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 (31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六十 (31)

1. 治脫肛諸方

夫脫肛者。為肛門出也。多因久痢。大腸虛冷所為。肛門為大腸之候。大腸虛而傷於寒。痢而用氣嘔。其氣下衝。則脫出。因謂之脫肛也。

治大腸虛寒。肛則洞出。豬肝散方。

豬肝(一片薄切爆干),黃連(二兩去須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芎藭(一兩),烏梅肉(二兩半微炒),艾葉(一兩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大腸虛冷。每大便後。脫肛間出。宜服此方。

鱉頭〔一枚塗醋炙令微黃(焦)〕,鐵精(一兩細研),莨菪子〔二(一)兩水淘去浮者水浸芽出候乾炒令黃黑色〕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肛上更炙故麻鞋底熨之。

治大腸風冷。脫肛兼腰痛不可忍者。宜服此方。

石灰(一兩),白礬(一兩),黃丹(一兩)

上件藥同研。以油和為餅子。於新瓦上燒令通赤。放冷。細研。又和又燒。如此三度。即搗羅為末。入麝香末一分。更研令勻。每於食前。以艾葉粥飲調下一錢。

治大腸虛冷。脫肛。宜服此方。

干蝸牛子(一百枚微炒搗羅為末),磁石(二兩搗碎淘去赤汁)

上件藥。以水一大盞。煎磁石五錢。至五分。去滓。調蝸牛末一錢服之。日三服。

又方。

上用鐵粉敷肛上。以物按入。每出敷之。以瘥為度。

治大腸久積虛冷。每因大便脫肛。收不能入。宜用此方。

上熬石灰令熱。以故帛裹坐其上。冷即換。

又方。

蝸牛子(一兩燒灰)

上以豬脂和塗之。立縮。

又方。

屋東壁土(一合細研)

上以土敷肛頭出處。取皂莢三挺。炙熱。更替熨之。以入為度。

又方。

鱉頭(一枚燒灰)

上細研如粉。敷肛門頭出處。

治大腸風冷。下血不止。脫肛疼痛。宜服此方。

野貍(一頭)

上以大瓷瓶一所。可容得者。納於瓶中。以厚泥固濟。候瓶干。以大火燒之。才及煙盡。住火候冷。取出。入麝香末半兩。研令勻。於瓷器中收之。每於食前。以溫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脫肛出在外者。宜服此鱉頭散方。

鱉頭(一枚炙令焦黃),磁石(二兩燒醋淬七遍細研水飛過),蝟皮〔一枚炙令黃燥(焦)〕,桂心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脫肛不瘥。宜服此方。

鱉頭(一枚燒灰),蒲黃(半兩),白蘞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敷於肛上。按抑令入。日三四度瘥。

又方。

生鐵(五斤)

上以水一斗。煮取五升。日三度洗之。

治脫肛瀉血不止。宜服此方。

太(石)耳(五兩微炒),白礬(一兩燒灰),密陀僧(一兩細研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水浸蒸餅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白話文:

治脫肛諸方

脫肛是指肛門脫出,大多是因為久患痢疾,大腸虛寒所致。肛門是大腸的門戶,大腸虛弱又受寒,腹瀉又耗損元氣,氣血下衝,就會脫出,所以稱為脫肛。

治大腸虛寒,肛門脫出,豬肝散方:豬肝一片薄切爆乾,黃連二兩(去須),阿膠一兩(搗碎炒至黃燥),川芎一兩,烏梅肉二兩半(微炒),艾葉一兩(微炒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錢。

治大腸虛冷,每次大便後肛門間歇性脫出,宜服此方:鱉頭一個(塗醋炙烤至微黃),鐵精一兩(研細),莨菪子二兩(或一兩,淘洗去浮物,水浸至發芽,曬乾後炒至黃黑色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錢。同時用舊麻鞋底溫熱熨貼於肛門上方。

治大腸風寒,脫肛伴隨難以忍受的腰痛,宜服此方:石灰一兩,白礬一兩,黃丹一兩。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,以油調和成餅狀,放在新瓦片上燒至通紅,放涼後研細,再重複燒製三次。然後搗碎過篩成粉末,加入麝香末一分,充分研磨均勻。每次飯前用艾葉粥水送服一錢。

治大腸虛冷,脫肛,宜服此方:幹蝸牛一百枚(微炒,搗碎過篩成粉末),磁石二兩(搗碎,淘洗去紅色汁液)。將磁石五錢用水一大盞煎煮至五分,去渣,調入蝸牛粉末一錢服用,每日三次。

又一方:用鐵粉敷在肛門上,用東西壓住使其回納,每次脫出就敷上,直到痊癒。

治大腸久積虛寒,每次大便後脫肛,難以自行回納,宜用此方:將石灰熬熱,用舊布包裹後坐於其上,冷了就換熱的。

又一方:蝸牛殼一兩燒成灰,用豬油調和塗抹,能立即收縮。

又一方:屋簷下東面的土一合(研細),將土敷在肛門脫出部位,取皂莢三個,炙熱後輪流熨貼,直到肛門回納。

又一方:鱉頭一個燒成灰,研成細粉,敷在肛門脫出部位。

治大腸風寒,下血不止,脫肛疼痛,宜服此方:野狸一隻,放入可以容納的瓷瓶中,用厚泥封嚴,待泥乾後用大火燒烤,直到煙盡,熄火放涼後取出,加入麝香末半兩,研磨均勻,收存在瓷器中。每次飯前用溫粥水送服二錢。

治脫肛脫出在外者,宜服此鱉頭散方:鱉頭一個(炙烤至焦黃),磁石二兩(燒熱後用醋淬洗七遍,研細,水飛過),蝟皮一個(炙烤至黃燥),桂心一兩。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錢。

治脫肛未癒,宜服此方:鱉頭一個燒成灰,蒲黃半兩,白蘞一兩。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敷在肛門上,按壓使其回納,每日三四次,直到痊癒。

又一方:生鐵五斤,加水一斗,煮成五升,每日三次清洗肛門。

治脫肛瀉血不止,宜服此方:石耳五兩(微炒),白礬一兩(燒成灰),密陀僧一兩(研細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水浸泡蒸餅和成丸藥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十丸。

又一方:附子一兩(焙乾,用盞蓋熄火毒),桑黃一兩(微炙)。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煉蜜和成丸藥,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十丸。

治脫肛不縮方:石榴根,茜草根各一握,切細,用好酒一大盞煎煮至七分,去渣,分溫服兩次。

又一方:取生韭菜一斤,切細,用酥油拌炒至熟,分兩份,用軟布包裹,輪流熱敷,冷了就換,直到肛門回納。

又一方:五爪金龍葉(不限多少,陰乾),搗碎過篩成粉末,每次飯前用粥水送服二錢,同時塗抹於肛門脫出部位,也能痊癒。

又一方:蛇床子一兩,微炒,搗碎過篩成粉末,貼敷於患處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