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七十三 (5)
卷第七十三 (5)
1. 治婦人赤白帶下諸方
夫婦人赤白帶下者。由勞傷過度。損動經血。致令體虛。受於風冷。風冷入於胞絡。搏其血氣所成也。衝脈任脈為經脈之海。任之為病。女子則帶下。而手太陽為小腸之經也。手少陰為心之經也。心為臟。主於裡。小腸為腑。主於表。此二經之血。在於婦人。上為乳汁。下為月水。
衝任之所流也。衝任之脈既起於胞內。陰陽過度。則傷胞絡。致風邪乘虛而入於胞。損衝任之經。傷太陽少陰之血。致令胞絡之間。穢液與血相兼帶而下。冷則多白。熱則多赤。故名赤白帶下也。
治婦人帶下赤白。無間遠近皆瘥。宜服桑耳散方。
桑耳(一兩微炒),丹參(一兩),續斷〔一(三)分〕,芎藭(三分),柏葉(三分炙微黃),熟艾(三分焙微黃),鹿茸(一兩去毛塗酥炙微黃),牡蠣(一兩燒為粉),地榆(三分銼),阿膠(一兩炙令黃燥),刺(小)薊根(三分),龜甲(一兩塗醋炙令黃),赤石脂(一兩),當歸(三分銼微炒),槲葉(一兩),熟乾地黃(一兩),牛角䚡(一兩炙令微黃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溫酒調下二錢。
治婦人赤白帶下。經年不瘥。漸漸黃瘦。熟乾地黃散方。
熟乾地黃(一兩半),白芍藥(一兩),牡蠣(一兩燒為粉),白芷(三分),乾薑(三分炮裂銼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桂心(一兩),黃耆(一兩銼),龍骨(一兩),龜甲〔二(一)兩塗酥炙令黃〕,芎藭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溫酒調下三(二)錢。
治婦人赤白帶下。日夜不止。身體黃瘦。不思飲食。艾葉散方。
艾葉(一兩微炒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龍骨(一兩),附子(三分炮裂去皮臍),芎藭(三分),當歸(三分銼微炒),熟乾地黃(一兩半),赤石脂(一兩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硫黃(三分細研),縮砂(半兩去皮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治婦人赤白帶下。桑耳散方。
桑耳(一兩微炒),白芍藥〔二(三)分〕,黃耆〔二兩(三分)銼〕,肉豆蔻(一兩去殼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熟乾地黃(一兩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蒲黃(半兩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治婦人血氣不和。赤白帶下。牛角䚡散方。
牛角䚡(三兩燒灰),桂心(半兩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牛膝(半兩去苗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溫酒調下二錢。
治婦人腑臟冷熱相攻。心腹奇絞㽲痛。腰間時疼。赤白帶下。面色萎黃。四肢羸乏。黃耆丸方。
黃耆(一兩半銼),龍骨(一兩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桑寄生(一兩),鹿茸(一兩去毛塗酥炙令黃),地榆(一兩銼),乾薑(三分炮裂銼),木香(一兩),代赭(一兩),白石脂(一兩),赤石脂(一兩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艾葉(一兩微炒),芎藭(一兩),卷柏(一兩半微炙),訶黎勒皮(一兩),熟乾地黃(一兩半)
白話文:
這些是關於治療婦女白帶或紅白帶下的各種藥方。
婦女有白帶或紅白帶下的問題,通常是由於過度勞累,導致身體虛弱,進而使風寒入侵,影響到生殖系統的血液循環,從而產生這些症狀。衝脈和任脈是體內重要的脈絡,如果這兩個脈絡受到損傷,婦女就會出現白帶或紅白帶下的問題。
以下是一些治療方案:
桑耳散: 成分包括桑耳、丹參、續斷、芎藭、柏葉、熟艾、鹿茸、牡蠣、地榆、阿膠、薊根、龜甲、赤石脂、當歸、槲葉、熟乾地黃和牛角䚡。將所有藥材磨細,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兩錢。
熟乾地黃散: 成分包括熟乾地黃、白芍藥、牡蠣、白芷、乾薑、附子、桂心、黃耆、龍骨、龜甲、芎藭。將所有藥材磨細,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三錢。
艾葉散: 成分包括艾葉、阿膠、龍骨、附子、芎藭、當歸、熟乾地黃、赤石脂、吳茱萸、硫黃和縮砂。將所有藥材磨細,每次飯前用粥飲送服兩錢。
牛角䚡散: 成分包括牛角䚡、桂心、當歸和牛膝。將所有藥材磨細,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兩錢。
黃耆丸: 成分包括黃耆、龍骨、當歸、桑寄生、鹿茸、地榆、乾薑、木香、代赭、白石脂、赤石脂、人參、艾葉、芎藭、卷柏、訶黎勒皮和熟乾地黃。將所有藥材磨細後,加入蜂蜜製成丸,每次飯前用暖酒送服三十粒。
鹿茸丸: 成分包括鹿茸、桑耳、鹿角膠、乾薑、牛角䚡、赤石脂、艾葉、白龍骨和附子。將所有藥材磨細後,加入蜂蜜製成丸,每次飯前用黃耆湯送服三十粒。
綠礬丸: 成分包括綠礬、釜底墨和烏賊魚骨。將所有藥材磨細後,用粟米飯製成丸,每次飯前用暖酒送服十五粒。
白芍藥丸: 成分包括白芍藥、艾葉和乾薑。將所有藥材磨細後,用軟飯製成丸,每次飯前用粥飲送服三十粒。
馬芹子散: 成分包括牛角䚡和馬芹子。將所有藥材磨細,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一錢。
白芍藥散: 成分包括白芍藥和乾薑。將所有藥材磨細後,飯前用粥飲送服一錢。
凌霄花散: 成分包括凌霄花和熟乾地黃。將所有藥材磨細,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兩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