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六 (1)
卷第八十六 (1)
1. 卷第八十六
2. 小兒五疳論
夫小兒托質胞胎,成形氣血,誕生之後,骨肉輕軟,腸胃細微,哺乳須是合宜,臟腑自然調適。若乳母寒溫失理,動止乖違,飲食無恆,甘肥過度,喜怒氣亂,醉飽傷勞,便即乳兒,致成疳也。又小兒百日以後,五歲以前,乳食漸多,不擇生冷,好食肥膩,恣食甘酸,臟腑不和,並生疳氣。
凡五疳者:一曰肝疳,其候搖頭揉目,白膜遮睛,流汗遍身,合面而臥,目中澀癢,肉色青黃,發豎頭焦,筋青腦熱,腹中積聚,下痢頻多,久而不痊,轉甚羸瘦,此是肝疳,亦名風疳也。二曰心疳,其候,渾身壯熱,吐利無恆,頰赤面黃,胸膈煩滿,鼻乾心躁,口舌生瘡,痢久不愈,多下膿血,有時盜汗,或乃虛驚,此是心疳,亦名驚疳也。
三曰脾疳,其候,腹多筋脈,喘促氣粗,乳食不多,心腹脹滿,多啼咳逆,面色萎黃,骨立毛焦,形枯力劣,胸膈壅悶,水穀不消,口鼻常干,好吃泥土,情意不悅,愛暗憎明,腸胃不和,痢多酸臭,此是脾疳,亦名食疳也。四曰肺疳,其候,咳嗽氣逆,皮毛乾焦,饒涕多啼,咽喉不利,揉鼻咬甲,壯熱憎寒,口鼻生瘡,唇邊赤癢,腹內氣脹,乳食漸稀,大腸不調,頻頻泄痢,糞中米出,皮上粟生,此是肺疳,亦名氣疳也。
五曰腎疳,其候,肌骨消瘦,齒齦生瘡,寒熱作時,口鼻乾燥,腦熱如火,腳冷如冰,吐逆既增,乳食減少,瀉痢頻並,下部開張,肛門不收,疳瘡癢痛,此是腎疳,亦名急疳也。今以一方同療之,故曰五疳也。
白話文:
小兒五疳論
嬰兒初生,身體嬌弱,腸胃細小,需以合適的哺乳方式調養,才能使臟腑自然平衡。若母親飲食起居不規律,或餵養不當,例如飲食過於肥甘,情緒起伏大,勞累過度等,都可能導致嬰兒罹患疳症。此外,百日後的嬰幼兒至五歲前,若飲食不節制,偏愛生冷、肥膩、甜酸食物,臟腑失調,也會產生疳症。
疳症分為五種:
一、肝疳(風疳):症狀包括搖頭、揉眼、眼白發黃遮眼、全身出汗、喜歡趴著睡、眼睛發癢、面色青黃、頭髮豎立乾燥、筋脈青紫、頭腦發熱、腹部脹滿、頻繁腹瀉,久治不癒則日漸消瘦。
二、心疳(驚疳):症狀包括全身發熱、嘔吐腹瀉不定、臉頰發紅、面色發黃、胸悶、鼻乾口燥、心煩意亂、口舌生瘡、長期腹瀉帶膿血、有時盜汗、或受驚嚇。
三、脾疳(食疳):症狀包括腹部筋脈明顯、呼吸急促、奶水攝取少、心腹脹滿、啼哭咳嗽、面色萎黃、骨瘦如柴、頭髮乾枯、體力虛弱、胸悶、消化不良、口鼻乾燥、嗜食泥土、情緒低落、怕光、腸胃不和、腹瀉且糞便酸臭。
四、肺疳(氣疳):症狀包括咳嗽氣喘、皮膚乾燥粗糙、流鼻涕、哭鬧、咽喉腫痛、揉鼻子、咬指甲、時冷時熱、口鼻生瘡、嘴唇紅腫發癢、腹部脹氣、奶水攝取減少、大腸功能紊亂、頻繁腹瀉、糞便中帶有米粒、皮膚上出現粟粒疹。
五、腎疳(急疳):症狀包括身體消瘦、牙齦生瘡、時冷時熱、口鼻乾燥、頭腦發熱、腳冷、嘔吐加劇、奶水攝取減少、腹瀉頻繁、肛門鬆弛不能收縮、疳瘡奇癢難耐。
以上五種疳症,可用同一種方法治療。故稱為「五疳」。
3. 小兒五疳可治候論
凡小兒疳在內,眼澀腹脹,痢色無常,或如泔澱,日漸羸瘦,此候可療。
若鼻下赤爛,自揉其鼻,頭上有瘡,生痂痛癢,漸漸引繞於兩耳,時時目赤,頭髮稀疏,腦皮光緊,頭大項細,肌體羸瘦,亦可治也。
若唇口被蝕,齒齦作五色,或盡峭黑,舌下有白瘡,上齶有竅子,口中時有臭氣,齒齦漸染欲爛,必可治也。
若下部開張,有時赤爛,癢不可忍,下痢無恆,亦可治也。
若疳蝕脊膂,十指癢,自咬指甲,發豎作穗,脊骨如鋸,有時腹脹,有時下痢,若急治之,無不瘥也。
白話文:
小兒五疳可治候論:
凡是小兒內臟有疳積,症狀包括眼睛澀痛、腹部脹滿、拉肚子顏色不定,有時像淘米水一樣,並且日漸消瘦,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。如果鼻子底下紅腫潰爛,孩子自己揉搓鼻子;頭上有瘡,結痂又痛又癢,逐漸蔓延到兩耳;經常眼睛發紅;頭髮稀疏,頭皮光滑緊繃,頭大脖子細,身體消瘦,也是可以治療的。如果嘴唇和口腔潰爛,牙齦呈現五種顏色,或者全部變黑;舌下有白色瘡瘍;上顎有小孔;口中經常有臭氣;牙齦逐漸腐爛,這些情況也可以治療。如果下體開裂,有時紅腫潰爛,奇癢難忍,拉肚子沒規律,也是可以治療的。如果疳積侵蝕脊椎骨,十指發癢,孩子自己咬指甲,頭髮豎起像麥穗一樣,脊椎骨像鋸齒一樣,有時腹部脹滿,有時拉肚子,如果及時治療,都能痊癒。
4. 小兒五疳不可治候論
凡小兒肝臟疳,若目睛帶青脈,左脅下硬,多吐涎沫,眼角左右有黑氣所沖,不可治也。
心臟疳,若愛驚啼,常好飲水,便食辛味,耳邊有脈,舌上有黑靨者,不可治也。
脾臟疳,若肚大唇無血色,人中平滿,下痢無度,水穀不消,好吃泥土,皮枯骨露,不可治也。
肺臟疳,若咳逆氣促,多吐白沫,身上有斑,生如粟米大,色若黑者,不可治也。
腎臟疳,若愛食酸鹹,飲水無度,小便如牛乳,牙齒青黑,耳腦幹燥,肩豎骨枯,不可治也。
又五疳有五絕候:一,襯著腳中,指底不覺疼;二,抱著手足,垂嚲無力;三,病未退,遍身不暖;四,臟腑瀉青涎,及沫不止;五,項筋舒展無力。如此候皆不可治也。
凡醫用藥,切在審詳也。
白話文:
小兒五疳不可治候論
所有小兒肝臟疳積,如果眼睛發青帶有青筋,左肋下硬塊,經常吐口水,眼角左右有黑氣衝擊,則無法治療。
心臟疳積,如果容易受驚嚇哭鬧,經常想喝水,喜歡吃辛辣食物,耳朵旁邊有青筋,舌頭上有黑色斑點,則無法治療。
脾臟疳積,如果肚子大、嘴唇沒有血色,人中飽滿,拉肚子不止,飲食消化不良,喜歡吃泥土,皮膚乾枯,骨瘦如柴,則無法治療。
肺臟疳積,如果咳嗽氣喘,經常吐白色口水,身上長有像粟米大小,顏色發黑的斑點,則無法治療。
腎臟疳積,如果喜歡吃酸鹹食物,喝水過量,小便像牛奶一樣,牙齒青黑,耳朵和鼻子乾燥,肩膀聳起,骨頭乾枯,則無法治療。
此外,五種疳積還有五種絕症徵兆:一、腳底腫脹,腳趾沒有痛覺;二、手腳無力下垂;三、疾病未好轉,全身冰冷;四、內臟瀉出青色口水,且吐沫不止;五、四肢筋脈鬆弛無力。出現這些徵兆都無法治療。
醫生用藥,務必仔細審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