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七十八 (13)
卷第七十八 (13)
1. 治產後傷寒諸方
夫人觸冒寒氣而為病者。謂之傷寒。產婦血氣俱虛。日月未滿。而起早勞動。為寒所傷。則淅淅惡寒。翕翕發熱。頭背骨節皆痛。至七八日乃瘥也。
治產後傷寒。頭目四肢俱疼。心胸煩熱。桂心散方。
桂心(一兩),麻黃(三分去根節),荊芥(三分),石膏(二兩),赤芍藥(三分),柴胡(一分去苗),葛根(二分),芎藭(半兩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細辛(半兩去苗土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溫服。如人行五七里再服。以得汗出為效。
治產後傷寒。頭目疼痛。四肢煩熱。心胸滿悶。不欲飲食。前胡散方。
前胡(三分去蘆頭),石膏(二兩),麻黃(一兩去根節),葛根(銼),人參(去蘆頭),黃芩,芎藭,枳實(麩炒微黃),赤芍藥,甘草(炙微赤銼),半夏(湯洗七遍去滑),桂心(以上各半兩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豉五十粒。蔥白五寸。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稍熱頻服。以微汗為效。
治產後傷寒咳嗽。咽喉不利。四肢煩疼。半夏散方。
半夏(湯洗七遍去滑),人參(去蘆頭),赤芍藥,細辛,白朮,桔梗(去蘆頭),桂心,陳橘皮(湯浸去白瓤焙),前胡(去蘆頭),甘草(炙微赤銼以上各半兩),杏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麻黃(一兩去根節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產後傷寒。虛煩體熱。頭痛。四肢骨節俱疼。細辛散方。
細辛(半兩),桂心(一兩),赤芍藥(三分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石膏(二兩半),葛根(三分銼),黃芩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蔥白五寸。豉五十粒。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以微汗為效。
治產後傷寒。嘔噦不止。虛煩渴躁。枇杷葉散方。
枇杷葉(半兩去毛微炙),麥門冬(三分去心),厚朴(半兩去皴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乾葛根(三分銼),陳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產後傷寒三日以前。頭痛惡風煩熱。葛根散方。
葛根(一兩銼),麻黃(一兩去根節),桂心(三分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赤芍藥(三分),柴胡(一兩去苗),細辛(三分),石膏(二兩),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微香熟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白話文:
[產後傷寒的各種療法]
產婦如果在產後血氣虛弱、未滿月時過早勞動,受寒氣侵襲,會感到寒冷、發熱、頭背骨節疼痛。這種情況一般持續到第七八天就會好轉。
桂心散方:用於產後傷寒,出現頭目四肢疼痛,心胸煩熱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肉桂、麻黃、荊芥、石膏、赤芍藥、柴胡、葛根、川芎、人參、細辛、甘草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和棗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溫熱服用。如人行走五七里路程後再次服用,以出汗為療效。
前胡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出現頭目疼痛,四肢煩熱,心胸滿悶,不想吃東西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前胡、石膏、麻黃、葛根、人參、黃芩、川芎、枳實、赤芍藥、甘草、半夏、肉桂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、豆豉、蔥白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趁熱多次服用,以微微出汗為療效。
半夏散方:用於產後傷寒咳嗽,咽喉不適,四肢疼痛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半夏、人參、赤芍藥、細辛、白朮、桔梗、肉桂、陳皮、前胡、甘草、杏仁、麻黃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
細辛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虛煩體熱,頭痛,四肢骨節疼痛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細辛、肉桂、赤芍藥、前胡、石膏、葛根、黃芩、甘草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、蔥白、豆豉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,以微微出汗為療效。
枇杷葉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嘔吐不止,虛煩口渴焦躁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枇杷葉、麥門冬、厚朴、乾葛根、陳皮、人參、甘草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
葛根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前三天,出現頭痛怕風煩熱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葛根、麻黃、肉桂、甘草、赤芍藥、柴胡、細辛、石膏、厚朴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稍微熱的時候服用。如人行走五七里路程後再次服用,以微微出汗為度。
麻黃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前三天,頭部、頸部、腰部、背部都疼痛,發汗不出,煩躁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麻黃、肉桂、杏仁、人參、白朮、乾薑、川芎、厚朴、附子、甘草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和棗,煎至剩下約50%的量,稍微熱的時候服用。服用後要蓋被子,以求微微出汗。如人行走五七里路程後仍未出汗,可再次服用。
梔子仁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煩熱不退,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梔子仁、犀牛角粉、赤芍藥、黃芩、柴胡、川大黃、甘草、木通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
麥門冬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頭痛,身體像著火一樣,心胸煩躁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麥門冬、赤芍藥、黃芩、梔子仁、石膏、犀牛角粉、甘草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
羌活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心膈熱躁,肩背僵硬,四肢拘緊疼痛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羌活、石膏、麻黃、甘草、肉桂、川芎、赤茯苓、赤芍藥、葛根、白朮、黃芩、細辛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、蔥白、豆豉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稍微熱的時候多次服用,以微微出汗為度。
射干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經過幾天後,胸部妨礙呼吸,喉嚨堵塞,無法進食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射干、川升麻、人參、甘草、陳皮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5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
白朮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四肢拘緊,心腹滿悶,頭痛高燒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白朮、川芎、赤芍藥、附子、肉桂、青橘皮、甘草、厚朴、石膏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稍微熱的時候服用。
前胡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咳嗽,心胸不和,背部疼痛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前胡、杏仁、肉桂、人參、麻黃、赤茯苓、白朮、細辛、甘草、赤芍藥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和棗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
人參散方:適用於產後傷寒,心膈有痰,嘔吐,四肢煩熱的情況。
- 藥材有:人參、丁香、前胡、半夏、肉桂、甘草、訶子皮、厚朴等。
- 每次服用量需用水煎煮,加入薑片和棗,煎至剩下約60%的量,去掉渣滓,不分時間溫熱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