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九 (7)
卷第九 (7)
1. 治傷寒三日候諸方
夫傷寒三日者。足少陽受病。少陽者膽之經也。其脈循於脅。上於頭耳。故得病三日。胸脅熱而耳聾也。三陽經絡始相傳。病未入於臟。可汗而解也。
治傷寒三日不解。頭痛肌肉熱。宜服麻黃散方。
麻黃(一兩去根節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葛根(一兩銼),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頻服。衣蓋汗出瘥。
治傷寒病三日。腹痛。小便不利而嘔者。屬少陽病證。宜服赤茯苓散方。
赤茯苓(一兩),赤芍藥(半兩),白朮(半兩),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傷寒已經三日。不得汗。頭痛發熱。宜服石膏散方。
石膏(二兩),桂心(一兩),麻黃(一兩去根節),杏仁(二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黃芩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赤芍藥(一兩),白朮(一兩),芎藭(一兩),香附子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五錢。以水一大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分為二服。
治傷寒三日。咳嗽。胸膈不利。四肢煩疼。壯熱頭痛。宜服細辛散方。
細辛(一兩),麻黃(一兩去根節),葛根(三分銼),荊芥(一兩),白朮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紫菀(三分洗去苗土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桂心(一兩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五味子(三分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傷寒已經三日。頭痛。壯熱不解。咳嗽痰逆。宜服丁香散方。
丁香(一兩),前胡(一兩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麻黃〔二(一)兩去根節〕,白朮(一兩),細辛(一兩),桂心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二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熱服之。
治傷寒三日。壯熱不解。發汗香豉粥方。
麻黃〔三(一)分去根節〕,葛根(一分),梔子仁(一分),石膏(半兩),荊芥(半兩),生薑(一分),豆豉(一合),糯米(一合半)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三大盞。先煎麻黃等七味。至一盞半。去滓。下米煮作稀粥。不計時候服之。衣蓋出汗瘥。
治傷寒三日。雖發汗後。頭痛壯熱未得全解。毒氣猶盛。宜服石膏散方。
石膏(一兩),薺苨(一兩),葛根(一兩銼),黃芩(二分),麻黃(三分去根節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五錢。以水一大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傷寒三日的各種方法
傷寒到了第三天,通常是足少陽經受到病邪侵襲。少陽經指的是膽經,它的脈絡循行在脅肋部位,向上通往頭部和耳朵。所以,當疾病發展到第三天時,患者會感到胸脅發熱,並且出現耳聾的症狀。此時,三陽經的病邪開始互相傳遞,但還沒有進入到臟腑深處,所以可以採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。
治療傷寒三天未解,出現頭痛、肌肉發熱的狀況,適合服用麻黃散:
藥材包含:麻黃(一兩,去除根部和節),甘草(半兩,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),葛根(一兩,切碎),厚朴(一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味出來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稍微加熱後頻繁服用。蓋上被子讓身體出汗,病就會痊癒。
治療傷寒三天,出現腹痛、小便不利、嘔吐的狀況,屬於少陽病證,適合服用赤茯苓散:
藥材包含:赤茯苓(一兩),赤芍藥(半兩),白朮(半兩),附子(半兩,炮製開裂,去除皮和臍),乾薑(半兩,炮製開裂並切碎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中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煎煮至五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溫服。
治療傷寒已經三天,無法出汗,出現頭痛發熱的狀況,適合服用石膏散:
藥材包含:石膏(二兩),桂心(一兩),麻黃(一兩,去除根部和節),杏仁(二十枚,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,去雙仁後用麩皮炒至微黃),黃芩(一兩),甘草(一兩,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),赤芍藥(一兩),白朮(一兩),芎藭(一兩),香附子(一兩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大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分兩次服用。
治療傷寒三天,出現咳嗽、胸膈不適、四肢煩疼、高熱頭痛的狀況,適合服用細辛散:
藥材包含:細辛(一兩),麻黃(一兩,去除根部和節),葛根(三分,切碎),荊芥(一兩),白朮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紫菀(三分,洗淨去除苗和泥土),桔梗(一兩,去除蘆頭),桂心(一兩),甘草(三分,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),五味子(三分)
將上述藥材搗碎略微混合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中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紅棗三枚,煎煮至六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溫服。
治療傷寒已經三天,頭痛、高熱不退、咳嗽痰多的狀況,適合服用丁香散:
藥材包含:丁香(一兩),前胡(一兩),附子(一兩,炮製開裂,去除皮和臍),麻黃(一兩,去除根部和節),白朮(一兩),細辛(一兩),桂心(一兩),甘草(一兩,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一中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紅棗三枚,煎煮至六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趁熱服用。
治療傷寒三天,高熱不退,適合服用發汗香豉粥:
藥材包含:麻黃(三分,去除根部和節),葛根(一分),梔子仁(一分),石膏(半兩),荊芥(半兩),生薑(一分),豆豉(一合),糯米(一合半)
將上述藥材切碎。用三大碗水,先煎煮麻黃等七味藥材,至剩下一碗半。去除藥渣,加入糯米煮成稀粥。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服用。蓋上被子讓身體出汗,病就會痊癒。
治療傷寒三天,即使發汗後,頭痛高熱仍然沒有完全解除,毒氣仍然很盛,適合服用石膏散:
藥材包含:石膏(一兩),薺苨(一兩),葛根(一兩,切碎),黃芩(二分),麻黃(三分,去除根部和節),甘草(半兩,炙烤至微紅色並切碎)
將上述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大碗水,煎煮至六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溫服。
治療傷寒三天,無法出汗,感到煩熱、胸悶煩躁,適合服用麻黃散:
藥材包含:麻黃(二兩,去除根部和節),葛根(二兩),桂心(一兩),豆豉(二合),赤芍藥(一兩),石膏(二兩,搗碎)
將上述藥材切碎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大碗水,加入半份生薑,紅棗三枚,煎煮至五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趁熱服用,然後吃蔥粥來幫助發汗。蓋上被子以幫助出汗。如果沒有出汗,就再次煎煮服用。
治療傷寒三天,無法出汗,四肢活動不利,適合服用通關散:
藥材包含:附子(一顆,炮製開裂,去除皮和臍),乾薑(半兩,炮製開裂並切碎),桂心(一分),麻黃(一分,去除根部和節)
將上述藥材搗碎略微混合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碗水,加入蔥白兩段,煎煮至五分。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,趁熱服用。
治療傷寒三天,頭痛、高熱、四肢活動不利,適合服用正陽丸(丹):
藥材包含:太陰玄精(二兩),硝石(二兩),硫黃(二兩),硇砂(一兩)
將上述藥材都研磨成細末。放入瓷瓶中密封。用半斤柴火在瓶子周圍一寸的地方燒烤,大約半天時間。等待藥物變成青紫色時停止加熱。冷卻後取出。用臘月雪水將藥末拌勻濕潤,放入瓷罐中,放置在屋後北面的陰涼處陰乾。再埋入地下十四天後取出,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混合製成丸劑,大小如雞頭。先用熱水洗浴後,用艾湯送服一丸,蓋上被子以出汗為度。
治療傷寒三天,服藥後仍然無法出汗,適合用蒸法:
先用柴火燒熱地面,過一段時間後,掃去灰燼。微微在地面灑上水。取蠶砂、桃葉、柏葉、米糠,或麥麩等,都可以使用。將其鋪在地上,厚度約二三寸,在上面鋪上席子,躺在上面,蓋上被子,以出汗為度。不要過熱,要仔細觀察。當全身出汗,且汗液持續一段時間後,用粉末撲在身上,不要讓汗液出得過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