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五十九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十九 (3)

1. 治赤痢諸方

夫赤痢者。由腸胃虛弱。風邪所傷。則夾熱。熱乘於血。則流滲入腸。與痢相雜下。故為赤痢也。

治赤痢。腹中疼痛。小便澀。口乾煩熱。犀角散方。

犀角屑(三分),木香(半兩),黃芩(一兩半),地榆(三分銼),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稍熱服。

治赤痢多。腹痛不可忍。赤芍藥散方。

赤芍藥(二兩),黃柏(二兩以蜜拌合塗炙令盡銼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淡漿水一中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稍熱服。

治赤痢煩渴。腹痛不欲飲食。龍骨散方。

龍骨(一兩),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,地榆(一兩銼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犀角屑(半兩)黃芩(一兩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調下一(二)錢。

治赤痢。遠年不瘥方。

地榆(一兩銼),鼠尾草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又方。

鼠尾草(一兩),秦皮(一兩),薔薇根(一兩銼),槲樹皮(一兩炙黃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赤痢。腹痛不可忍。艾葉丸方。

艾葉(一兩微炒),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,木香(一兩),地榆(一兩銼),伏龍肝(一兩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赤芍藥(一兩),黃芩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
又方。

寒水石(一分),砒霜(半分)

上件藥。細研如粉。以軟粟米飯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於食前。以冷甘草湯下三丸。忌食熱物。

又方。

上用牛角䚡。燒為灰。細研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又方。

黃連(二兩去須銼微炒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

上以水酒共三大盞。煎取一大盞半。去滓。食前分溫三服。

白話文:

赤痢是腸胃虛弱,受風邪侵襲,夾雜熱邪所致。熱邪侵入血液,再滲入腸道,與痢疾混合而下,所以稱為赤痢。

治療赤痢的處方:

1. 犀角散(治赤痢、腹痛、小便澀、口乾煩熱): 犀角屑三分、木香半兩、黃芩一兩半、地榆三分(切碎)、黃連一兩(去須,微炒)、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至五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2. 赤芍藥散(治赤痢嚴重、腹痛難忍): 赤芍藥二兩、黃柏二兩(用蜂蜜拌勻,烘烤至焦黃,切碎)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三錢,用淡米漿水一杯煎至五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3. 龍骨散(治赤痢煩渴、腹痛、不想吃東西): 龍骨一兩、黃連一兩(去須,微炒)、地榆一兩(切碎)、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、犀角屑半兩、黃芩一兩、阿膠一兩(搗碎,炒至黃燥)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服用一至二錢,用粥水調服,不拘時間。

4. 治久治不癒的赤痢: 地榆一兩(切碎)、鼠尾草一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飯前用粥水調服二錢。

5. 另一治久治不癒赤痢的方子: 鼠尾草一兩、秦皮一兩、薔薇根一兩(切碎)、槲樹皮一兩(烘烤至黃色)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每次飯前用粥水調服二錢。

6. 艾葉丸(治赤痢、腹痛難忍): 艾葉一兩(微炒)、黃連一兩(去須,微炒)、木香一兩、地榆一兩(切碎)、伏龍肝一兩、阿膠一兩(搗碎,炒至黃燥)、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、赤芍藥一兩、黃芩一兩。將藥材搗碎過篩,用蜂蜜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粥水送服,不拘時間。

7. 另一治赤痢的方子: 寒水石一分、砒霜半分。將藥材研成細粉,用軟的粟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飯前用冷甘草湯送服三丸,忌食熱物。

8. 另一治赤痢的方子: 牛角灰(將牛角燒成灰,研細)。每次飯前用粥水調服二錢。

9. 另一治赤痢的方子: 黃連二兩(去須,切碎,微炒)、當歸一兩(切碎,微炒)。用三倍量的水酒煎成一倍半,去渣,飯前溫服,分三次服用。

2. 治白痢諸方

夫白痢者。由腸虛而冷氣客之。搏於腸間。津液凝滯成白。故為白痢也。

治白痢腹痛不止。當歸散方。

當歸(一兩銼微炒),烏梅肉(二兩微炒),阿膠(一兩搗碎炒令黃燥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白朮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赤芍藥(一兩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厚朴(一兩半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取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稍熱服。

治白痢。四肢不和。腹內㽲痛。厚朴散方。

厚朴〔一(二)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〕,地榆(一兩銼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,赤芍藥(半兩),赤石脂(二兩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禹餘糧(二兩燒醋淬三遍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白痢。腹內㽲痛。行數極多。色白如泔澱。不欲食。馬藺子散方。

馬藺子(二兩微炒),地榆(一兩銼),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艾葉(一兩微炒),白朮(一兩),赤石脂(二兩),龍骨(二兩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肉豆蔻(一兩去殼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白痢腹痛。胸膈痞滿。不能飲食。訶黎勒散方。

訶黎勒(一兩半煨用皮),木香(三兩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厚朴(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枳實(一兩麩炒微黃),白茯苓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白痢。心腹脹滿。不能飲食。肉豆蔻散方。

肉豆蔻(一兩去殼),厚朴(三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訶黎勒(一兩半煨用皮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白痢。腹痛不能飲食。龍骨散方。

龍骨(一兩),厚朴(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赤石脂(二兩),當歸(二兩銼碎微炒),白朮(一兩),吳茱萸(三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白膿痢。晝夜無數。牡蠣散方。

牡蠣(一兩燒為粉),龍骨(一兩),烏梅肉(半兩),白頭翁(半兩),女萎(半兩),黃連(半兩去須微炒),當歸(半兩銼碎微炒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調下二錢。

治白痢腹痛。不思飲食。瘦瘁骨立。宜服黃連丸方。

黃連(一兩去須微炒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神麯(一兩炒令微黃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禹餘糧(一兩燒醋淬三遍),赤石脂(二兩),酸石榴皮(一兩),川烏頭(一兩炮裂去皮臍)

白話文:

治白痢諸方

白痢是因為腸胃虛弱,受寒邪侵襲,阻塞腸道,導致津液凝滯而形成白色大便,所以稱為白痢。

治白痢腹痛不止:當歸散方

當歸(一兩,切碎微炒)、烏梅肉(二兩,微炒)、阿膠(一兩,搗碎炒至黃燥)、乾薑(一兩,炮製裂開切碎)、白朮(一兩)、甘草(半兩,炙烤微赤切碎)、赤芍藥(一兩)、附子(一兩,炮製裂開去皮臍)、厚朴(一兩半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水煎煮至六分,去渣,不拘時間,溫服。

治白痢,四肢不溫,腹痛絞痛:厚朴散方

厚朴(一到二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地榆(一兩,切碎)、當歸(一兩,切碎微炒)、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微炒)、赤芍藥(半兩)、赤石脂(二兩)、乾薑(一兩,炮製裂開切碎)、禹餘糧(二兩,燒過用醋淬三次)、吳茱萸(半兩,用湯浸泡七次焙乾微炒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,用粥水送服。

治白痢,腹痛絞痛,大便次數頻繁,顏色像米湯一樣白,不想吃東西:馬藺子散方

馬藺子(二兩,微炒)、地榆(一兩,切碎)、厚朴(一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艾葉(一兩,微炒)、白朮(一兩)、赤石脂(二兩)、龍骨(二兩)、當歸(一兩,切碎微炒)、肉豆蔻(一兩,去殼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,用粥水送服。

治白痢腹痛,胸膈痞滿,不能飲食:訶黎勒散方

訶黎勒(一兩半,煨熟帶皮)、木香(三兩)、附子(一兩,炮製裂開去皮臍)、乾薑(一兩,炮製裂開切碎)、厚朴(二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枳實(一兩,麩炒至微黃)、白茯苓(一兩)、甘草(半兩,炙烤微赤切碎)、當歸(一兩,切碎微炒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,用粥水送服。

治白痢,心腹脹滿,不能飲食:肉豆蔻散方

肉豆蔻(一兩,去殼)、厚朴(三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甘草(半兩,炙烤微赤切碎)、訶黎勒(一兩半,煨熟帶皮)、乾薑(一兩,炮製裂開切碎)、陳橘皮(一兩,用湯浸泡去白瓤焙乾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,用粥水送服。

治白痢,腹痛不能飲食:龍骨散方

龍骨(一兩)、厚朴(二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赤石脂(二兩)、當歸(二兩,切碎微炒)、白朮(一兩)、吳茱萸(三分,用湯浸泡七次焙乾微炒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,用粥水送服。

治白膿痢,晝夜多次:牡蠣散方

牡蠣(一兩,燒成粉末)、龍骨(一兩)、烏梅肉(半兩)、白頭翁(半兩)、白薇(半兩)、黃連(半兩,去除鬚根微炒)、當歸(半兩,切碎微炒)、甘草(半兩,炙烤微赤切碎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於飯前服用二錢,用粥水送服。

治白痢腹痛,不想吃東西,消瘦憔悴:黃連丸方

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微炒)、乾薑(一兩,炮製裂開切碎)、厚朴(一兩,去除粗皮,塗上生薑汁炙烤至香熟)、神麴(一兩,炒至微黃)、當歸(一兩,切碎微炒)、禹餘糧(一兩,燒過用醋淬三次)、赤石脂(二兩)、酸石榴皮(一兩)、川烏頭(一兩,炮製裂開去皮臍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醋煮的麵糊和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不拘時間,用艾葉水送服。

治白痢,食物消化不良:烏梅丸方

烏梅肉(二兩,微炒)、艾葉(二兩,微炒)、黃柏(二兩,微炙炒)、甘草(一兩,炙烤微赤切碎)

以上藥材,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和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於飯前服用三十丸,用粥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