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七十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七十六 (2)

1. 妊娠逐月十二經脈養胎將息慎護法

凡妊娠第十月。五臟六腑關節人神皆備。但待時而生。

一月結胚。二月始膏。三月始胎。四月形體成。五月能動。六月筋骨立。七月毛髮生。八月臟腑具。九月五穀入胃。十月諸神備日滿即生。

白話文:

懷孕到了第十個月,五臟六腑、關節和人的精神都已完備,只等待時機成熟就會生產。

懷孕第一個月,胚胎形成;第二個月,開始有漿液;第三個月,開始有胎形;第四個月,身體的形狀大致形成;第五個月,胎兒可以活動;第六個月,筋骨開始堅立;第七個月,毛髮開始生長;第八個月,五臟六腑都已具備;第九個月,胎兒可以吸收母親吃進的五穀;第十個月,各方面都已準備好,等到日子滿了就會生產。

2. 妊娠逐月養胎主療諸方

治妊娠一月始為胎。寒多為痛。熱多卒驚。舉重腰疼。腹滿胞急。卒有所下。當預安之。烏雞湯方。

烏雞(一隻理如食法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,白茯苓(一兩),白芍藥(一兩),白朮(一兩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生薑(一兩),黃明膠(三兩搗碎炒令黃燥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細銼。先以水一斗。煮雞取汁五升。去雞。納諸藥於雞汁中。煮取三升。下清酒二升。更煎取四升。去滓。每服一小盞。食前溫服。

治妊娠傷第一月胎者。預服補胎湯方。

細辛(一兩洗去苗土),防風(一兩去蘆頭),烏梅肉(一兩微炒),白朮(一兩),熟乾地黃(二兩),大麥(一合揀擇淨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細銼和勻。每服半兩。以水一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治妊娠一兩個月。惡食。手足煩悶。麥門冬散方。

麥門冬(一兩去心),知母(三分),枳殼(三分麩炒微黃去瓤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黃芩(三分),大腹皮(一兩銼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大盞。入蔥一兩莖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治妊娠二月始陰陽蹉經。有寒多懷不成。有熱即萎悴。中風寒有所動搖。心滿。臍下懸急。腰背強痛。卒有所下。乍寒乍熱。並宜服雞艾湯方。

烏雞(一隻理如食法),艾葉(一兩微炒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生薑(一兩),阿膠〔一(二)兩搗碎炒令黃燥〕,麻黃(一兩去根節),丹參(一兩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大棗(十二枚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

上件藥。細銼和勻。先以水一斗。煮雞取汁五升。去雞納藥。煮取三升。入好酒二升。

煎至四升。去滓。食前溫服一小盞。

治若曾傷二月胎。當預服黃芩散方。

黃芩(一兩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吳茱萸(一分湯洗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大盞。入生薑半分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食前溫服。如覺大段不安。加烏梅一兩。

治妊娠二三月胎動。宜服苧根飲子方。

生苧根(二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黃芩(一兩),白芍藥(一兩),阿膠(二兩搗碎炒令黃燥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

上件藥。細銼和勻。每服半兩。以水一大盞。入棗三枚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治妊娠二三月。腰痛。當歸飲子方。

當歸(一兩銼微炒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細銼和勻。每服半兩。以水一大盞。入蔥白二莖。

煎至五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妊娠逐月養胎主療諸方

懷孕一個月,胎兒開始成形。若體寒則多腹痛,體熱則易驚悸。舉重物會腰痛,腹脹、胎動不安,甚至出血,都應預先調理。

烏雞湯方: 用一隻烏雞(處理方法如同平常食用),甘草一兩(炙烤至微赤,切碎),麥門冬一兩(去心),白茯苓一兩,白芍藥一兩,白朮一兩,人參一兩(去蘆頭),生薑一兩,黃明膠三兩(搗碎,炒至黃燥),吳茱萸半兩(以水浸泡七次,烘乾,微炒)。將所有藥材切碎,先用十升水煮烏雞,取汁五升,棄去雞肉,將其他藥材放入雞湯中,煮至三升,加入二升清酒,再煎至四升,過濾藥渣。每次服用一小盞,飯前溫服。

懷孕第一個月胎兒受損者,宜預先服用補胎湯方。

補胎湯方: 細辛一兩(洗淨泥土),防風一兩(去蘆頭),烏梅肉一兩(微炒),白朮一兩,熟乾地黃二兩,大麥一合(挑揀乾淨),人參一兩(去蘆頭),吳茱萸半兩(以水浸泡七次,烘乾,微炒)。將所有藥材切碎拌勻,每次服用半兩,加水一盞,生薑半兩,煎至五分,過濾藥渣,飯前溫服。

懷孕一到兩個月,若食慾不振、手足煩躁,可用麥門冬散方。

麥門冬散方: 麥門冬一兩(去心),知母三分,枳殼三分(麩炒至微黃,去瓤),人參三分(去蘆頭),黃芩三分,大腹皮一兩(切碎)。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大盞,蔥一兩莖,煎至五分,過濾藥渣,飯前溫服。

懷孕兩個月開始,若月經紊亂,體寒則不易懷孕,體熱則消瘦萎靡,受風寒則胎兒不安,心慌,小腹墜痛,腰背痠痛,甚至出血,忽冷忽熱,都宜服用雞艾湯方。

雞艾湯方: 烏雞一隻(處理方法如同平常食用),艾葉一兩(微炒),甘草一兩(炙烤至微赤,切碎),生薑一兩,阿膠一到二兩(搗碎,炒至黃燥),麻黃一兩(去根節),丹參一兩,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,大棗十二枚,人參一兩(去蘆頭)。將所有藥材切碎拌勻,先用十升水煮烏雞,取汁五升,棄去雞肉,放入其他藥材,煮至三升,加入二升好酒,煎至四升,過濾藥渣。飯前溫服一小盞。

懷孕兩個月胎兒受損者,宜預先服用黃芩散方。

黃芩散方: 黃芩一兩,人參一兩(去蘆頭),阿膠一兩(搗碎,炒至黃燥),當歸半兩(切碎,微炒),吳茱萸一分(以水洗七次,烘乾,微炒)。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四錢,加水一大盞,生薑半兩,煎至五分,過濾藥渣,飯前溫服。若覺得腹痛不安,可加烏梅一兩。

懷孕二到三個月,胎兒活動頻繁,宜服用苧根飲子方。

苧根飲子方: 生苧根二兩,甘草一兩(炙烤至微赤,切碎),黃芩一兩,白芍藥一兩,阿膠二兩(搗碎,炒至黃燥),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。將所有藥材切碎拌勻,每次服用半兩,加水一大盞,大棗三枚,煎至五分,過濾藥渣,飯前溫服。

懷孕二到三個月,腰痛者,可用當歸飲子方。

當歸飲子方: 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,阿膠一兩(搗碎,炒至黃燥),甘草半兩(炙烤至微赤,切碎)。將所有藥材切碎拌勻,每次服用半兩,加水一大盞,蔥白二莖,煎至五分,過濾藥渣,飯前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