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七十二 (33)
卷第七十二 (33)
1. 治婦人痔病諸方
夫婦人痔病者。由勞傷於經絡。而血滲之所成也。此痔有五種。肛邊瘡如鼠乳。出在外。時出膿血者。為牡痔也。肛邊腫生瘡而出血者。為牝痔也。肛邊生瘡癢而復痛者。為血脈痔也。肛邊腫核痛。發寒熱而出血者。為腸痔也。因便轉而清血隨出者。為血痔也。
治婦人痔疾。肛門癢痛。下血不止。槐子仁散方。
槐子仁(一兩微炒),營實,蝟皮(炙令黃色),桑耳,木賊,黃耆(銼),當歸(銼微炒),烏賊魚骨(各一兩),皂莢子(半兩微炒),麝香〔一(半)分研入〕,枳殼(半兩麩炒微黃去瓤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每服食前。以荊芥湯調下二錢。
治婦人痔疾不止。鱉甲散方。
鱉甲(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露蜂房(微炙),蛇蛻皮(燒灰),豬左腳懸蹄甲(炙令黃),蝟皮(炙令黃以上各一兩),麝香(一錢研入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每服食前。以乾地黃湯調下一錢。若肛門有竅腫痛。敷之即瘥。忌莧菜。
治婦人痔疾。穿山甲散方。
穿山甲(一兩炙令黃色),榼藤子(一兩去殼微炒),麒麟竭(半兩),露蜂房(半兩微炙),蝟皮(一兩炙令黃),麝香(一分研入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每服食前。以當歸湯調下一錢。
治婦人痔疾。肛門腫痛下血。龜甲散方。
龜甲(二兩炙微黃),磁石(搗碎水飛過),敗船茹,亂髮灰,當歸(銼微炒),赤芍藥,木賊,延胡索,桑耳,黃耆(銼),白瓷(細研水飛過以上各一兩),麝香(一錢細研)
上件藥。都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治婦人久痔。下膿血不止。槐耳丸方。
槐耳(二兩微炙),牛角䚡(二兩炙令黃),禹餘糧(二兩燒醋淬三遍),豬懸蹄甲(十枚炙黃焦)麝香(一分研),白蘞,黃耆(銼),艾葉(微炒),蒲黃,白馬蹄(酒煮一宿炙令黃),續斷,當歸(銼微炒),熟乾地黃,鰻鱺魚頭(炙微黃),蝟皮(炙令黃焦以上各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治婦人久痔下膿血。疼痛腫悶。蝟皮丸方。
蝟皮(炙令黃焦),續斷,槐子(微炒),連翹,附子(炮裂去皮臍),乾薑(炮裂銼),黃耆(銼)當歸(銼微炒),白礬(燒令汁盡),熟乾地黃(以上各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煎桑根白皮湯下三十丸。
治婦人痔疾。面色萎黃。密陀僧丸方。
密陀僧(一兩燒令赤),白礬灰(一兩),槐子仁(半兩微炒),皂莢灰(一分),雞冠花(半兩),百草霜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以麵糊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柏葉湯下一十丸。
白話文:
對於女性痔病,這是因為經絡受損導致血液滲漏所形成的。痔病共有五種類型:一種是在肛邊長有像鼠乳狀的瘡,突出在肛門外,時常流出膿血,稱為牡痔;一種是肛邊腫脹生瘡並出血,稱為牝痔;一種是肛邊長瘡且又癢又痛,稱為血脈痔;一種是肛邊腫塊疼痛,伴隨寒熱並出血,稱為腸痔;一種是排便時清血隨即流出,稱為血痔。
第一個治療婦女痔疾的方法,針對肛門癢痛、下血不止的槐子仁散方。將槐子仁、營實、蝟皮、桑耳、木賊、黃耆、當歸、烏賊魚骨、皁莢子、麝香、枳殼等藥物磨細後混合均勻,每次飯前服用,用荊芥湯調和兩錢。
第二個是治療婦女痔疾不止的鱉甲散方。使用鱉甲、露蜂房、蛇蛻皮、豬左腳懸蹄甲、蝟皮、麝香等藥物磨細後混合均勻,每次飯前服用,用乾地黃湯調和一錢,也可直接敷在肛門的腫痛處。
接下來還有其他如穿山甲散方、龜甲散方、槐耳丸方、蝟皮丸方、密陀僧丸方、皁莢刺丸方、硫黃丸方、黃栝蔞散方、墨龍丸方、白礬丸方以及熨枳殼散方和露蜂房散方,這些方劑分別適用於不同情況的痔疾,包括長期痔疾、下膿血不止、面色萎黃、食少無力等症狀,使用的藥材和服用方式各有不同。
總結來說,這段文字提供了多種治療女性痔病的中藥方劑,涵蓋了從輕度到嚴重的不同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