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九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十九 (8)

1. 治小兒青盲諸方

夫眼無障翳。而不見物者。謂之青盲。此由小兒臟內。有停飲而無熱。但有飲水停積於肝也。目是五臟之精華。肝之外候也。肝氣通於目。為停飲水所漬。臟氣不宣和。精華不明審。故不赤痛。亦無翳。而不見物。故名青盲也。

治小兒青盲不見物。羊子肝散方。

蕤仁(一分湯浸去皮),防風(一分去蘆頭),香豉(一分炒黃),井泉石(半兩細研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羊子肝一片。並藥同煮。肝令爛。四五歲兒。分作二服。以新汲水下。甚者不過三四服。隨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青盲。及雀目。菊花散方。

甘菊花(一分),牯牛膽(一枚陰乾),寒水石(一分),雌雞肝(一枚陰乾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取豬肝血。調下半錢。不至三五服驗。兼退翳。自然見物。更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青盲不見物方。

鼠膽,鯉魚膽(各二枚取汁)

上件二味相和。點服用之。立效。

治小兒青盲腦痛方。

鯉魚腦,鯉魚膽(各等分)

上件藥。相和令勻。點眥中。日三四度。神效。

治小兒青盲。䀮䀮不見物方。

真珠(半兩研如粉),白蜜(一合),鯉魚膽(一枚)

上件藥。相和。煎一兩沸。候冷。點眼中。當淚出。藥歇即效。

又方。

上用豬膽一枚。微火上煎之。良久。候冷。點如黍米大效。

白話文:

治小兒青盲諸方

眼睛沒有障礙,卻看不見東西,叫做青盲。這是因為小孩子臟腑內有停滯的寒飲,沒有發熱,只是飲水停積在肝臟。眼睛是五臟精華的表現,也是肝臟的外在徵象。肝氣與眼睛相通,因為停滯的寒飲浸漬,臟腑之氣不宣暢和諧,精華不明亮,所以眼睛不紅不痛,也沒有翳障,卻看不見東西,因此稱為青盲。

治療小兒青盲看不見東西的羊子肝散方:

蕤仁(一分,用溫水浸泡去皮)、防風(一分,去蘆頭)、香豉(一分,炒黃)、井泉石(半兩,研磨細粉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。用羊肝一片,與藥粉一起煮,煮到肝爛。四五歲的孩子,分作兩次服用,用新汲的水送服。病情嚴重者,最多服用三四次即可。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
治療小兒青盲及雀目的菊花散方:

甘菊花(一分)、牯牛膽(一個,陰乾)、寒水石(一分)、雌雞肝(一個,陰乾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。用豬肝血調和,每次服用半錢。一般服用三五次就能見效,還能退去翳障,自然就能看見東西。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,酌情增減藥量。

治療小兒青盲看不見東西的方子:

鼠膽、鯉魚膽(各兩個,取汁)

將以上兩種藥汁混合,點服,效果很快。

治療小兒青盲頭痛的方子:

鯉魚腦、鯉魚膽(等量)

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,點入眼角,每日三四次,效果神奇。

治療小兒青盲,看不清東西的方子:

真珠(半兩,研成粉末)、白蜜(一合)、鯉魚膽(一個)

將以上藥物混合,煎煮一兩沸,待冷卻後,點入眼中,等到眼淚流出,藥效停止就見效了。

另一個方子:

用豬膽一個,用小火慢煎,時間要長一些,待冷卻後,點入眼中,每次點如黍米粒大小即可見效。

2. 治小兒雀目諸方

夫小兒有晝而精明。至暝便不見物。謂之雀目。言如鳥雀。暝便無所見也。

治小兒雀目。日晚無所見。夜明沙散方。

夜明沙(半兩微炒),細辛(一分),羌活(一分),姜石(半兩搗碎細研水飛過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勻。每服一錢。用白羊子肝半枚。粟米二百粒。水一中盞。煮米熟去肝。放冷。漸漸服之。兒稍大。並肝食之。

治小兒雀目。及疳眼。宜服煮肝石決明散方。

石決明(細研),井泉石,蛤粉,穀精草(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取白羊子肝一枚。劈開。入藥末。以米泔一中盞。煮熟。空心為食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雀目。至暮無所見。仙靈脾散方。

仙靈脾根(半兩),晚蠶蛾(半兩微炒),射干(一分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羊子肝一枚。切開。糝藥二錢在內。以線系定。用黑豆一合。米泔一大盞。煮熟取出。分為二服。以汁下之。

又方。

老柏白皮(一兩),烏梅肉(半兩微炒),細辛(半兩),地膚子(一兩),車前子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粥飲調下半錢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增減。

又方。

細辛,麥門冬(去心焙),甘草(炙微赤銼),秦皮,蕤仁(湯浸去皮細研以上各一分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白羊子肝一枚。去筋膜。爛研。和丸如綠豆大。每於食後。以冷水下五丸。五歲以上增之。

又方。

烏梅肉(微炒),槐子(微炒),黃連(去須),防風(去蘆頭以上各一兩),黃牛膽(一枚取汁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牛膽汁。拌和令勻。曝乾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三歲。每日空心溫水下五丸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又方。

穀精草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乾薑(一分銼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面一兩。作餅子樣。用藥三錢。入在中間。安慢火內。煨令熟。用好茶下之。每日早晨一服。至三日後見物。多時者不過五服見效。無問大人小兒並治。小兒即量其大小加減。

又方。

地膚子(半兩),決明子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粟米飯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日空心。以粥飲下七丸。至夜再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增減。

又方。

夜明沙(半兩微炒),黃芩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米泔煮豬肝汁。調下半錢。日三服。三歲以上增之。

又方。

蒼朮(一兩去皮銼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用羊子肝一具。以米泔煮熟。分半具細切拌藥。與兒食之。至晚再服。五歲以上。即頓服。未吃食兒不可與服。

治小兒雀目。立見效方。

上羊子肝一具。薄切作片子。鄆州蛤粉一錢。勻糝在肝內。系定。以水煮熟。服之。五歲以下。分減與吃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雀目諸方

小孩子白天眼睛明亮,但到晚上就看不見東西,這叫做雀目,就像鳥雀一樣,晚上就什麼也看不見了。

以下是一些治療小兒雀目的方法,針對晚上看不見的情況:

夜明沙散方:

將半兩夜明沙(微炒)、一分細辛、一分羌活、半兩姜石(搗碎細研,用水飛過)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半個白羊肝和二百粒粟米,加一中盞水煮熟,去肝後放涼,慢慢服用。孩子大一些,可以連肝一起吃。

煮肝石決明散方: (適用於小兒雀目及疳眼)

將石決明(研細)、井泉石、蛤粉、穀精草(各半兩)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取一個白羊肝劈開,放入藥末,加一中盞米泔水煮熟,空腹食用。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。

仙靈脾散方: (適用於小兒晚上看不見)

將半兩仙靈脾根、半兩晚蠶蛾(微炒)、一分射干、一分甘草(炙微赤,切碎)研磨成細粉。取一個羊肝切開,放入二錢藥粉,用線紮好。用一合黑豆、一大盞米泔水煮熟後取出,分兩次服用,用湯汁送服。

另一方:

將一兩老柏白皮、半兩烏梅肉(微炒)、半兩細辛、一兩地膚子、半兩車前子研磨成細粉。每次用粥水送服半錢,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。

另一方:

將細辛、麥門冬(去心,焙乾)、甘草(炙微赤,切碎)、秦皮、蕤仁(湯浸去皮,研細)(以上各一分)研磨成細粉,和一個白羊肝(去筋膜,搗爛)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後用冷水送服五丸,五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增加劑量。

另一方:

將烏梅肉(微炒)、槐子(微炒)、黃連(去須)、防風(去蘆頭)(以上各一兩)、一個黃牛膽(取汁)研磨成細粉,用牛膽汁拌勻,曬乾後再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三歲的孩子,每天空腹用溫水送服五丸,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。

另一方:

將半兩穀精草、半兩甘草(炙微赤,切碎)、一分乾薑(切碎)研磨成細粉。取一兩麵粉做成餅狀,放入三錢藥粉在中間,用慢火煨熟,用好茶送服。每天早晨服用一次,三天後就能看見東西,時間長者最多五次就能見效,大人小孩都可以服用,小兒可根據大小調整劑量。

另一方:

將半兩地膚子、半兩決明子研磨成細粉,用粟米飯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用粥水送服七丸,晚上再服一次,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。

另一方:

將半兩夜明沙(微炒)、半兩黃芩研磨成細粉。用米泔水煮豬肝取汁調服半錢,每天三次,三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增加劑量。

另一方:

將一兩蒼朮(去皮,切碎,微炒)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個羊肝用米泔水煮熟,切碎拌藥,讓孩子吃。晚上再服一次,五歲以上的孩子可以一次服用。孩子沒吃飯時不能服用。

治療小兒雀目,快速見效方:

取一個羊肝切成薄片,撒上一錢鄆州蛤粉,紮好,用水煮熟服用。五歲以下的孩子,要分量服用。

另一方:

將一兩牽牛子研磨成細粉。取一片羊肝切碎,加入一錢藥粉拌勻,用白麵做成兩個角子狀,烤至黃色,放涼後用粥水送服,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。

另一方:

將一兩夜明沙(微炒,研細)和豬膽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不論飯前飯後,用粥水送服五丸,三歲以下的孩子服用三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