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九 (20)
卷第八十九 (20)
1. 治小兒鼻塞諸方
夫小兒鼻塞者。此由肺氣通於鼻。而氣為陽。諸陽之氣。上榮頭面。其氣不宣利。受風冷邪氣。入於頭腦。停滯鼻間。則氣不宣利。結聚不通。故鼻塞也。
治小兒鼻不通。細辛膏方。
細辛(半兩),木通(半兩),辛夷(半兩),杏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)
上件藥。銼碎。以羊髓豬脂各三合。與藥相和。入於銚子內。慢火上。熬候藥色黃赤。絞去滓。入瓷器中貯之。日三四度。以少許塗於鼻內。
治小兒囟氣虛腫。鼻塞不通。白芷膏方。
白芷,細辛,木通,當歸(以上各半兩)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羊髓四兩。與藥同入銚子內。慢火上熬。候白芷赤黃色。膏成。絞去滓。貯於瓷器內。日三四度。敷兒囟上。及內鼻中。
治小兒鼻塞不通。吃乳不得。木香膏方。
木香(半兩),零陵香(半兩),細辛(三分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醍醐三分(合)。與藥相和。入銚子內。慢火煎令極香。絞去滓。收瓷閤中。日三四度。取少許塗頭上。及鼻中。
治小兒鼻塞。及生息肉方。
木通(半兩銼),細辛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以綿裹少許。納鼻中。日三易之。
治小兒頭熱。鼻塞不通方。
上取濕地龍糞。捻作餅子。貯囟門上。日三二易之。
又方。
羊髓(三兩),薰草(一兩銼)
上件藥。於銚子中。慢火上熬成膏。去滓。入瓷器內貯之。日三四上。以膏摩背。
治小兒鼻乾塞身熱方。
上用韭根。搗取汁。澄清。每取少許。滴於兩鼻中。日二用之。
白話文:
治療小兒鼻塞的各種方法
小兒鼻塞是因為肺氣與鼻子相通,而氣是陽氣,所有陽氣都向上滋養頭面。如果氣機運行不暢,受到風寒邪氣侵襲,進入頭腦,停滯在鼻腔,就會導致氣機不通,阻塞鼻腔,因此出現鼻塞。
治療小兒鼻塞不通:細辛膏
將細辛、木通、辛夷、杏仁(杏仁需先用水泡軟,去皮尖和雙仁)等藥材切碎,與羊髓、豬脂各三合混合,放入銚子中,用小火慢熬,直到藥色呈黃赤色,然後過濾去除藥渣,儲存在瓷器中。每天用少許塗抹在鼻腔內,一天三四次。
治療小兒囟門氣虛腫脹、鼻塞不通:白芷膏
將白芷、細辛、木通、當歸等藥材(各半兩)切碎,與羊髓四兩一起放入銚子中,小火慢熬,直到白芷呈赤黃色,膏體成型,過濾去除藥渣,儲存在瓷器中。每天用少許敷在孩子的囟門上和鼻腔內,一天三四次。
治療小兒鼻塞不通、無法吃奶:木香膏
將木香、零陵香、細辛搗碎成粉末,與醍醐混合,放入銚子中,小火慢煎至藥香濃郁,過濾去除藥渣,儲存在瓷器中。每天用少許塗抹在頭頂和鼻腔內,一天三四次。
治療小兒鼻塞及鼻息肉:木通細辛散
將木通、細辛搗碎成細粉,用棉花包裹少許,塞入鼻腔中,一天更換三次。
治療小兒頭熱、鼻塞不通:濕地龍糞餅
取濕地龍糞,捏成小餅,敷在囟門上,一天更換兩三次。
另一種方法:羊髓薰草膏
將羊髓、薰草(薰草需切碎)放入銚子中,小火慢熬成膏,過濾去除藥渣,儲存在瓷器中。每天用膏體按摩孩子的背部,一天三四次。
治療小兒鼻腔乾燥、鼻塞、發熱:韭菜根汁
將韭菜根搗碎取汁,澄清後,每次取少許滴入兩側鼻腔中,一天使用兩次。
2. 治小兒鼻癰諸方
夫小兒鼻癰者。由肺主氣。而通於鼻。而氣為陽。諸陽之氣。上榮頭面。若上焦壅滯。風冷客於頭腦。則氣不通。冷氣停滯。搏於津液。膿涕結聚。則鼻不聞香臭。謂之鼻癰也。
治小兒鼻癰。不聞香臭。龍腦散方。
龍腦(半錢細研),瓜蒂(十四枚),赤小豆(三十粒),黃連(二大莖去須)
上件藥。搗羅為散。入龍腦。研令勻。每夜臨臥時。以綠豆大。吹入鼻中。每用有少許清水出。為效。
又方。
木通(銼),細辛,附子(去皮臍生用),甘草(生用各一分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綿裹一丸內鼻中。日再用之。
治鼻癰生息肉方。
瓜蒂(三十枚),細辛(一分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以綿裹如小豆大。內鼻中。日二用之。
白話文:
小兒鼻癰是因為肺主氣,而肺氣通於鼻,氣屬陽,陽氣上升滋養頭面。如果上焦氣機阻塞,風寒入侵頭面,就會導致氣血不通,寒氣停滯,阻塞津液,形成膿涕堆積,鼻子聞不到香臭味,這就是鼻癰。
治療小兒鼻癰,聞不到香臭的,可以用龍腦散:龍腦(半錢,研磨成細粉),瓜蒂(十四枚),赤小豆(三十粒),黃連(兩大莖,去鬚)。 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加入龍腦粉充分混合。每晚睡前,用綠豆大小的藥粉吹入鼻中,直到流出少量清水,即見效。
另一個方法是:木通、細辛、附子(去皮、臍,生用)、甘草(生用,各一分)。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,用蜂蜜調和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用棉花包裹後塞入鼻中,每天使用兩次。
治療鼻癰生息肉的方法:瓜蒂(三十枚),細辛(一分)。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細粉,用棉花包裹成小豆大小,塞入鼻中,每天使用兩次。
3. 治小兒鼻多涕諸方
夫肺氣通於鼻。若其臟為風冷所傷。冷隨氣乘於鼻。故使液涕不收也。夫津液涕唾。得熱則乾燥。得冷則流溢也。
治小兒肺臟傷冷。鼻流清涕。前胡散方。
前胡(半兩去蘆頭),白茯苓(一分),陳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焙),桂心(一分),白朮(一分)人參(一分去蘆頭),細辛(一分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溫服。日三四服。隨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腦戶傷於風冷。鼻內多涕。精神昏悶。甘菊花散方。
甘菊花,白朮,防風(去蘆頭),人參(去蘆頭),細辛,白茯苓,甘草(炙微赤銼各一分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生薑少許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分減。溫服。
治小兒肺塞。鼻多清涕。精神不爽。少欲乳食。人參散方。
人參(去蘆頭),前胡(去蘆頭),細辛,杏仁(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桂心,甘草(炙微赤銼以上各一分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生薑少許。棗一枚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溫服。
治小兒冷風。拍著囟門。致鼻塞不通。宜以此方塗之。
麻油(二合),細辛末(一兩)
上件藥。以油煎令微黃色。入蠟半兩。消後。令凝。每日三度。薄薄塗於囟上。
白話文:
治小兒鼻多涕諸方
孩子的鼻子流很多鼻涕,是因為肺氣與鼻子相通。如果肺臟受風寒之邪侵襲,寒邪隨著氣往上走,到了鼻子,就會導致鼻涕不止。人體的津液、鼻涕、唾液,遇到熱就會乾燥,遇到寒就會流出來。
治療小兒肺臟受寒,鼻涕清稀的處方:前胡散
藥材:前胡(半兩,去掉根須)、白茯苓(一分)、陳橘皮(半兩,用水泡軟,去掉白色內層,烘乾)、桂枝心(一分)、白朮(一分)、人參(一分,去掉根須)、細辛(一分)、甘草(一分,炙烤至微紅,切碎)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煎煮,煎至五分(約為煎藥前水量的五分之一),濾掉藥渣,溫服。一天服用三到四次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,調整藥量。
治療小兒頭頂(囟門)受風寒,鼻子流很多鼻涕,精神萎靡的處方:甘菊花散
藥材:甘菊花、白朮、防風(去掉根須)、人參(去掉根須)、細辛、白茯苓、甘草(炙烤至微紅,切碎,各一分)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少許生薑一起煎煮,煎至五分,濾掉藥渣,溫服。不限時間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,調整藥量。
治療小兒肺部阻塞,鼻涕清稀,精神不佳,食欲不振的處方:人參散
藥材:人參(去掉根須)、前胡(去掉根須)、細辛、杏仁(用水泡軟,去掉皮尖和外層的薄膜,用文火炒至微黃)、桂枝心、甘草(炙烤至微紅,切碎,以上各一分)
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粗粉。
用法: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少許生薑和一枚紅棗一起煎煮,煎至五分,濾掉藥渣,溫服。不限時間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,調整藥量。
治療小兒受寒風侵襲,囟門受寒,導致鼻子不通的塗抹方
藥材:麻油(二合)、細辛末(一兩)
製法:用麻油煎煮細辛末,直到顏色略微變黃,加入半兩的蜂蠟,熔化後待其凝固。
用法:每天塗抹三次,薄薄地塗在囟門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