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七十八 (27)
卷第七十八 (27)
1. 治產後咳癔諸方
夫肺主於氣。五臟六腑。俱稟於氣。產後則氣血俱傷。臟腑皆損。而風冷搏於氣。氣則逆上。而又脾虛聚冷。胃中伏寒。因食熱物。令熱氣相沖。使氣厥而不順。咳癔也。脾者主中焦。為三焦之關。五臟之倉。貯積水穀。若陰陽氣虛。使榮衛氣厥逆。則致生斯疾也。
治產後氣虛。心煩咳癔。草豆蔻散方。
草豆蔻(三分去皮),桃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),桂心(半兩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稍熱頻服。
治產後咳癔。氣亂心煩。宜服此方。
生薑汁(半合),蜜(一合),薄荷汁(一合)
上件藥。同煎至兩沸。投酒二合。更煎令沸。放溫。分為三服。如人行三五里再服。
治產後脾胃傷冷。心胸氣滯。咳癔不止。厚朴散方。
厚朴(三分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丁香(半兩),白朮(三分),枳殼(半兩麩炒微黃去瓤)草豆蔻(一兩去皮),芎藭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以醋湯調下一錢。
治產後心煩。咳癔不止。丁香散方。
丁香(半兩),伏龍肝(一兩細研),白豆蔻(半兩去皮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煎桃仁吳茱萸湯。調下一錢。如人行三五里再服。
治產後咳癔。心胸噎悶。白豆蔻丸方。
白豆蔻(三分去皮),桂心(三分),丁香(半兩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訶黎勒皮(三分),木香(半兩),吳茱萸(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以橘皮湯下二十丸。如人行三五里再服。
白話文:
產後咳嗽、呃逆的治療方法
肺主氣,五臟六腑都依靠氣來運作。產後氣血受損,臟腑受傷,風寒之邪侵犯肺氣,導致氣逆上衝。再加上脾虛寒凝,胃中積寒,食用溫熱的食物,又會造成熱氣沖撞,使氣機紊亂不通,於是出現咳嗽和呃逆。脾主中焦,是三焦的關口,五臟的倉庫,負責儲藏水穀精微。如果陰陽氣虛,導致營衛之氣逆亂,就會導致這種疾病。
治療產後氣虛、心煩、咳嗽、呃逆:草豆蔻散
草豆蔻(三分,去皮)、桃仁(三分,湯浸去皮尖,取雙仁)、桂心(半兩)、甘草(一分,炙微赤,銼碎)
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(約100ml),加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渣,稍溫服下,頻頻服用。
治療產後咳嗽、呃逆、氣亂、心煩:薑蜜薄荷方
生薑汁(半合)、蜂蜜(一合)、薄荷汁(一合)
將以上藥物一起煎煮至沸騰兩次,加入酒二合,再次煮沸,放溫,分三次服用。每次服藥後,需步行三五里再服用下一劑。
治療產後脾胃受寒、心胸氣滯、咳嗽、呃逆不止:厚朴散
厚朴(三分,去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丁香(半兩)、白朮(三分)、枳殼(半兩,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草豆蔻(一兩,去皮)、川芎(半兩)
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不限時間,用醋湯調服一錢。
治療產後心煩、咳嗽、呃逆不止:丁香散
丁香(半兩)、龍膽(一兩,細研)、白豆蔻(半兩,去皮)
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時,用煎好的桃仁、吳茱萸湯送服一錢。每次服藥後,需步行三五里再服用下一劑。
治療產後咳嗽、呃逆、心胸憋悶:白豆蔻丸
白豆蔻(三分,去皮)、桂心(三分)、丁香(半兩)、陳橘皮(三分,湯浸去白瓤,焙乾)、訶黎勒皮(三分)、木香(半兩)、吳茱萸(一分,湯浸七遍,焙乾,微炒)
將以上藥物搗碎,過篩成粉末,用煉蜜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橘皮湯送服。每次服藥後,需步行三五里再服用下一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