,裹住蟾蜍烤至焦黃色,研磨成粉末。再加入麝香、龍腦、蘆薈、硃砂、雄黃。
用法: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米粥送服,每日服用三到四次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。
蘆薈丸方 (適用於:四肢消瘦,腹部脹滿,鼻子癢,皮膚乾燥,腹瀉不定時)
藥材:蘆薈、雄黃、沒石子、燒成灰的蛇蛻皮、丁香、熊膽、微炒去足的蟬殼、蟾酥、麝香、去須微炒的黃連(各一分)。
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調和製成丸藥,大小如黃米粒。每次服用三丸,用米粥送服。另取一丸研磨成粉末,吹入鼻中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。
麝香丸方 (適用於:疳痢不止,身體消瘦,食慾不振,腹痛,身體虛弱)
藥材:麝香、硃砂、蘆薈、雄黃、母丁香、鶴蝨、白礬灰、密陀僧、沒藥、去蘆頭的龍膽、微炒的地龍、熊膽、肉豆蔻、去須的黃連、微炒的澱粉、炒至焦黃的艾葉、蟾酥。
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用麵糊製成丸藥,大小如綠豆。每次服用三丸,用米粥送服,每日三次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。
木香丸方 (適用於:疳痢日夜不止,身體消瘦乏力,無法進食)
藥材:木香、微炒去足的蟬殼、去殼的肉豆蔻、微炒的黃丹、硃砂、微炒的夜明砂、麝香、細研的赤石脂、微炒去須的黃連、燒成灰的田螺、炒至微黃的蝸牛。
用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用湯浸泡的蒸餅製成丸藥,大小如綠豆。每次服用五丸,用溫米粥送服,每日三次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大小調整。
龍骨丸方 (適用於:疳痢日夜腹瀉次數不定,身體消瘦)
藥材:龍骨、雄黃、麝香、硃砂、炒至微黃的蝸牛、橡實、牛黃、白土、青黛、煨過的訶黎勒(帶皮)。
用法:此方劑量及用法未在原文中明確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