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四 (14)
卷第六十四 (14)
1. 治冷瘡諸方
夫身體發瘡。皆是風熱所為。然虛者易傷於邪。若重觸風寒。則冷氣入於瘡。令血澀不行。其瘡則頑冷不知痛癢。亦經久難瘥。名為冷瘡也。
治冷瘡久不瘥。蕪荑散方。
蕪荑(一兩微炒),藜蘆(一兩去蘆頭),薰黃(半兩),青礬(半兩),雄黃(半兩細研),苦參(三分銼),附子(三分炮裂去皮臍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先以溫水洗瘡去痂。干拭。以生油調塗之。
治冷瘡。發歇疼痛。膿水不止。生肌烏賊魚骨散方。
烏賊魚骨(一兩燒令煙盡),黃連(一分去須),檳榔(一枚),訶黎勒皮(一分),白龍骨(一錢半),赤石脂,麝香(一錢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於乳缽內。入麝香龍骨赤石脂相和。研令勻。每用時。先暖鹽漿水洗瘡。拭令乾後。以散敷。日二用之。
治冷瘡不瘥。神效檳榔散方。
檳榔(半兩),甘草(半兩銼),鬱金(半兩),木香(半兩),黃連(半兩去須),麝香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研和令勻。先取砒霜少許安瘡上。用生油調散敷之。有膿水。即乾摻於上如法系裹。日再換之。
治冷瘡。疼痛不止方。
蛇床子(一兩),乳香(半兩),薤白(臨時)
上二味。搗羅為末。入薤白搗。看稀稠得所。可瘡上貼之。
治積年風冷瘡疼痛。宜用此方。
麝香〔二(一)分〕,乳香(一分),龍骨(一分)
上件藥。都細研。用黃蠟。臨時看瘡口大小。於鍋內熔蠟。如軟面。入前藥相和。熱用在瘡口上。不過三兩上瘥。
治冷瘡。日夜發歇疼痛。附子散方。
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川椒(一分去目),白礬(三分燒令汁盡細研),膩粉(二錢),雄黃(一分細研)
上件藥。附子椒二味。搗羅為末。次入白礬膩粉雄黃。相和令勻。每使時。以清麻油調令得所。以敷瘡上。日二換之。
又方。
龍骨(一兩燒灰),蜂窠(一兩燒灰),蛇床子(半兩末)
上件藥。都研令細。以生油調塗。日二換之。
白話文:
治冷瘡諸方
人體皮膚長瘡,大多是風熱引起的。但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受到邪氣侵害。如果再次接觸風寒,冷氣就會侵入瘡瘍,導致血液瘀滯不通,瘡瘍就會變得冰冷麻木,沒有痛癢感,而且久治不癒,這就是所謂的冷瘡。
治冷瘡久治不癒的蕪荑散:
蕪荑(一兩,微炒)、藜蘆(一兩,去蘆頭)、薰衣草(半兩)、青礬(半兩)、雄黃(半兩,研細)、苦參(三分,切碎)、附子(三分,炮製後去皮臍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。先用溫水清洗瘡瘍,去除痂皮,擦乾後,用生油調和藥粉塗抹。
治冷瘡,發作時疼痛,膿水不止的生肌烏賊魚骨散:
烏賊魚骨(一兩,燒至無煙)、黃連(一分,去鬚)、檳榔(一枚)、訶黎勒皮(一分)、白龍骨(一錢半)、赤石脂、麝香(一錢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。將麝香、龍骨、赤石脂放在乳缽中研磨均勻。每次使用時,先用溫熱的鹽水清洗瘡瘍,擦乾後,敷上藥粉,每日兩次。
治冷瘡久治不癒的神效檳榔散:
檳榔(半兩)、甘草(半兩,切碎)、鬱金(半兩)、木香(半兩)、黃連(半兩,去鬚)、麝香(一分,研細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粉,研磨均勻。先取少量砒霜敷在瘡瘍上,再用生油調和藥粉敷上。如有膿水,則將藥粉直接撒在上面,用藥布包紮,每日更換兩次。
治冷瘡疼痛不止的方劑:
蛇床子(一兩)、乳香(半兩)、薤白(適量)
將前兩種藥物搗碎研磨成粉,加入搗碎的薤白,根據所需濃稠度調整,敷在瘡瘍上。
治多年風寒引起的冷瘡疼痛的方劑:
麝香(一分)、乳香(一分)、龍骨(一分)
將以上藥物研磨細緻。用黃蠟根據瘡口大小,在鍋中熔化,使其軟化,加入研好的藥粉混合均勻,趁熱敷在瘡口上,一般三次左右即可痊癒。
治冷瘡,晝夜疼痛的附子散:
附子(半兩,炮製後去皮臍)、川椒(一分,去蒂)、白礬(三分,燒至汁盡,研細)、滑石粉(二錢)、雄黃(一分,研細)
將附子、川椒搗碎研磨成粉,再加入白礬、滑石粉、雄黃,混合均勻。每次使用時,用清麻油調和藥粉至適宜的濃稠度,敷在瘡瘍上,每日更換兩次。
另一方劑:
龍骨(一兩,燒成灰)、蜂房(一兩,燒成灰)、蛇床子(半兩,研磨成粉)
將以上藥物研磨細緻,用生油調和塗抹,每日更換兩次。
2. 治腳生瘡諸方
夫腳者。腎脈所出。若腎氣虛。則風邪客於腠理。傷於氣血。氣血留滯。故生瘡也。
治腳上生瘡。疼痛傷風毒。膿水不止。生肌麒麟竭散方。
麒麟竭(一分),訶黎勒(一分),黃連(一分去須),檳榔(一枚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看瘡眼大小。薄敷瘡上。以瘥為度。
治累年腳瘡方。
蔓荊花(三分三月三日採曝乾),赤小豆(三分),黃連(一兩去須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敷於瘡上。日三用之。
治腳瘡方。
蜣螂(三枚燒灰),密陀僧(一兩)
上件藥相和。研如粉。貼之。
又方。
栝蔞(一枚),豉(三兩)
上件藥。分為兩處。將一半燒為灰。一半搗羅為末。相和。研令勻。用臘月豬脂調塗之。
又方。
龍骨(二兩),枇杷葉(五兩),蜣螂(五枚燒灰)
上件藥。入麝香少許。膩粉一分。相和。細研令勻。用摻瘡上。不過三五上。
治腳瘡。疼痛不瘥方。
上取多年牆壁上爛干蜆殼。泥裹燒過。搗羅為末敷之。
治風毒氣流注。兩腳生瘡。腫爛疼痛。行立不得。淋浴海桐皮湯方。
海桐皮,地骨皮,黃耆,甘草(生用),黃連(去須),枳實,木香乳香,狼牙,白芷,牛膝(去苗),白礬(以上各一兩)
上件藥。銼搗令勻。分為六貼。每取一貼。以水四升。煎至三升。濾去滓。熱熏瘡上。通身淋洗了。以熱衣拭乾。避風。
治腳瘡。久傷風毒。攻衝腫焮。膿水不止。熨洗蒴藋湯方。
蒴藋(一兩),藜蘆(一兩去蘆頭),鬱金(一兩),苦參(一兩),白芷(一兩),水葒(一兩)甘草(一兩生用),桑根白皮(一兩),柳枝〔去葉細銼五合(兩)〕,苦楝皮(細銼三合),藁本(半兩),枳殼(半兩),鹽末(二兩)
上件藥。細銼。以水二斗。煎取一斗五升。濾去滓。用軟帛兩事替換。乘熱熨洗患處。水冷為度。余滓重煎用之。
治腳上生瘡。淋渫奔草湯方。
莽草,榆白皮,甘草(生用),玄參,苦參,鬱金,羌活,獨活,五加皮,防風(去蘆頭)枳殼,細辛(以上各五兩)
上件藥。細銼。分為十貼。每貼。用漿水一斗五升。煎取一斗。別入白礬末二兩。投藥湯內。及熱淋渫。日一用之。
白話文:
治腳生瘡諸方
腳是腎經氣血流注之處,如果腎氣虛弱,風邪就會侵入肌膚,損傷氣血,導致氣血瘀滯,於是就生瘡了。
治療腳上生瘡,疼痛、傷風毒、膿水不止的方子:生肌麒麟竭散
麒麟竭、訶黎勒、黃連(去須)、檳榔各一份。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根據瘡口大小,薄薄地敷在患處,直到痊癒為止。
治療多年腳瘡的方子:
蔓荊花(三分,三月三日採摘曬乾)、赤小豆(三分)、黃連(一兩,去須)。將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敷在患處,每日三次。
治療腳瘡的方子:
蜣螂(三枚燒成灰)、密陀僧(一兩)。將兩種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,敷貼患處。
另一個方子:
栝蔞(一枚)、豉(三兩)。將藥材分成兩份,一份燒成灰,一份搗碎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,用臘月豬油調和後塗抹患處。
另一個方子:
龍骨(二兩)、枇杷葉(五兩)、蜣螂(五枚燒成灰)。加入少量麝香和一份膩粉,混合均勻研磨細膩,撒在患處,一般三到五次即可。
治療腳瘡疼痛難癒的方子:
取多年牆壁上風化脫落的乾燥蜆殼,用泥土包裹燒過,搗碎研磨成粉末敷用。
治療風毒氣流注導致雙腳生瘡腫爛疼痛,行走困難的方子:淋浴海桐皮湯
海桐皮、地骨皮、黃耆、甘草(生用)、黃連(去須)、枳實、木香、乳香、狼牙、白芷、牛膝(去苗)、白礬各一兩。將藥材切碎搗勻,分成六份,每次取一份,加水四升,煎至三升,過濾藥渣,趁熱熏洗患處,並全身淋浴,用熱毛巾擦乾,注意避風。
治療腳瘡久傷風毒,導致腫脹疼痛,膿水不止的方子:熨洗蒴藋湯
蒴藋、藜蘆(去蘆頭)、鬱金、苦參、白芷、水葒、甘草(生用)、桑根白皮、柳枝(去葉切碎五合)、苦楝皮(切碎三合)、藁本(半兩)、枳殼(半兩)、鹽末(二兩)。將藥材切碎,加水二斗,煎至一斗五升,過濾藥渣。用柔軟的布多次替換,趁熱熨洗患處,直到水涼為止,藥渣可以再次煎煮使用。
治療腳上生瘡的方子:淋渫奔草湯
莽草、榆白皮、甘草(生用)、玄參、苦參、鬱金、羌活、獨活、五加皮、防風(去蘆頭)、枳殼、細辛各五兩。將藥材切碎,分成十份,每次取一份,加漿水一斗五升,煎至一斗,再加入白礬末二兩,趁熱淋洗患處,每日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