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一 (1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十一 (18)

1. 治癰有膿諸方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用雞子白和。塗於故細布上。以貼腫處。燥復易之。

治癰腫惡瘡。排膿黃耆散方。

黃耆(一兩半銼),白蘞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芎藭(一兩),赤小豆(一兩),附子(半兩),羊桃根(半兩銼),䕡茹(半兩),牡蒙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雞子白調貼之。干即易之。

治癰腫惡瘡。生肌後。用力勞動。努傷。出血不止。麒麟竭散方。

麒麟竭(半兩),黃連(三分),檳榔(半兩),黃柏(半兩銼),白芨(半兩),訶黎勒皮(一分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用雞子白調塗瘡口上。以白薄紙貼定。藥乾落即換。勿用力。忌著水。

治癰腫惡瘡中膿水。及新瘡口未乾。宜用此散令乾方。

黃丹(二兩),定粉(二兩),白礬(二兩)

上件藥。研入瓷瓶子內。納鹽泥固濟。慢火熁令乾。後即用大火煅通赤。候冷將出。細研敷瘡。

治癰腫穴後。惡瘡膿水雖減。肌肉不生。宜用此方。

密陀僧(一兩半),黃連(一兩去須),檳榔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日三貼之。

治癰腫惡瘡。內膿不止方。

上用蝟皮燒灰細研。納瘡孔中。

白話文:

治療癰腫化膿的各種藥方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每次取用時,用雞蛋清調和,塗在細布上,再將布貼在腫脹的地方。藥乾了就更換。

治療癰腫惡瘡,排除膿液的黃耆散藥方

黃耆(一兩半,切碎),白蘞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芎藭(一兩),赤小豆(一兩),附子(半兩),羊桃根(半兩,切碎),䕡茹(半兩),牡蒙(半兩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後敷貼在患處。藥乾了就更換。

治療癰腫惡瘡,在肌肉新生後,因用力勞動導致傷口撕裂、出血不止的麒麟竭散藥方

麒麟竭(半兩),黃連(三分),檳榔(半兩),黃柏(半兩,切碎),白芨(半兩),訶黎勒皮(一分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雞蛋清調和後塗在傷口上,再用薄白紙貼住固定。藥乾脫落後就更換。切記不要用力,並避免傷口碰到水。

治療癰腫惡瘡中流出膿水,以及新傷口尚未乾燥時,宜用此散劑使其乾燥的藥方

黃丹(二兩),定粉(二兩),白礬(二兩)
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放入瓷瓶中,用鹽泥封固,用慢火烘乾,接著再用大火煅燒至通紅,冷卻後取出,仔細研磨成粉末,敷在瘡上。

治療癰腫凹陷處,惡瘡膿水雖減少但肌肉不生的情況,宜用此藥方

密陀僧(一兩半),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),檳榔(三分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一天敷貼三次。

治療癰腫惡瘡,內部膿液不止的藥方

將蝟皮燒成灰,仔細研磨成粉末,放入瘡孔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