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二 (4)
卷第二 (4)
1. 分三品藥及反惡
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。主養命以應天。無毒多服,久服不傷人。欲輕身益氣,不老延年者,其上品藥性,亦皆能遣疾;但其勢力和厚,不為倉卒之效;然而歲月常服,必獲大益。病既愈矣,命亦兼申,天道仁育,故云應天。一百二十種者,當謂寅卯辰巳之月,法萬物生榮時也。
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。主養性以應人。無毒有毒,斟酌其宜。欲遏病補虛羸者,其中品藥性,療病之辭漸深,輕身之說稍薄。於服之者,祛患當速,而延齡為緩。人懷性情,故云應人。一百二十種者,當謂午未申酉之月,法萬物成熟時也。
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。主治病以應地。多毒不可久服。欲除寒熱邪氣,破積聚,愈病者,其下品藥性,專主攻擊毒烈之氣,傾損中和,不可恆服,疾愈即止。地體收殺,故云應地。一百二十五種者,當謂戌亥子丑之月,法萬物枯藏時也,兼以閏之盈數加之。神農本經三品,合三百六十五種,法三百六十五度,一度應一日,以成一歲也。今所舉其綱宗,以明品數,其本草中,唐之所附名醫,嘗用加添之藥,不在此例也。
白話文:
藥物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,以及藥物的相反與不合。
上等藥共一百二十種,作為君藥。主要功能是滋養生命,使其順應自然。這些藥物沒有毒性,可以長期服用,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。想要身體輕盈、增強氣力、不衰老、延年益壽的人,應該服用上等藥。上等藥也能治療疾病,但藥效作用較為溫和,不會立即見效,需要長期服用才能獲得顯著效果。當疾病痊癒後,壽命也能得到延長。這就如同上天以仁慈之心養育萬物,所以說是順應天道。所說的一百二十種,指的是在寅卯辰巳這四個月,此時萬物生長繁榮。
中等藥共一百二十種,作為臣藥。主要功能是滋養人的性情,使其順應人事。這些藥物有的沒有毒性,有的有毒性,需要謹慎選擇。想要抑制疾病、補充身體虛弱的人,應該服用中等藥。中等藥在治療疾病方面的效果逐漸加強,在使身體輕盈方面的效果稍微減弱。服用中等藥可以較快地去除疾病,但在延長壽命方面的效果較慢。人有性情,所以說是順應人事。所說的一百二十種,指的是在午未申酉這四個月,此時萬物成熟。
下等藥共一百二十五種,作為佐使藥。主要功能是治療疾病,使其順應地勢。這些藥物大多有毒性,不能長期服用。想要去除寒熱邪氣、消除體內積聚、治癒疾病的人,應該服用下等藥。下等藥主要作用在於攻擊體內的毒邪之氣,容易損害身體的和諧,不適合長期服用,疾病痊癒後就應該停止服用。這就如同大地收斂萬物,所以說是順應地勢。所說的一百二十五種,指的是在戌亥子丑這四個月,此時萬物枯萎隱藏。加上閏月多出來的天數,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三品藥加起來總共三百六十五種,對應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。每一天對應一個度數,這樣才構成一年。以上所說的是藥物的綱要和總則,用來闡明藥物的品級和數量。至於本草中,唐朝以後的醫家所增加的藥物,則不在此列。
2. 玉石上部
玉泉(畏款冬花),玉屑(惡鹿角),丹砂(惡磁石畏鹹水),曾青(畏菟絲子),石膽[水英為使畏牡桂菌(音郡)桂芫花辛夷白薇],鍾乳(蛇床為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蓑草),雲母〔澤瀉為使畏䰿(音駞)甲及流水〕,朴硝(畏麥白姜),硝石(火為使惡苦參苦藥畏女菀),芒硝(石葦為使惡麥白姜),白礬(甘草為使惡牡蠣),滑石(石葦為使惡曾青),紫石英(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䰿甲黃連麥白姜),白石英(惡鬼臼),赤石脂(惡大黃畏芫花),黃石脂〔曾青為使惡細辛畏蜚蠊(音廉)〕,白石脂(燕糞為使惡松脂畏黃芩),太一餘糧(杜仲為使畏鐵落菖蒲貝母)
白話文:
玉泉:(害怕款冬花) 玉屑:(厭惡鹿角) 丹砂:(厭惡磁石,害怕鹹水) 曾青:(害怕菟絲子) 石膽:(用水英做藥引,害怕牡桂菌,以及桂、芫花、辛夷、白薇) 鍾乳:(用蛇床做藥引,厭惡牡丹、玄石、牡蒙,害怕紫石英、蓑草) 雲母:(用澤瀉做藥引,害怕䰿甲及流水) 朴硝:(害怕麥和生薑) 硝石:(用火做藥引,厭惡苦參、苦藥,害怕女菀) 芒硝:(用石葦做藥引,厭惡麥和生薑) 白礬:(用甘草做藥引,厭惡牡蠣) 滑石:(用石葦做藥引,厭惡曾青) 紫石英:(用長石做藥引,害怕扁青、附子,不喜歡䰿甲、黃連、麥和生薑) 白石英:(厭惡鬼臼) 赤石脂:(厭惡大黃,害怕芫花) 黃石脂:(用曾青做藥引,厭惡細辛,害怕蜚蠊) 白石脂:(用燕糞做藥引,厭惡松脂,害怕黃芩) 太一餘糧:(用杜仲做藥引,害怕鐵落、菖蒲、貝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