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八十三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八十三 (11)

1. 治小兒驚悸諸方

上件藥。水銀金箔同研如泥。又別研麝香虎睛牛黃青黛四味如粉。其餘藥。搗篩為散。入銀鍋中。先以水二升。文火煎取半升。以新綿濾去滓。再入鍋內。下酥蜜及金泥。並研了藥等。慢火煎。不住手以柳篦攪如稠餳。入瓷合內盛。每服。取二大豆許。以溫水調服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
治小兒驚悸壯熱。黃瘦。不思乳食。天竹黃丸方。

天竹黃(細研),黃連(去須),柴胡(去苗),羚羊角屑,蔓荊子,犀角屑,防風(去蘆頭),子芩,川升麻,麥門冬(去心焙),甘草(炙微赤銼),玄參,白蒺藜(微炒去刺),硃砂(細研),木香(以上各一分),龍腦(細研),麝香(細研),牛黃(細研以上各一錢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與研了藥。都研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溫水化下五丸。量兒大小。以意加減。

治小兒驚悸壯熱。黃瘦發豎。牛黃丸方。

牛黃(一錢細研),硃砂(半兩細研水飛過),犀角屑,天竹黃(細研),白附子(炮裂),茯神,黃連(去須微炒),羚羊角屑,防風(去蘆頭),玄參,枳殼(麩炒微黃去瓤),甘菊花,人參(去蘆頭),黃耆(銼),甘草(炙微赤銼),黃芩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研了藥。都研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淡竹葉湯。研下五丸。日三四服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
治小兒壯熱驚悸。不得眠睡。天竹黃丸方。

天竹黃(細研),黃連(去須),川大黃(銼碎微炒),牡蠣粉,黃芩,梔子仁,遠志(去心以上各半分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以新汲水下五丸。量兒大小。加減服之。

治小兒心熱。驚悸。竹瀝磨犀角飲子方。

竹瀝(二合),犀角

上件藥。搗犀角。於竹瀝內磨令濃。量兒大小。分減服之。日三四服。

白話文:

[治療小兒驚悸的各種方劑]

將以上所有藥材,水銀和金箔一起研磨成泥狀。另外將麝香、虎睛、牛黃、青黛四味藥另外研磨成粉。其餘的藥材,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放入銀鍋中,先加水二升,用小火煎煮至剩半升。用新棉布濾去藥渣,再放入鍋內,加入酥油、蜂蜜及研好的金泥和藥粉等,用慢火煎煮,不停地用柳木製的攪拌棒攪拌,使其濃稠如麥芽糖。盛入瓷罐中儲存。每次服用,取出兩顆大豆大小的量,用溫水調開服用。每天服用三到四次。根據兒童的大小,調整服用的劑量。

[治療小兒驚悸、發高燒、身體黃瘦、不思飲食的天竹黃丸方]

天竹黃(細研)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柴胡(去除莖葉)、羚羊角屑、蔓荊子、犀角屑、防風(去除蘆頭)、子芩、川升麻、麥門冬(去除內心焙乾)、甘草(微炙至赤黃色,切碎)、玄參、白蒺藜(微炒去除刺)、硃砂(細研)、木香(以上各一分)、龍腦(細研)、麝香(細研)、牛黃(細研,以上各一錢)
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與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。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狀,如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,用溫開水化開五丸服用。根據兒童的大小,自行調整服用的劑量。

[治療小兒驚悸、發高燒、身體黃瘦、頭髮豎立的牛黃丸方]

牛黃(一錢,細研)、硃砂(半兩,細研後用水飛過)、犀角屑、天竹黃(細研)、白附子(炮裂)、茯神、黃連(去除鬚根,微炒)、羚羊角屑、防風(去除蘆頭)、玄參、枳殼(用麩皮炒至微黃,去除內瓤)、甘菊花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黃耆(切碎)、甘草(微炙至赤黃色,切碎)、黃芩
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與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。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狀,如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,用淡竹葉煎湯化開五丸服用。每天服用三到四次。根據兒童的大小,調整服用的劑量。

[治療小兒發高燒、驚悸、不得安睡的天竹黃丸方]

天竹黃(細研)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川大黃(切碎微炒)、牡蠣粉、黃芩、梔子仁、遠志(去除內心,以上各半分)
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狀,如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,用剛汲取的新鮮水吞服五丸。根據兒童的大小,調整服用的劑量。

[治療小兒心熱、驚悸的竹瀝磨犀角飲子方]

竹瀝(二合)、犀角

將犀角磨碎,在竹瀝中磨濃。根據兒童的大小,分量減少服用。每天服用三到四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