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七 (15)
卷第六十七 (15)
1. 治打撲損諸方
治撲打損。神驗膏方。
頭醋(一斗),不蚛皂莢(十挺去皮子),芫花(二兩),白礬(一兩)
上件藥。捶皂莢令熟。並芫花。同於淨鍋內。入醋煎三分去二。以新絹絞去滓。洗鍋淨卻入汁。次入白礬。煎如餳。於瓷盒內貯之。凡有損處。以好紙上攤令勻。貼。日一換之。三兩上瘥。
治打撲損瘡。多時不瘥。黑狗頭骨散方。
黑狗頭骨(一兩炙令微黃),天靈蓋(一兩塗酥炙令黃),生牛皮(一兩燒灰),天南星(一兩炮裂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溫酒調下二錢。日三四服。
治打撲損傷後。止疼痛。補虛損。石斛丸方。
石斛(一兩去根),牛膝(一兩去苗),狗脊〔三(二)分去毛〕,杜仲(一兩去皺皮炙微黃銼)肉蓯蓉(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乾),鹿茸(半兩去毛塗酥炙微黃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桂心(一兩),萆薢(三分銼),羌活(三分),木香(一兩),牡丹(一兩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黃耆(一兩銼),山茱萸(三分),防風(半兩去蘆頭),芎藭(半兩),檳榔(一兩半),熟乾地黃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五七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以溫酒下三十丸。日三服。
治打撲。頭破腦出。中風口噤方。
上用大豆二升。熬去腥。勿使太熟。搗末蒸之氣遍。合甑下。於盆中以酒一斗淋之。每服。暖一中盞。拗口灌之。如人行三二里。再服。以效為度。
治打撲。傷損疼痛方。
甜瓜子(二合),橘子仁(二合)
上都微炒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暖酒調下二錢。日三服。
治被打。頭面青腫方。
上炙肥豬肉。熱拓於上立瘥。
又方。
上炙豬肝貼之。干即易之。
又方。
上用新羊肉封之。
又方。
上用大豆黃末。水調塗之。
又方。
上用牆上朽骨。以唾。於石上磨塗之。干即再塗。
治打搕損。疼痛不可忍方。
上用夜合花。搗羅為末。每服。以暖酒調下二錢。日三四服。
白話文:
治打撲損諸方
神驗膏方:
將一斗頭醋、十挺(去皮)皂莢、二兩芫花、一兩白礬,先將皂莢捶打至熟爛,再與芫花一起放入乾淨鍋中,加入醋煎煮至剩下三分之一,用乾淨細布絞去藥渣,清洗鍋子後倒回藥汁,加入白礬繼續煎煮至濃稠如飴,然後盛放在瓷盒中保存。如有損傷,將藥膏攤在乾淨紙上,均勻地敷貼在患處,每日更換一次,三到五次即可痊癒。
治打撲損瘡久不癒方(黑狗頭骨散):
將一兩炙烤至微黃的黑狗頭骨、一兩塗酥炙烤至黃色的天靈蓋骨、一兩燒成灰的生牛皮、一兩炮製裂開的天南星,搗碎研磨成細粉過篩。每次服用二錢,溫酒送服,每日服用三到四次。
治打撲損傷後止痛、補虛損方(石斛丸):
將一兩(去根)石斛、一兩(去苗)牛膝、二分(去毛)狗脊、一兩(去皺皮,炙烤至微黃,切碎)杜仲、一兩(酒浸泡一夜,刮去皺皮,炙烤至乾)肉蓯蓉、半兩(去毛,塗酥炙烤至微黃)鹿茸、一兩(炮製裂開,去皮和臍)附子、一兩桂心、三分(切碎)萆薢、三分羌活、一兩木香、一兩牡丹皮、三分(去蘆頭)人參、一兩(切碎)黃耆、三分山茱萸、半兩(去蘆頭)防風、半兩芎藭、一兩半檳榔、一兩熟乾地黃,搗碎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拌和,反覆搗杵五百至七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酒送服,每日三次。
治打撲頭破腦出、中風口噤方:
取二升大豆,熬煮至去除腥味,但不要煮得太熟,搗碎後再蒸,使其蒸汽充盈,然後放在盆中,淋上一斗酒。每次服用半碗(溫熱),掰開病人口含灌服,待病人走三兩里路後,再服用一次,根據病情調整用藥量。
治打撲傷損疼痛方:
將二合甜瓜子、二合橘子仁微炒,搗碎研磨成細粉過篩。每次服用二錢,溫酒送服,每日三次。
治被打頭面青腫諸方:
- 炙烤肥豬肉,趁熱敷在患處,即可痊癒。
- 炙烤豬肝敷貼患處,乾燥後立即更換。
- 用新鮮羊肉敷貼患處。
- 用大豆黃粉加水調成糊狀塗抹患處。
- 將牆上朽骨用唾液研磨成糊狀塗抹患處,乾燥後重複塗抹。
治打撲損傷疼痛難忍方:
將夜合花搗碎研磨成細粉過篩。每次服用二錢,溫酒送服,每日三到四次。
2. 治一切傷損止痛生肌諸方
凡因傷折落馬。車輾壓損。一切傷。皮破肉作瘡者。宜用止痛定膿生肌。麒麟血散方。
麒麟血(一兩),生人牙齒(半兩),密陀僧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雞毛拂於瘡口內。卻用膏藥貼之。不得輕著風水。
干瘡止痛長肉。黑神散方。
亂髮(二團如雞子大燒令煙盡),露蜂房(三分燒令煙盡),膩粉(一分),突厥白(三分為末),臘月豬脂(一兩)
上件藥。細研令熟。用豬脂和令勻。以柳木篦子塗於瘡上。立效。
干瘡止痛。生肌長肉。及金瘡止血散方。
風化石灰〔七(十)兩細研用小便浸三日三夜浸濾出曬乾為末〕,麒麟血(三兩去末炒令紫色),雞子(十枚取白和風化灰為三丸入炭火內燒令紅色取出於地上出火毒一宿)
上件藥。都細研為末。旋旋摻於瘡上。神效矣。
長肉止痛。生肌。檳榔散方。
檳榔(一兩),黃連(一兩去須),木香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薄貼於瘡上。止痛。干瘡。神效。
干瘡長肉止痛。紫藤香散方。
紫藤香(二兩),馬齒莧(十兩陰乾),薯蕷(二兩),黃丹(二兩以豬腦髓和為白以火煅令通紅地上出火毒一宿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凡有傷損。瘡痕久不瘥者。敷之即干。
治傷折疼痛。去腹臟內傷損。毒氣不散。止痛生肌。黃耆散方。
黃耆(一兩銼),赤芍藥(一兩),熟乾地黃(一兩),乾薑(一分炮裂銼),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續斷(半兩),桂心(一兩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木通(半兩銼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溫酒調下二錢。日三四服。
治從高墜損。有瘡口。止痛干瘡長肉散方。
黃連(一兩去須),檳榔(一兩),木香(一兩),麒麟血(半兩),密陀僧(一兩細研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於瘡口上薄敷之。立效。
又方。
石灰(三兩),鹽(一兩半),銅青(一兩半)
上件藥。搗細入沙瓶內。以泥固濟瓶四畔。候乾。以一斤炭火。煅半日取出。埋地內三日。出火毒後。搗羅為末。敷瘡。生肉乾瘡口立效。
白話文:
治一切傷損止痛生肌諸方
各種外傷,例如跌打損傷、馬匹踐踏、車輛碾壓,以及一切皮破肉傷,甚至化膿潰爛,都可用以下這些藥方治療,以止痛、消腫、促進傷口癒合。
麒麟血散方(治一切傷損):麒麟血一兩、生人牙齒半兩、密陀僧半兩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用雞毛輕輕掃在傷口上,再貼上膏藥。注意避免傷口沾染風水。
黑神散方(治干瘡止痛長肉):亂髮兩團(如雞蛋大小,燒至無煙)、露蜂房三分(燒至無煙)、膩粉一分、突厥白三分(研成粉末)、臘月豬脂一兩。將以上藥材細細研磨至熟,再與豬脂混合均勻,用柳木篦子塗抹在傷口上,效果迅速。
金瘡止血散方(治干瘡止痛,生肌長肉,及金瘡止血):風化石灰七(十)兩(細研後用小便浸泡三日三夜,過濾後曬乾研成粉末)、麒麟血三兩(去末後炒至紫色)、雞蛋十枚(取蛋白與風化石灰混合,製成三丸,放入炭火中燒至紅色,取出放置地上,待其自然冷卻一夜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,少量多次地撒在傷口上,效果神奇。
檳榔散方(治長肉止痛,生肌):檳榔一兩、黃連一兩(去鬚)、木香一兩。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,薄薄地敷在傷口上,能止痛,治療久治不癒的傷口,效果神奇。
紫藤香散方(治干瘡長肉止痛):紫藤香二兩、馬齒莧十兩(陰乾)、薯蕷二兩、黃丹二兩(與豬腦髓混合成白色,用火煅燒至通紅,取出放置地上,待其自然冷卻一夜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。凡是傷損、久治不癒的傷口,敷上即可使傷口乾燥癒合。
黃耆散方(治傷折疼痛,去腹臟內傷損,毒氣不散,止痛生肌):黃耆一兩(切碎)、赤芍藥一兩、熟乾地黃一兩、乾薑一分(炮製後切碎)、附子半兩(炮製後去皮臍)、續斷半兩、桂心一兩、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、木通半兩(切碎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酒送服,每日服用三到四次。
止痛干瘡長肉散方(治從高墜損,有瘡口,止痛干瘡長肉):黃連一兩(去鬚)、檳榔一兩、木香一兩、麒麟血半兩、密陀僧一兩(細研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,薄薄地敷在傷口上,效果迅速。
另一方(治傷口):石灰三兩、鹽一兩半、銅青一兩半。將以上藥材搗碎,放入沙瓶中,用泥土封住瓶口,待其乾燥後,用一斤炭火煅燒半日,取出埋入地下三日,取出後待其自然冷卻,再搗碎研磨成粉,敷在傷口上,能長肉,使傷口乾燥癒合,效果迅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