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三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十三 (14)

1. 治小兒胃中有熱諸方

夫小兒血氣俱盛者。則腑臟皆實。故胃中生熱。其狀。大便則黃。四肢溫壯。翕然體熱者是也。

治小兒胃中熱。心腹煩悶。不欲乳食。麥門冬散方。

麥門冬(去心焙),赤茯苓,黃芩,茅根(銼),甘草(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),茅根(二分銼),犀角屑(一分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竹葉七片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溫服。

治小兒胃中熱。煩悶。不欲乳食。身體黃。多渴。栝蔞散方。

栝蔞,蘆根(銼),柴胡(去苗),黃芩(以上各三分),川大黃(銼微炒),甘草(炙微赤銼),川芒硝,石膏,麥門冬(去心焙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溫服。更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胃中熱。煩悶不食。蘆根散方。

蘆根(銼),茅根(銼),赤茯苓,黃芩,麥門冬(去心焙),甘草(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小麥五十粒。糯米五十粒。生薑少許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溫服。

治小兒胃中熱。日漸肌瘦。梔子仁散方。

梔子仁,甘草(炙微赤銼),黃連(去須),黃芩(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溫服。

又方。

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川大黃(半兩銼微炒),栝蔞根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溫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諸熱。三黃丸方。

黃芩,黃連(去須),川大黃(銼微炒以上各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水浸蒸餅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熱水下五丸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白話文:

治小兒胃中有熱諸方

小孩子血氣旺盛,則內臟都充實,所以胃中容易生熱。症狀表現為大便發黃,四肢溫熱,身體發燙。

治療小兒胃熱、心煩氣悶、不想吃奶的麥門冬散:

麥門冬(去心烘乾)、赤茯苓、黃芩、茅根(切碎)、甘草(炙微黃切碎),以上各半兩;茅根(二分,切碎),犀角屑(一分)。 將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七片竹葉,煎至五分,去渣,不拘時間,根據孩子大小調整藥量,溫服。

治療小兒胃熱、煩悶、不想吃奶、皮膚發黃、口渴的栝蔞散:

栝蔞根、蘆根(切碎)、柴胡(去莖葉)、黃芩,以上各三分;川大黃(切碎微炒)、甘草(炙微黃切碎)、川芒硝、石膏、麥門冬(去心烘乾),以上各半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,去渣,溫服。根據孩子大小調整藥量。

治療小兒胃熱、煩悶、不進食的蘆根散:

蘆根(切碎)、茅根(切碎)、赤茯苓、黃芩、麥門冬(去心烘乾)、甘草(炙微黃切碎),以上各半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五十粒小麥、五十粒糯米、少許生薑,煎至五分,去渣,根據孩子大小調整藥量,溫服。

治療小兒胃熱、日漸消瘦的梔子仁散:

梔子仁、甘草(炙微黃切碎)、黃連(去鬚)、黃芩,以上各半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,去渣,根據孩子大小調整藥量,溫服。

另一方:

甘草(半兩,炙微黃切碎)、川大黃(半兩,切碎微炒)、栝蔞根(三分)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煎至五分,去渣,溫服。根據孩子大小調整藥量。

治療小兒各種熱症的三黃丸:

黃芩、黃連(去鬚)、川大黃(切碎微炒),以上各一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製成細末,用浸泡過的水和蒸餅揉成綠豆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五丸,用熱水送服。根據孩子大小調整藥量。

2. 治小兒熱渴不止諸方

夫小兒血氣盛者。則腑臟生熱。則臟躁。故令熱渴不止也。

治小兒心肺積熱。渴不止。咽喉干痛。黃連散方。

黃連(去須),射干,川升麻,赤茯苓,麥門冬(去心焙),玄參,甘草(炙微赤銼),桑根白皮(銼),黃芩(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青竹葉七片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入蜜半合。更煎一兩沸。放溫。時時與兒呷之。

治小兒氣壅煩熱。渴不止。少欲乳食。枇杷葉散方。

枇杷葉(拭去毛炙令黃),葛根(銼),胡黃連,甘草(炙微赤銼),玄參(以上各一分),麥門冬(半兩去心焙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入蜜半兩。更煎一兩沸。放溫。時時與兒呷之。

治小兒心肺熱壅。悶煩。渴不止。麥門冬散方。

麥門冬(去心焙),梔子仁,犀角屑,知母,甘草(炙微赤銼),黃芩(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竹葉七片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分減溫服。

治小兒壯熱。渴不止。蘆根散方。

蘆根(銼),人參(去蘆頭),黃耆(銼),知母,麥門冬(去心焙),甘草(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竹葉七片。粟米一百粒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熱渴不止。煎銀飲子方。

銀(五兩),石膏(二兩),寒水石(二兩),蠶蛹繭(二兩)

上件藥。以水三升。入銀石三味。

煎至一升。去銀石。次下蛹繭。更煎至七合。去滓。每服半合。不計時候。溫溫服之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熱渴不止。煩悶。栝蔞根散方。

栝蔞根(三分),黃芩(半兩),知母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小盞。入小麥粟米各一百粒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更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又方。

栝蔞根(三分),黃芩(半兩),小麥(半合)

上件藥。都銼。以水二大盞。煎取一盞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溫服。

又方。

生葛汁(二合),竹瀝(一合)

上件藥汁。相和令勻。不計時候。服半合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熱渴不止。膩粉散方。

膩粉(一分),皂莢〔一挺不(下有缺字)可長七八寸者去黑皮塗酥炙令香熟〕

上將皂莢搗羅為末。入膩粉同研令勻。不計時候。以溫水調下一字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熱渴久不止。石蓮散方。

石蓮心(三十枚炒令黃),浮萍(一分)

上件藥。都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少許。
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每服半合。徐徐服之。看兒大小。

白話文:

治小兒熱渴不止諸方

小兒血氣旺盛,容易導致臟腑積熱,產生內熱煩躁,因此出現熱渴不止的症狀。

治小兒心肺積熱,渴不止,咽喉乾痛:黃連散方

黃連(去除鬚根)、射干、川升麻、赤茯苓、麥門冬(去除心,焙乾)、玄參、甘草(炙烤至微紅,切碎)、桑白皮(切碎)、黃芩(以上各等量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七片青竹葉,煎煮至五分,去除藥渣,加入半合蜂蜜,再煎煮一兩沸,放溫,讓孩子隨時少量服用。

治小兒氣壅煩熱,渴不止,少吃奶或食物:枇杷葉散方

枇杷葉(擦去絨毛,炙烤至黃)、葛根(切碎)、胡黃連、甘草(炙烤至微紅,切碎)、玄參(以上各等量)、麥門冬(半兩,去除心,焙乾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煎煮至五分,去除藥渣,加入半兩蜂蜜,再煎煮一兩沸,放溫,讓孩子隨時少量服用。

治小兒心肺熱壅,煩悶,渴不止:麥門冬散方

麥門冬(去除心,焙乾)、梔子仁、犀角屑、知母、甘草(炙烤至微紅,切碎)、黃芩(以上各等量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七片竹葉,煎煮至五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,溫服。

治小兒壯熱,渴不止:蘆根散方

蘆根(切碎)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黃耆(切碎)、知母、麥門冬(去除心,焙乾)、甘草(炙烤至微紅,切碎,以上各等量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七片竹葉和一百粒粟米,煎煮至五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。

治小兒熱渴不止:煎銀飲子方

銀(五兩)、石膏(二兩)、寒水石(二兩)、蠶蛹繭(二兩)

用三升水,加入銀、石膏、寒水石三味藥物煎煮至一升,去除銀、石膏、寒水石,然後加入蠶蛹繭,繼續煎煮至七合,去除藥渣。每次服用半合,不限時間,溫服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。

治小兒熱渴不止,煩悶:栝蔞根散方

栝蔞根(三分)、黃芩(半兩)、知母(半兩)
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小碗水,加入一百粒小麥和一百粒粟米,煎煮至五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。

栝蔞根散方(另一方)

栝蔞根(三分)、黃芩(半兩)、小麥(半合)

將以上藥物切碎,用兩大碗水煎煮成一碗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,溫服。

栝蔞根散方(另一方)

生葛根汁(二合)、竹瀝(一合)

將兩種汁液混合均勻,不限時間,每次服用半合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。

治小兒熱渴不止:膩粉散方

膩粉(一分)、皂莢(一根長約七八寸的皂莢,去除黑皮,塗上酥油,炙烤至香熟)

將皂莢搗碎研磨成粉,加入膩粉混合均勻。不限時間,用溫水調服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。

治小兒熱渴久不止:石蓮散方

石蓮心(三十枚,炒至黃色)、浮萍(一分)

將以上藥物用一中碗水煎煮,加入少許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。每次服用半合,慢慢服用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。

石蓮散方(另一方)

葛根(半兩,切碎)

用一中碗水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調整用量,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