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六十 (22)
卷第六十 (22)
1. 治腸風下血諸方
又方。
膽子礬(二兩細研),栝蔞(一枚上開一口)
上件。礬入於栝蔞內。坐(於)慢火中。更入米醋一小盞。煨汁盡。醋令乾。都入罐子內。以大火燒令通赤。取出放冷。細研。用糯米飯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二十丸。
治腸風下血不止。下部冷疼痛。宜服此方。
釜底煤(四兩),漢椒(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軟飯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治大腸風毒下血方。
蝟皮(一枚炙令焦黃),皂莢(三挺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以軟粟米飯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十五丸。
又方。
白礬〔三(二)兩燒令汁盡〕,乾蠍(二兩微炒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半錢。
又方。
益母草(端午日採),藕節(六月六日採並陰乾各二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溫粥飲下二十丸。
治腸風。下部腫悶疼痛。宜服此方。
皂莢(水浸去黑皮曝乾塗酥炙令黃焦)
上搗羅為末。以棗肉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十五丸。
治大腸風毒。瀉血不止。宜服此方。
側柏葉(一斤淨洗曝乾炙微黃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枳殼湯調下二錢。
又方。
榼藤子(三枚厚重者)
上以七八重濕紙裹煨。良久脹起。取去殼用肉。細切。碾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黃耆湯調下一錢。
又方。
五倍子(劈破一半燒令熟一半生用分兩不限多少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陳米軟飯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二十丸。
又方。
皂莢〔五挺不蚛可長一尺二(一)寸者去黑皮塗酥炙用酥三兩炙盡為度〕,白羊精肉(十兩細研)
上件藥。先搗皂莢為末。後與肉同搗令熟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溫水下二十丸。
又方。
何首烏(二兩)
上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溫粥飲調下一錢。
治腸風瀉血不定。甚者面黃瘦弱方。
川烏頭(一兩去臍皮生用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黑豆一百粒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每於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腸風下血的各種藥方
藥方一
膽礬(二兩,研磨成細末)、栝樓(一個,上方開一個口)。 將膽礬放入栝樓內,放在微火上煨烤,再加入一小杯米醋,煨到汁液完全吸收、醋也乾了。全部放入罐子裡,用大火燒到通紅,取出放涼後,研磨成細末。用糯米飯和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二十顆。
這個藥方能治療腸風下血不止,以及下腹部發冷疼痛的症狀。
藥方二
鍋底煤(四兩)、漢椒(二兩,去除籽和閉口的部分,稍微炒過去除汗液)。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軟飯和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三十顆。
這個藥方能治療大腸風毒下血的症狀。
藥方三
蝟皮(一個,烤到焦黃)、皂莢(三挺,去除黑皮,塗上酥油烤到黃焦,去除籽)。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軟小米飯和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十五顆。
藥方四
白礬(三兩,燒到汁液完全乾涸)、乾蠍(二兩,稍微炒過)。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半錢。
藥方五
益母草(端午節採摘)、藕節(六月六日採摘,都陰乾,各二兩)。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和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溫熱的粥送服二十顆。
這個藥方能治療腸風導致的下腹部腫脹、悶痛。
藥方六
皂莢(用水浸泡後去除黑皮,曬乾後塗上酥油烤到黃焦)。 將皂莢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棗肉和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十五顆。
這個藥方能治療大腸風毒導致的瀉血不止。
藥方七
側柏葉(一斤,洗淨曬乾,稍微烤到微黃)。 將側柏葉搗碎研磨成散劑。每次飯前,用枳殼湯送服二錢。
藥方八
榼藤子(三個,選擇厚重的)。 用七八層濕紙包裹煨烤,等到膨脹後,取出剝去外殼,取肉切碎,研磨成散劑。每次飯前,用黃耆湯送服一錢。
藥方九
五倍子(一半劈開燒熟,一半生用,份量不限)。 將上述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陳米軟飯和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二十顆。
藥方十
皂莢(五挺,不蟲蛀,可長一尺二寸,去除黑皮,塗上酥油烤,用三兩酥油烤盡為度)、白羊精肉(十兩,研磨成細末)。 先將皂莢搗成細末,然後和羊肉一起搗爛,揉成丸子,像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飯前,用溫水送服二十顆。
藥方十一
何首烏(二兩)。 將何首烏搗碎研磨成散劑。每次飯前,用溫粥送服一錢。
這個藥方能治療腸風導致的瀉血不定,嚴重者會面黃消瘦。
藥方十二
川烏頭(一兩,去除臍和外皮,生用)。 將川烏頭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。用一中碗水,加入生薑半個,黑豆一百粒,煎煮到剩一半,去除藥渣,每次飯前溫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