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七十二 (16)
卷第七十二 (16)
1. 治婦人月水不通臍腹積聚諸方
治婦人月水不通。血氣留滯於臍腹。或加妨悶。時有疼痛。芫花煎丸方。
芫花(一兩醋拌炒乾別杵為末),硇砂(半兩細研),牛膝(半兩去苗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赤芍藥(半兩),青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焙),虻蟲(一分炒微黃去翅足),木香(三分),水蛭(一分炒微黃),川大黃(三分銼微炒),桂心(半兩),琥珀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醋一升。熬芫花末成膏。入藥末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溫酒下七丸。
治婦人月水不通。臍腹積聚。或時疼痛。不思飲食。硇砂丸方。
硇砂(二兩於淨生鐵器內用酸漿水兩碗旋旋添以慢火熬盡漿水為度),乾漆(一兩搗碎炒令煙出),桂心(一兩),沒藥(一兩),琥珀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硇砂都研令勻。用糯米軟飯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治婦人月水不通。臍腹積聚疼痛。斑蝥丸方。
斑蝥(一兩糯米拌炒令黃去翅足),乾漆(一分搗碎炒令煙出),麒麟竭(一分),硇砂(一分),沒藥(一分),凌霄花(一分),胎髮(一兩燒灰),狗膽(一枚乾者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熬醋如餳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日空心。以桃仁湯下五丸。
又方。
硇砂(一兩),皂莢(五挺不蚛者去皮子銼用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頭醋一大盞。熬成膏。用陳橘皮末三兩。拌和。更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食前。以溫酒下五丸。
治婦人月水不通。臍下積聚。結硬如杯。發熱往來。食少羸瘦。乾漆煎丸方。
乾漆(半斤杵寒),生地黃(半斤搗絞取汁),生牛膝(五斤搗絞取汁)
上件藥。入於銀鍋中。以慢火熬。不住手攪成煎。又用桂心芎藭末各二兩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熱酒下二十丸。
治婦人夙有風冷。留血結聚。月水不通。菴䕡子酒方。
菴䕡子〔一斤(升)〕,桃仁(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),大麻仁(二升)
上件藥。都搗令碎。於瓷瓶內。以酒二斗。浸。密封頭。五日後。每服暖飲三合。漸加至五合。日三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婦女月經不來,以及腹部積塊的各種藥方
芫花煎丸方:
治療婦女月經不通,導致血氣停滯在肚臍周圍,或感到胸悶,時有疼痛。
藥材:
- 芫花(一兩,用醋拌炒乾,另外搗成粉末)
- 硇砂(半兩,仔細研磨)
- 牛膝(半兩,去除莖部)
- 當歸(半兩,切碎稍微炒過)
- 赤芍藥(半兩)
- 青橘皮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內膜,再烘乾)
- 虻蟲(一分,炒至微黃,去除翅膀和腳)
- 木香(三分)
- 水蛭(一分,炒至微黃)
- 川大黃(三分,切碎稍微炒過)
- 桂心(半兩)
- 琥珀(半兩)
做法: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粉末,用一升醋熬煮芫花粉末成膏狀,再加入其他藥粉混合均勻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七顆。
硇砂丸方:
治療婦女月經不通,肚臍周圍積聚硬塊,或時有疼痛,沒有食慾。
藥材:
- 硇砂(二兩,放在乾淨的鐵器中,用兩碗酸漿水慢慢加入,以慢火熬煮至漿水完全蒸發)
- 乾漆(一兩,搗碎炒至冒煙)
- 桂心(一兩)
- 沒藥(一兩)
- 琥珀(一兩)
做法: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粉末,加入硇砂一起研磨均勻,用軟糯米飯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顆。
斑蝥丸方:
治療婦女月經不通,肚臍周圍積聚疼痛。
藥材:
- 斑蝥(一兩,用糯米拌炒至黃色,去除翅膀和腳)
- 乾漆(一分,搗碎炒至冒煙)
- 麒麟竭(一分)
- 硇砂(一分)
- 沒藥(一分)
- 凌霄花(一分)
- 胎髮(一兩,燒成灰)
- 狗膽(一枚,乾燥的)
做法: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粉末,用醋熬成濃稠狀,再混合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日空腹時,用桃仁湯送服五顆。
又一方:
藥材:
- 硇砂(一兩)
- 皂莢(五條,不蛀蟲的,去除皮和籽)
做法: 將以上藥材搗碎混合成粉末,用一大盞醋熬成膏狀,加入三兩陳橘皮粉末攪拌混合,再搗三、二百下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用溫酒送服五顆。
乾漆煎丸方:
治療婦女月經不通,肚臍下積聚硬塊如杯子,發熱忽冷忽熱,食慾不振,身體消瘦。
藥材:
- 乾漆(半斤,搗碎)
- 生地黃(半斤,搗碎取汁)
- 生牛膝(五斤,搗碎取汁)
做法: 將以上藥汁放入銀鍋中,用慢火熬煮,不停攪拌成膏狀,再加入桂心粉末和芎藭粉末各二兩,混合均勻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用熱酒送服二十顆。
菴䕡子酒方:
治療婦女有風寒體質,導致瘀血積聚,月經不通。
藥材:
- 菴䕡子(一斤)
- 桃仁(二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)
- 大麻仁(二升)
做法: 將以上藥材搗碎,放入陶瓷瓶中,倒入二斗酒浸泡,密封瓶口。五日後,每次溫熱飲用三合,逐漸增加至五合,每日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