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五 (7)
卷第六十五 (7)
1. 治瘑瘡久不瘥諸方
夫瘑瘡積久不瘥者。由膚腠虛。則風濕之氣停滯。蟲在肌肉之間則生長。常癢痛。故經久不瘥也。
治諸瘑瘡。經久則生蟲。藜蘆膏方。
藜蘆(二兩去蘆頭),白礬(二兩燒灰細研),松脂(二兩細研),雄黃(二兩細研),苦參(二兩銼)
上件藥。先搗藜蘆苦參為散。入豬脂一斤相和。煎十餘沸。綿濾去滓。次入松脂雄黃白礬等末。攪令勻。待冷。收於瓷盒中。旋取塗之。以瘥為度。
治瘑癬瘡。經年久不瘥。宜用楝子湯洗方。
楝子(一斤),地榆(五兩),桃皮(五兩),苦參(五兩)
上件藥並細銼。以水二斗。煮一斗。濾去滓。稍溫。每日一度洗之。
又方。
硼(硇)砂(一分細研),大麻仁(三兩搗爛),鹽(一分細研),醋澱(一大盞)
上件藥。都以醋澱和攪令勻。先以溫漿水淨洗。拭乾敷藥。每日二三上瘥。有孔穴多蟲者皆效。
又方。
薰陸香(半兩),杏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),硫黃(一分細研),黃蠟(一兩),膩粉(一分),油〔三(二)合〕
上件藥。細研如粉。先熬油沸。下蠟令消。次入諸藥末。同煎如稀膏。候冷收於瓷器中。旋取塗之。
治瘑疥百療。久不瘥方。
沉香,松節(各五兩)
上件藥。銼如指大。以布袋盛之。於麻油中浸半日。取出。用一小瓶。穿底作竅如指大。以松葉襯竅。入二味藥。下面用小瓷盆子盛。四面用黃土泥固濟。令厚五分。以火安瓶上燒。其瀝當流入盆子內。收取。不住塗之。
治久瘑疥瘡內。黃水汁出方。
上以羊蹄根。勿令婦人小兒雞犬見。淨去土。用白蜜相和搗。敷瘡上。
白話文:
長期久治不癒的瘡瘍,是因為皮膚腠理虛弱,導致風濕之氣停滯,蟲子在肌肉之間滋生,因此經常發癢疼痛,久治不癒。
治療各種長期瘡瘍,久而生蟲的藥方(藜蘆膏):
取藜蘆(去除蘆頭,二兩)、白礬(二兩,燒成灰,研磨細粉)、松脂(二兩,研磨細粉)、雄黃(二兩,研磨細粉)、苦參(二兩,切碎)等藥材。先將藜蘆和苦參搗成粉末,加入豬油一斤混合,煎煮十幾沸,用棉布過濾掉藥渣。然後加入研磨好的松脂、雄黃、白礬粉末,攪拌均勻,待其冷卻後,收存於瓷盒中,每次取適量塗抹患處,直到痊癒。
治療多年久治不癒的癬瘡藥方(楝子湯):
取楝子(一斤)、地榆(五兩)、桃皮(五兩)、苦參(五兩),將藥材切碎,加水二斗,煮至一斗,過濾藥渣,稍涼後,每天洗患處一次。
另一藥方:
取硼砂(一分,研磨細粉)、大麻仁(三兩,搗爛)、鹽(一分,研磨細粉)、醋沉澱物(一大盞)。將所有藥材用醋沉澱物攪拌均勻。先用溫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敷藥,每天敷藥二到三次,直到痊癒。對於有孔洞且蟲子較多的情況,此方也十分有效。
另一藥方:
取薰陸香(半兩)、杏仁(半兩,溫水浸泡去皮尖)、硫黃(一分,研磨細粉)、黃蠟(一兩)、膩粉(一分)、油(二合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。先熬沸油,加入黃蠟使其融化,然後加入其他藥粉,一起煎煮成稀膏狀,冷卻後收存於瓷器中,每次取適量塗抹。
治療久治不癒的疥瘡藥方:
取沉香、松節(各五兩),切成手指般大小,用布袋盛裝,浸泡在麻油中半日,取出。用一個底部鑽有與手指般大小孔洞的小瓶子,用松葉墊在瓶底的孔洞處,放入兩種藥材,底部用小瓷盆盛接,四周用黃土泥封固,厚度約五分。用火燒瓶子,藥油會滴入盆中收集,不斷塗抹患處。
治療久治不癒的疥瘡,並伴有黃色膿水流出的藥方:
取羊蹄根,注意避免婦人、小孩、雞犬看見。將羊蹄根洗淨,去除泥土,與白蜜混合搗爛,敷於患處。
2. 治一切疥諸方
夫疥者。有數種。有火疥。有馬疥。有水疥。有乾疥。有濕疥。多生手足。乃至遍體。火疥者。作瘡有膿汁。焮赤癢痛是也。馬疥者。皮肉隱嶙起作根。搔之不知痛癢。此二者則重。水疥者。作㾦癗如小瘭漿。摘破有水出。此一種小輕。乾疥者。但癢。搔之皮起作干痂。濕疥者。
作小瘡。皮薄常有汁出。並皆有蟲。人往往以針頭挑破。狀如水內瘑蟲。此悉由皮膚受風邪熱氣所致也。
治一切疥。遍身頭面皆生。皮膚瘙癢。烏蛇散方。
烏蛇(二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),漏蘆(一兩),川大黃(二兩銼碎微炒),羌活(二兩),丹參(一兩)沙參(一兩去蘆頭),玄參(一兩),五加皮(一兩),白附子(半兩炮裂),白殭蠶(一兩),麻黃(二兩去根節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後。以薄荷湯調下二錢。
治一切疥。苦參丸方。
苦參(四兩銼),玄參(二兩),梔子仁(二兩),枳殼(二兩麩炒微黃去瓤),黃連(二兩去須),黃芩(一兩),獨活(二兩),川大黃(二兩銼碎微炒),防風(二兩去蘆頭),甘菊花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五七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後。以溫漿水下三十丸。
治一切風熱生瘡疥。枳殼丸方。
枳殼(四兩麩炒微黃去瓤),苦參(八兩銼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後。以溫酒下三十丸。
治一切疥瘡不瘥。宜塗水銀膏方。
水銀〔二(一)分〕,胡粉(一兩並水銀點少水研令星盡),蛇床子(半兩末),黃連(三分半末),硫黃(一分細研)
上件藥相和。以麻油和如稀麵糊。每用先以鹽漿水洗瘡令淨。以藥塗之。干即更換。不過三兩度瘥。
治一切疥。白礬散方。
白礬(燒為灰一兩),硫黃(一兩細研),胡粉(一兩),黃連(一兩半去須),雌黃(一兩細研),蛇床子(三分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勻。以豬膏和如稀麵糊。每以鹽漿水洗。拭乾塗之。
治一切疥癬惡瘡不瘥。附子膏方。
附子(一枚別搗為末),鯽魚(一枚長五寸),亂髮(如雞子大),豬脂(四兩)
上件藥。先以豬脂煎魚亂髮令消。濾去滓。入附子末。熟攪膏成。旋取塗之。
治一切疥瘡有蟲。時作瘙癢。巴豆膏方。
巴豆(七粒去皮研),硫黃(半兩細研),白礬(半兩燒灰),蕪荑(半兩),豬脂(三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豬脂成油。入前藥末調和令勻。每用蓮子大。於手掌內搓塗之。
治一切惡疥瘡。瘙癢不止。宜用此煞蟲丹砂膏方。
丹砂(一兩細研),雄黃(一兩細研),雌黃(一兩細研),亂髮(一兩),白蠟(一兩),䕡茹(二兩搗末),松脂(一兩細研),豬脂(二升),巴豆(十枚去皮心細研)
白話文:
治一切疥諸方
疥瘡分好幾種:火疥、馬疥、水疥、乾疥、濕疥,多發於手足,甚至全身。火疥:長瘡有膿,紅腫發癢疼痛。馬疥:皮膚隆起成塊,抓也不覺得痛癢,這兩種都比較嚴重。水疥:長小水泡,像小米粒一樣,弄破後會流出水,這種比較輕微。乾疥:只有癢,抓後皮膚隆起結痂。濕疥:長小瘡,皮膚薄,經常有汁液流出。所有種類的疥瘡裡都有蟲子,很多人用針挑破,會看到像水裡的蟲子一樣的東西。這些都是因為皮膚受風寒熱邪所致。
以下是一些治療各種疥瘡的方劑:
烏蛇散方 (治一切疥,遍身頭面皆生,皮膚瘙癢)
烏蛇(二兩,酒浸去皮骨,炙至微黃)、漏蘆(一兩)、川大黃(二兩,銼碎微炒)、羌活(二兩)、丹參(一兩)、沙參(一兩,去蘆頭)、玄參(一兩)、五加皮(一兩)、白附子(半兩,炮裂)、白殭蠶(一兩)、麻黃(二兩,去根節)、甘草(一兩,炙至微赤,銼碎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每次飯後用薄荷湯調服二錢。
苦參丸方 (治一切疥)
苦參(四兩,銼碎)、玄參(二兩)、梔子仁(二兩)、枳殼(二兩,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黃連(二兩,去須)、黃芩(一兩)、獨活(二兩)、川大黃(二兩,銼碎微炒)、防風(二兩,去蘆頭)、甘菊花(一兩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搗五百至七百杵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後用溫水送服三十丸。
枳殼丸方 (治一切風熱生瘡疥)
枳殼(四兩,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苦參(八兩,銼碎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搗三百至二百杵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後用溫酒送服三十丸。
水銀膏方 (治一切疥瘡不癒)
水銀(一分)、胡粉(一兩,與水銀一起加少量水研磨至均勻)、蛇床子(半兩,研末)、黃連(三分,研末)、硫黃(一分,細研)。
將以上藥物混合,用麻油調成稀糊狀。每次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患處,然後塗抹藥膏,乾燥後再更換,一般三到兩次就能痊癒。
白礬散方 (治一切疥)
白礬(燒成灰一兩)、硫黃(一兩,細研)、胡粉(一兩)、黃連(一兩半,去須)、雌黃(一兩,細研)、蛇床子(三分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研磨均勻,用豬油調成稀糊狀。每次使用前先用鹽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塗抹。
附子膏方 (治一切疥癬惡瘡不癒)
附子(一枚,搗碎成末)、鯽魚(一枚,長五寸)、亂髮(如雞蛋大小)、豬脂(四兩)。
先用豬油煎煮鯽魚和亂髮至融化,過濾去渣,加入附子末,攪拌至成膏狀,隨時取用塗抹。
巴豆膏方 (治一切疥瘡有蟲,時作瘙癢)
巴豆(七粒,去皮研磨)、硫黃(半兩,細研)、白礬(半兩,燒成灰)、蕪荑(半兩)、豬脂(三兩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煉製豬脂成油,加入藥粉調勻。每次取蓮子大小,在手掌中搓揉後塗抹。
丹砂膏方 (治一切惡疥瘡,瘙癢不止)
丹砂(一兩,細研)、雄黃(一兩,細研)、雌黃(一兩,細研)、亂髮(一兩)、白蠟(一兩)、䕡茹(二兩,搗碎成末)、松脂(一兩,細研)、豬脂(二升)、巴豆(十枚,去皮心,細研)。
先用豬油煎煮亂髮至融化,然後加入巴豆、白蠟、松脂,煎煮十餘沸,用棉布過濾去渣,濃稠後加入雄黃、丹砂等藥末,攪拌均勻,盛於瓷盒中。使用時取少量塗抹,痊癒為止。
大黃膏方 (治一切疥)
川大黃(一兩)、乾薑(半兩,銼碎)、黃連(一兩,去須)、藜蘆(半兩,去蘆頭)、䕡茹(一兩)、莽草(一兩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加入煉好的豬油一斤,一起煎成膏狀,放涼後隨時取用塗抹。
苦參散方 (治一切疥及風瘙,搔之癢成瘡)
苦參(四兩,銼碎)、丹參(四兩,銼碎)、蛇床子(半斤)。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。先用溫水清洗患處,擦乾後敷藥。
其他方劑:
- 硫黃(一兩,細研),用生麻油調勻塗抹。
- 苦參(五兩,銼碎),用五升酒浸泡三日,每次飯後溫服一中盞(約100ml)。
- 石灰(一升),用五升水浸泡,取汁清洗患處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