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五 (17)
卷第八十五 (17)
1. 治小兒胎風諸方
夫小兒在胎中之時。臟腑未具。神氣微弱。其母或調適失宜。食飲不節。嗔怒無度。舉動驚胎。或坐臥當風。或觸冒寒暑。腠理開泄。風邪所傷。入於胞中。兒生之後。邪氣在於臟腑。不得宣通。而又洗浴當風。包裹失度。冷觸臍帶。風傷四肢。乳哺不調。痰熱壅積。則令壯熱吐哯。
睡里饒驚。心神不安。手足抽掣。身體強直。眼目反張。故號胎風。若風熱不除。變成癇疾也。
治小兒胎風搐搦。筋脈拘急。牙關或時緊硬。犀角丸方。
犀角屑(半兩),白花蛇(一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),天南星(半兩炮裂),白附子(半兩炮裂),乾蠍(半兩微炒),天麻(半兩),麻黃(半兩去根節)
以上七味。搗羅為末。用無灰酒二大盞。攪令勻。於慢火上煎。旋添酒。不住手攪。以酒盡為度。(下一方。缺方名)
牛黃(一分),麝香(半分),膩粉(一分),硃砂(一分),虎睛(一對微炙),龍腦(一錢),水銀(二分以棗瓤研令星盡)
上件藥。並細研。都入酒煎膏內。看硬軟。和丸如綠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竹瀝下三丸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胎風驚熱。手腳急強。天竹黃散方。
天竹黃(一分細研),牛黃(半分細研),胡黃連(一分),犀角屑(一分),天麻(二分),蟬殼(一分微炒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勻。不計時候。以新汲水調下一字。二歲以上加藥服之。
治小兒胎風。驚熱搐搦。心神煩亂。或渴。牛黃散方。
牛黃(半分細研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真珠末(一分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鬱金(半兩),川大黃(半兩銼碎微炒),硃砂(半兩細研水飛過),胡黃連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勻。不計時候。以蜜水調下半錢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胎風。心熱驚癇。硃砂散方。
硃砂(一分),牛黃(一分),天竹黃(一分),膩粉(一分),麝香(半分)
上件藥。都研令細勻。每服。以竹瀝調下半錢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治小兒胎風驚熱。牛黃散方。
牛黃(一分細研),天竹黃(半兩細研),鉛霜(半兩細研),馬牙硝(一兩細研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硃砂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薄荷湯調下半錢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治小兒胎風及驚風。虎睛丸方。
虎睛(一對酒浸炙微黃),天麻(一分),乾蠍(一分微炒),烏蛇肉(一分炙微黃),羌活(一分)獨活(一分),殭蠶(一分微炒),麝香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麵糊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三丸。研破。不計時候。以薄荷湯服之。
治小兒胎風。發作抽掣。渾身急強。眼目反張。水銀丸方。
白話文:
標題:[治療小兒胎風的各種方法]
內容:當嬰兒還在母體中時,他們的臟腑功能尚未完全發育,精神氣力也很虛弱。如果母親在飲食、情緒管理或日常活動上未能適當照顧自己,例如過度受風、冷熱不調,這可能導致胎兒受到驚嚇。或者母親在坐臥時直接吹風,或是遭受了寒冷或酷熱,導致身體毛孔開放,讓外邪風寒有機會侵入,影響到胎兒。當孩子出生後,這些邪氣會殘留在他們的臟腑之中,阻礙正常的生理機能。如果孩子在洗澡時又直接吹風,包裹不當,或者臍帶處理不當導致寒冷刺激,風邪可能進一步傷害四肢。餵養不當,導致痰熱積聚體內,就會引起高熱、嘔吐等症狀。
孩子在睡眠中容易受到驚嚇,心神不安,手腳抽搐,身體僵硬,眼睛反視,這就是所謂的“胎風”。如果風熱不消除,可能演變成癲癇類疾病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抽搐,筋脈緊繃,牙齒緊閉的症狀,可使用犀角丸配方。
配方包括:犀角粉末(半兩)、白花蛇(一兩,用酒浸泡去皮骨後烤至黃色)、天南星(半兩,烘焙)、白附子(半兩,烘焙)、幹蠍子(半兩,輕微炒制)、天麻(半兩)、麻黃(半兩,去除根部和節段)。將上述七種藥材搗碎過篩,然後用兩大盞無灰酒攪拌均勻,在慢火上煎煮,同時不斷添加酒並持續攪拌,直到酒蒸發完爲止。(下一個配方名稱缺失)
牛黃(一分)、麝香(半分)、膩粉(一分)、硃砂(一分)、虎睛(一對,輕微烤制)、龍腦(一錢)、水銀(二分,與棗泥混合研磨至無顆粒)
將所有藥材細緻研磨,全部混入之前熬製的酒膏內,根據藥膏的硬度調整配方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不計時間,以竹瀝送服三丸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適量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因胎風引起的驚熱,手腳緊張僵硬,可使用天竹黃散配方。
天竹黃(一分,細緻研磨)、牛黃(半分,細緻研磨)、胡黃連(一分)、犀角屑(一分)、天麻(二分)、蟬殼(一分,輕微炒制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散劑,充分混合均勻。不計時間,以新鮮取的井水調服一字量,兩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增加藥物劑量服用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驚熱抽搐,心神煩亂,或口渴,可使用牛黃散配方。
牛黃(半分,細緻研磨)、人參(半兩,去除根部)、珍珠末(一分)、甘草(半兩,烤至微紅並切碎)、鬱金(半兩)、川大黃(半兩,切碎並輕微炒制)、硃砂(半兩,細緻研磨並水飛過)、胡黃連(半兩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散劑,充分混合均勻。不計時間,以蜂蜜水調服半錢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心熱驚癇,可使用硃砂散配方。
硃砂(一分)、牛黃(一分)、天竹黃(一分)、膩粉(一分)、麝香(半分)
將所有藥材細緻研磨,充分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,以竹瀝調服半錢,不計時間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驚熱,可使用牛黃散配方。
牛黃(一分,細緻研磨)、天竹黃(半兩,細緻研磨)、鉛霜(半兩,細緻研磨)、馬牙硝(一兩,細緻研磨)、人參(半兩,去除根部)、硃砂(一分,細緻研磨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散劑,每次服用,以薄荷湯調服半錢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胎風和驚風,可使用虎睛丸配方。
虎睛(一對,用酒浸泡後烤至微黃)、天麻(一分)、幹蠍子(一分,輕微炒制)、烏蛇肉(一分,烤至微黃)、羌活(一分)、獨活(一分)、殭蠶(一分,輕微炒制)、麝香(一分,細緻研磨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粉末,用麪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丸,研碎後不計時間,以薄荷湯送服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發作性抽搐,全身緊張僵硬,眼睛反視,可使用水銀丸配方。
水銀(一兩)、天麻(一兩)、天南星(一兩,烘焙)、白附子(一兩,烘焙)、幹蠍子(一兩,輕微炒制)、麝香(一分,細緻研磨)、龍腦(一分,細緻研磨)、藿香(一分)、白殭蠶(一兩,輕微炒制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粉末,先用少許棗肉將水銀研磨至無顆粒,再與其它藥末混合均勻。用煉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不計時間,以薄荷酒研服三丸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出汗後即可見效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手足抽搐,全身高熱,可使用牛黃丸配方。
牛黃(一分,細緻研磨)、水銀(一分,與一分黑鉛混合凝結成砂粒,細緻研磨)、硃砂(一分,細緻研磨)、犀角屑(一分)、麝香(半分,細緻研磨)、蠍梢(一分,輕微炒制)、天漿子(一分)、天南星(一分,烘焙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粉末,用糯米飯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不計時間,以薄荷湯化開三丸服用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胎中長期積累的風熱,發作時手足抽搐,多驚不易入睡,可使用露蜂房丸配方。
露蜂房(半分,炒至黃色)、蠶蛾(半兩,輕微炒制)、天漿子(三十枚,輕微炒制)、膩粉(一分)、天南星(半分,烘焙)、硃砂(半兩,細緻研磨並水飛過)、幹蠍子(一分,輕微炒制)、牛黃(一分,細緻研磨)、水銀(一分,與棗肉研磨至無顆粒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粉末,混合均勻後,用煉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不計時間,煎槐柳薄荷湯送服五丸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抽搐,高熱多驚,可使用天竹黃丸配方。
天竹黃(半兩,細緻研磨)、天南星(半兩,烘焙)、鉛霜(一分,細緻研磨)、胡黃連(半兩)、牛黃(一分,細緻研磨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粉末,加入牛黃等藥材混合均勻,用棗肉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不計時間,以乳汁研開三丸服用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如果孩子超過三歲,可用酒或荊芥湯送服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手足抽搐,可服用牛黃丸配方。
牛黃(半兩)、天竹黃(半兩)、羌活(一分,粉末)、麝香(一分)、蠍(兩枚,完整頭尾,輕微炒制)
將上述藥材研磨過篩爲細末,用煉蜜製成麻子大小的丸藥,一到兩歲的孩子,不計時間,以薄荷湯送服三丸;三到四歲的孩子,每次服用五丸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
治療小兒胎風引發的四肢抽搐,痰涎積滯,可服用水銀丸配方。
水銀(半兩,與半兩黑鉛混合凝結成砂粒)、天麻(一分)、幹蠍子(一分,輕微炒制)、半夏(一分,用水清洗七次去除滑膩感)、鬱金(一分)、白附子(一分,烘焙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爲粉末,用軟飯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不計時間,以薄荷湯送服一丸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重,酌情增減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