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十二 (2)

1. 治緩疽諸方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以溫酒調下二錢。

治緩疽。初結。微腫痛。塗貼莽草散方。

莽草(一兩),皂莢(兩挺去黑皮及子),鹿角屑(一兩),白芨(一兩),白蘞(一兩),半夏(一兩),天南星(一兩),附子(一兩生用去皮臍),蛇蛻皮(一條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醋麵糊調為膏。塗貼於腫處。干即再上。以腫散為度。

治風毒氣留滯。營衛不通。欲結為緩疽。熁之。令內消。宜貼木香散方。

木香(一兩半),桂心(一兩),白蘞(一兩半生用),赤小豆(一合),莽草(一兩半),附子(一兩去皮臍),半夏(一兩半),羊桃根(二兩銼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以釅漿水。旋調稀稠得所。塗故軟布及生薄絹上。貼之。干即易之。以腫消為度。

治緩疽腫痛。肉堅厚如牛領皮。下針烙干。即用乾薑絍之。緣疽氣沉澀。乾薑味

辛。辛能散氣消痛。又善引膿化惡肉。可以綿裹薑末。深絍瘡中。日三兩遍換。以腫退,為度。蝕去瘡中惡肉。䕡茹散方。

䕡茹(三分),藜蘆(半兩去蘆頭),真珠末(半兩),硫黃(半兩細銼研),雄黃(半兩細研)白礬(半兩燒令汁盡),乾薑(半兩生用),麝香(一分細研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研令勻。瘡上如惡肉較深。可以綿裹納瘡中。候惡肉出盡。即貼生肌膏。取瘥為度。

治緩疽。黃柏膏方。

黃柏(一兩半銼),桐葉(一兩半切),龍骨(一兩),黃連(一兩半去須),敗龜(三兩燒灰細研),白礬(半兩燒令汁盡細研),天靈蓋(三兩燒灰細研),亂髮(拳許大燒灰細研),麝香(一分細研)

上件藥。以豬脂二斤。煎前四味十餘沸。布濾去滓。拭鐺令淨。卻入鐺中。再煎入後五味。攪令勻。收於不津器中。每用。故帛上勻攤貼之。

治緩疽惡瘡。蝕惡肉。飛黃散方。

丹砂,磁石,曾青,白石英,雲母,雄黃,雌黃,鍾乳,石膏,礬石(以上各一兩)

上件藥。並各搗羅為末。先用一瓦盆。可闊一尺以下者。以丹砂著在盆內南方。磁石在北。曾青在東。白石英在西。其中央先下雲母。次下雌黃雄黃。次下鐘乳石膏礬石。覆上後。別以一盆蓋之。用羊毛和泥固濟。候乾。安灶上。以陳葦火燒之一日。待冷開取。飛在盆上者。將用敷瘡。

治緩疽。以飛黃散蝕惡肉盡。作熏之法。

雄黃(一兩細研),雞屎白(一兩),藜蘆(一兩),丹砂(一兩細研),鰻鱺魚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日。以青布裹燒熏之。經三日乃止。

治緩疽。宜服此方。

黃耆(一兩銼)

上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以溫水調下二錢。

又方。

漆頭䕡茹(一兩)

上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以溫水調下二錢。

白話文:

緩疽的各種治療方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不拘時間,用溫酒送服二錢。

治療初期緩疽,有輕微腫痛,可塗抹莽草散。

藥材:莽草(一兩)、皂莢(兩挺,去除黑皮和種子)、鹿角屑(一兩)、白芨(一兩)、白蘞(一兩)、半夏(一兩)、天南星(一兩)、附子(一兩,生用,去皮臍)、蛇蛻皮(一條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用醋調和麵糊成膏狀,塗抹在腫脹的地方。藥膏乾燥後再塗抹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

治療因風邪毒氣滯留,導致氣血不通,可能結成緩疽的情況,可用熱敷使其內消,適合貼敷木香散。

藥材:木香(一兩半)、桂心(一兩)、白蘞(一兩半,生用)、赤小豆(一合)、莽草(一兩半)、附子(一兩,去皮臍)、半夏(一兩半)、羊桃根(二兩,切碎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用濃米漿水調成稀稠適中的膏狀,塗抹在舊軟布或薄生絹上,貼在患處。藥膏乾燥後更換,直到腫脹消退為止。

治療緩疽腫痛,皮膚堅硬厚實如牛頸皮。可先用針刺,再用烙鐵燒灼使其乾燥,然後用乾薑敷貼。因為緩疽的氣機沉滯,而乾薑味道辛辣,辛味能散氣止痛,又能引導膿液、腐蝕惡肉。可以用棉花包住薑末,塞入瘡口深處。每天更換兩三次,直到腫脹消退。

為了去除瘡中的惡肉,可使用䕡茹散。

藥材:䕡茹(三分)、藜蘆(半兩,去蘆頭)、珍珠末(半兩)、硫磺(半兩,細切研磨)、雄黃(半兩,細研)、白礬(半兩,燒到汁液盡失)、乾薑(半兩,生用)、麝香(一分,細研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充分研磨均勻。如果瘡上的惡肉較深,可以用棉花包裹藥粉塞入瘡中。等惡肉完全清除後,再貼上生肌膏,直到痊癒。

治療緩疽,可使用黃柏膏。

藥材:黃柏(一兩半,切碎)、桐葉(一兩半,切碎)、龍骨(一兩)、黃連(一兩半,去須)、敗龜(三兩,燒成灰並研磨成細粉)、白礬(半兩,燒到汁液盡失並研磨成細粉)、天靈蓋(三兩,燒成灰並研磨成細粉)、亂髮(一團,燒成灰並研磨成細粉)、麝香(一分,細研)

將以上藥材,用豬油二斤,煎煮前四種藥材十餘次沸騰,用布過濾掉藥渣。把鍋擦乾淨,再將剩餘的藥油倒入鍋中,加入後五種藥材,攪拌均勻。裝在不透水的容器中。每次使用,將藥膏均勻塗抹在舊布上,貼於患處。

治療緩疽惡瘡,腐蝕惡肉,可使用飛黃散。

藥材:丹砂、磁石、曾青、白石英、雲母、雄黃、雌黃、鐘乳、石膏、礬石(以上各一兩)

將以上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。先準備一個瓦盆,大小在直徑一尺以下。將丹砂放在盆的南方,磁石放在北方,曾青放在東方,白石英放在西方。在中央先放入雲母,接著放入雌黃、雄黃,最後放入鐘乳、石膏、礬石。蓋上另一個瓦盆,用羊毛和泥土封固。等泥土乾燥後,放在灶上,用陳舊的蘆葦火燒一日。等冷卻後打開,將盆上飛揚的粉末取出,用來敷瘡。

治療緩疽,使用飛黃散腐蝕掉惡肉後,可採用熏蒸療法。

藥材:雄黃(一兩,細研)、雞屎白(一兩)、藜蘆(一兩)、丹砂(一兩,細研)、鰻鱺魚(一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每天用青布包裹藥粉,燒煙熏蒸患處,連續三天停止。

治療緩疽,可服用以下藥方。

藥材:黃耆(一兩,切碎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不拘時間,用溫水送服二錢。

另一個藥方。

藥材:漆頭䕡茹(一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。不拘時間,用溫水送服二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