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七 (20)
卷第八十七 (20)
1. 治小兒蛔疳出蟲諸方
夫蛔疳者。由小兒多食甜物油膩生冷。在其腸胃不消。因此化成蟲也。其候。常愛合面而臥。惟覺氣急。顏色萎黃。肌體羸瘦。啼哭聲高。又似心痛。或即頻頻動靜。或即發歇無時。每於月初二三四日。其蟲盛矣。小兒患此。人多不識。呼為鬼祟。若不早治。蟲攻臟腑。必致危殆也。
治小兒蛔疳。乾瘦發豎。或痢肚大。狼牙草散方。
狼牙草(一分),使君子(半兩),鼠尾草(一分),棠梨根(半兩銼),酸石榴根(半兩),貫眾根(半兩),槲樹皮(半兩),鉤藤(半兩),龍膽(半兩去蘆頭),射干(二分),慄刺(半兩),故綿灰(一兩),亂髮灰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五六歲兒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溫服。空心晚後各一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蛔疳。壯熱。眼赤或澀。常多揉目。及發黃禿落。視物不明。手腳心熱。
時出蛔蟲。下痢或青黃赤白無定。身體口鼻及下部生瘡。蟲蝕齒落。項邊生無辜。肌,體羸瘦。兄弟姊妹相傳至死者。宜服蚺蛇膽丸方。
蚺蛇膽(一分細研),丁香(一分),黃連(一分去須),苦參(三分銼),青葙子(一分),牛角屑(一分),木香(一分),硃砂(一分細研),雄黃(一分細研),青黛(一分細研),龍膽(一分),麝香(一分細研),牛黃(一分細研),胭脂(一分細研),硫黃(一分細研),白礬灰(一分),頭髮灰(一分),銚絹灰(一分),干蝦蟆灰(一分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都研令勻。以煉蜜和丸。如麻子大。每服。以粥飲下三丸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又以少許水化二丸。吹於鼻中。及有瘡處敷之效。
治小兒蛔疳。兼治一切諸疾。青黛丸方。
青黛(一分細研),胡黃連(一分),鶴蝨(一分),蘆薈(一分細研),硃砂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都研令勻。以豬膽汁和丸。如綠豆大。空心以熱水下三丸。當有蟲出。
治小兒蛔疳。蟲毒腹脹痛。青筋急滿。日漸枯瘦。食物不著肌肉。或時下蛔蟲。或時腹內多痛。蟾酥丸方。
蟾酥(一分研入),麝香(一分),五靈脂(一分),巴豆(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)
上件藥。同研令極細。用酒半盞。同入銚子內。以慢火熬。不住手攪。候堪丸。即丸如黃米大。每服。以陳橘皮煎湯下三丸。空心及晚後服之。隨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蛔疳出蟲。熊膽丸方。
熊膽(一分),狗脊(半兩去毛),白蕪荑(半兩),蛇蛻皮灰(半兩),黃丹(半兩炒令紫色),乾蟾頭(半兩炙令焦黃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棗肉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以粥飲化三丸服。更以藿香湯浴兒。用青熱衣蓋。蟲當自出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白話文:
兒童蛔蟲病及疳積治療方法彙整
蛔蟲病和疳積是幼童因飲食不當(多吃甜食、油膩、生冷食物),腸胃消化不良而引起的疾病,會導致體內產生蟲體。患病兒童常有趴著睡、呼吸急促、面色萎黃、體瘦消瘦、哭聲尖銳、似腹痛等症狀,病情時輕時重,無規律可循,尤其在月初二三四日症狀加重。許多人誤認為是鬼怪作祟,若不早治,蟲體入侵臟腑,危及性命。
以下列出數種治療兒童蛔蟲病及疳積的藥方:
方一:狼牙草散(適用於消瘦、頭髮豎立、腹瀉或腹脹的兒童)
成分:狼牙草一分、使君子半兩、鼠尾草一分、棠梨根半兩(切碎)、酸石榴根半兩、貫眾根半兩、槲樹皮半兩、鉤藤半兩、龍膽半兩(去蘆頭)、射干二分、慄刺半兩、故綿灰一兩、亂髮灰一兩。
用法: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五六歲兒童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盞水煎至五分,去渣溫服,空腹及睡前各服用一次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調整。
方二:蚺蛇膽丸(適用於兒童發熱、眼紅或眼澀、頻繁揉眼、頭髮黃禿脫落、視力模糊、手腳心發熱、時常排出蛔蟲、腹瀉(顏色不定)、身體口鼻及下部生瘡、蟲蝕牙齒脫落、頸部生瘡、體瘦消瘦,且兄弟姐妹間互相傳染甚至死亡的兒童)
成分:蚺蛇膽一分(研磨)、丁香一分、黃連一分(去須)、苦參三分(切碎)、青葙子一分、牛角屑一分、木香一分、硃砂一分(研磨)、雄黃一分(研磨)、青黛一分(研磨)、龍膽一分、麝香一分(研磨)、牛黃一分(研磨)、胭脂一分(研磨)、硫黃一分(研磨)、白礬灰一分、頭髮灰一分、銚絹灰一分、乾蝦蟆灰一分。
用法: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研磨均勻,用煉蜜和成麻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三丸,用粥送服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調整。亦可取少許藥粉用少量水化開,吹入鼻中或塗敷於瘡瘍處。
方三:青黛丸(適用於兒童蛔蟲病及其他疾病)
成分:青黛一分(研磨)、胡黃連一分、鶴蝨一分、蘆薈一分(研磨)、硃砂一分(研磨)。
用法: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研磨均勻,用豬膽汁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。空腹用熱水送服三丸,可幫助排出蟲體。
方四:蟾酥丸(適用於兒童蛔蟲病伴有腹脹疼痛、青筋暴起、日漸消瘦、營養不良、間歇性腹痛及排出蛔蟲的兒童)
成分:蟾酥一分(研磨)、麝香一分、五靈脂一分、巴豆一分(去皮心,研磨後用紙包好壓榨去油)。
用法:將藥材研磨至極細,用半盞酒放入銚子中,小火慢熬,不停攪拌,熬至可製成丸劑,製成黃米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三丸,用陳橘皮煎湯送服,空腹及睡前服用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調整。
方五:熊膽丸(適用於兒童蛔蟲病)
成分:熊膽一分、狗脊半兩(去毛)、白蕪荑半兩、蛇蛻皮灰半兩、黃丹半兩(炒至紫色)、乾蟾頭半兩(炙烤至焦黃)。
用法: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棗肉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,用粥送服三丸。同時用藿香湯洗澡,用溫熱的衣物包裹患兒,幫助排出蟲體。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調整。
方六:麝香丸(適用於兒童嚴重蛔蟲病)
成分:麝香半分(研磨)、蟾酥半分(研磨)、香瓜蒂二七枚、蛇尾一分(酒浸後炙烤至黃色)、蛇蛻皮灰一分、瓜蒂二七枚、黃連一分(去須)、熊膽半分(研磨)。
用法: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粟米飯和成麻子大小的丸劑,每天服用三次,每次用溫水化開兩丸服用。
方七:雄黃丸(適用於兒童蛔蟲病)
成分:雄黃一錢、牛黃一錢、硃砂一錢、麝香半錢、青黛一錢、夜明沙一錢。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水化開蟾酥後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劑,每次用茶送服三丸,可幫助排出蟲體。
方八:使君子丸(適用於兒童蛔蟲病)
成分:使君子一分(研磨)、雄黃一分、牛黃一錢、麝香一錢、蟾酥一錢、熊膽一分。
用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軟飯和成麻子大小的丸劑。若兒童疳積嚴重,先用桃柳湯洗澡,再用粥送服三丸。
方九(另一方)
成分:鶴蝨半兩、胡黃連半兩、檳榔半兩、熊膽半兩(研磨)、乾蟾半兩(塗酥炙烤至焦黃)。
用法:將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日空腹用溫水送服一字(約0.3克)的藥粉。據說服用後可排出近五十條蛔蟲,療效顯著。三歲以上兒童服用半錢。
備註:以上藥方僅供參考,實際使用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。切勿自行用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