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五十八 (19)
卷第五十八 (19)
1. 治大便卒不通諸方
夫大便卒不通者。由五臟氣不調。陰陽偏。有虛實。三焦不和。冷熱並結故也。胃為水穀之海。化穀精之氣。流行榮衛。其糟粕傳行大腸出焉。五臟三焦既不調和。冷熱壅澀。結有腸胃。其腸胃本實。而又冷熱氣相併。津液枯燥。腸胃中乾澀。故令大便卒不通也。
治大便卒不通。心神煩悶。坐臥不安。宜服牽牛子丸方。
牽牛子(二兩微炒),川朴硝(一兩),大麻仁(一兩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甘遂(半兩煨令黃),木香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空心。以生薑湯下二十丸。如人行十里當通。如未通。即再服。強羸人加減服之。
治大便卒不通。心腹氣滿悶。木香丸方。
木香(一兩),檳榔(一兩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桂心(半兩),巴豆霜(一分),川烏頭(半兩炮裂去皮臍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研入巴豆霜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空心。以橘皮湯下三丸。未效。加至五丸。
治大腸卒不通。腹脅脹滿。氣上衝心膈。宜服檳榔散方。
檳榔(一兩),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去瓤),牽牛子(一兩微炒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郁李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微炒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溫服。如人行十里再服。
治大便卒不通。氣上奔心膈。宜服此方。
皂莢(一兩去黑皮塗酥炙黃焦去子),巴豆霜(一分),阿魏(半兩面裹煨令面熟為度),五靈脂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研入巴豆霜令勻。煉蜜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空心。以溫生薑湯下五丸。良久未效。再服七丸。
治大便卒不通。氣悶絕方。
川大黃(半兩銼碎微炒),川朴硝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以溫蜜水調下二錢。
治大便卒澀結不通方。
豬脂(一兩),葵子末(一兩半)
上件藥相和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水下三十丸。以通利為度。
又方。
羊蹄根(一兩銼)
上以水一大盞。煎取六分。去滓。溫溫頓服之。
又方。
大麻仁(一兩)
上以熟湯一大盞。研濾取汁。分為二服。
又方。
吳茱萸(五十粒生用),梔子(十四枚),川朴硝(一兩)
上以水一大盞。煎取六分。去滓。下朴硝。空心。分為三服。
白話文:
大便突然不通暢的治療方法
大便突然不通,是因為五臟氣息失調,陰陽失衡,虛實夾雜,三焦不和,寒熱交結造成的。胃是水谷的倉庫,負責消化食物,化生精氣,運行於全身;食物的殘渣則在大腸內形成糞便排出體外。若五臟和三焦功能失調,寒熱阻塞,就會導致腸胃積滯。腸胃本就積滯,再加上寒熱之氣交結,津液乾燥,腸胃內部乾澀,所以才會引起大便突然不通。
治療大便突然不通,伴隨心神煩悶,坐臥不安的處方:牽牛子丸
牽牛子(二兩,微炒)、川朴硝(一兩)、大麻仁(一兩)、川大黃(一兩,銼碎微炒)、甘遂(半兩,煨至黃色)、木香(一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,用蜂蜜調和,反覆搗杵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空腹時,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。一般服藥後走十里路程就會通便。如果仍未通便,可再服用一次。體質強弱不同,服藥劑量需作調整。
治療大便突然不通,伴隨心腹脹滿、氣悶的處方:木香丸
木香(一兩)、檳榔(一兩)、川大黃(一兩,銼碎微炒)、桂心(半兩)、巴豆霜(一分)、川烏頭(半兩,炮製去皮及根部)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,加入巴豆霜拌勻,用蜂蜜調和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空腹時,用橘皮湯送服三丸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增加至五丸。
治療大腸突然不通,伴隨腹脅脹滿,氣往上衝至心膈的處方:檳榔散
檳榔(一兩)、枳殼(一兩,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牽牛子(一兩,微炒)、桑根白皮(一兩,銼碎)、川大黃(一兩,銼碎微炒)、郁李仁(一兩,湯浸去皮尖,微炒)、陳橘皮(一兩,湯浸去白瓤,焙乾)
將以上藥材搗碎粗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半杯水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。服藥後走十里路程,如仍未通便,可再次服用。
治療大便突然不通,氣往上衝至心膈的處方
皂莢(一兩,去黑皮,塗酥炙至黃焦,去子)、巴豆霜(一分)、阿魏(半兩,用麵粉包裹煨熟)、五靈脂(一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,加入巴豆霜拌勻,用蜂蜜調和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空腹時,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五丸。如果很久沒有效果,可再服用七丸。
治療大便突然不通,氣悶的處方
川大黃(半兩,銼碎微炒)、川朴硝(半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細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二錢,用溫熱的蜂蜜水調服。
治療大便乾燥結實不通的處方
豬脂(一兩)、葵子末(一兩半)
將以上藥材混合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限時間,用溫水送服三十丸,以通便為度。
其他處方
- 羊蹄根(一兩,銼碎):用一杯水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。
- 大麻仁(一兩):用熱水一杯,研磨過濾取汁,分二次服用。
- 吳茱萸(五十粒,生用)、梔子(十四枚)、川朴硝(一兩):用一杯水煎至六分,去渣,加入朴硝,空腹分三次服用。
2. 治關格大小便不通諸方
夫關格者。是大小便不通也。大便不通謂之內關。小便不通謂之外格。二便不通。故為關格也。由陰陽不和。榮衛不通也。陰氣大盛。陽氣不得營之。故曰關。陽氣大盛。陰氣不得營之。故曰格。陰陽俱盛。不得相營。曰關格。則陰陽氣結。腹內脹滿。氣不行於大小腸。故關格。
而大小便不通也。又風邪在於三焦。三焦約痛。則小腹病。內閉。大小便不通。一日手足寒者。為三陰俱逆。三日死也。診其脈。來浮牢且滑直者。不得大小便也。
治風冷氣入小腸。忽痛堅急。如狀大小便不通。或小腸有氣結如升大。脹起。名為關格大小便不通。大黃散方。
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苦參(一兩銼),貝齒(一兩燒為灰),滑石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煮葵根湯調下二錢。
治大小便。氣壅不利。脹滿。關格不通。吳茱萸丸方。
吳茱萸(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桂心(半兩),乾薑(一分炮裂銼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赤芍藥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芎藭(半兩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細辛(三分),真珠(三分細研),桃白皮(一兩銼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以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。日三服。以通利為度。
又方。
木通(一兩銼),川朴硝(一兩),郁李仁(一兩湯浸去皮微炒),黃芩(半兩),車前子(一兩),蘧麥花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溫服。日三四服。
治大小便關格不通。腹脹喘急。立效方。
水銀(一分),膩粉(一分),滑石(一分)
上件藥。一處研令水銀星盡。每服。以蔥白湯調下一錢。
又方。
甘遂(半錢煨令黃),貝齒(二枚燒為灰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都為三服。用暖漿水一小盞。調服立效。
又方。
胡椒(二十顆搗碎),川朴硝(半兩)
上件藥。先以水一大盞。煎胡椒至六分。去滓。入硝更煎一兩沸。放溫。頓服神效。
又方。
膩粉(一錢),生麻油(一合)
上件藥相和。空腹服之。
治大小便。關格閉塞方。
上用蔓荊子油一合。空腹服之即通。通後汗出勿怪。
治大小便關格不通。肚脹氣築心悶絕方。
上用烏臼樹東面白皮。陰乾。搗羅為末。如五七日不通。以熟水調下二錢。如急用。火上焙乾為妙。
又方。
蜀葵花(一兩爛搗),麝香(半錢細研)
上相和。以水一大盞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服之。如無花。即取根拍破用之。
治大小便關格不通。經三五日方。
上用無蚛皂莢燒灰。細研。以粥飲調下三錢。立通。
白話文:
治關格大小便不通諸方
關格是指大小便不通的情況。大便不通稱為內關,小便不通稱為外格,兩種情況皆不通則稱為關格。其病因是陰陽不和,導致氣血運行受阻。陰氣過盛,陽氣無法正常運作,稱為關;陽氣過盛,陰氣無法正常運作,稱為格;陰陽都過盛,互相阻礙,則稱為關格。此時陰陽之氣結聚,腹部脹滿,氣無法通行於大小腸,所以導致關格,出現大小便不通的症狀。
此外,若風邪侵入三焦,三焦收縮疼痛,則小腹會出現病變,導致內閉,大小便不通。若手腳冰冷持續一天,則表示三陰皆逆,三日內可能死亡。診脈時,如果脈象浮、牢、滑且直,則表示大小便不通。
治療風寒之邪入侵小腸,導致突然疼痛、堅硬緊迫,並伴隨大小便不通,或小腸有氣結,如同腫塊般隆起,稱為關格大小便不通,可用大黃散方:
川大黃(一兩,銼碎微炒)、苦參(一兩,銼)、貝齒(一兩,燒成灰)、滑石(一兩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。不限時間,用煮熟的葵根湯調服二錢。
治療大小便氣滯不通,腹部脹滿,關格不通,可用吳茱萸丸方:
吳茱萸(一分,湯浸七遍後烘乾微炒)、桂心(半兩)、乾薑(一分,炮裂銼碎)、川大黃(一兩,銼碎微炒)、當歸(半兩,銼碎微炒)、赤芍藥(半兩)、甘草(半兩,炙微赤後銼碎)、芎藭(半兩)、人參(三分,去蘆頭)、細辛(三分)、真珠(三分,細研)、桃白皮(一兩,銼碎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末,用煉蜜和勻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三十丸,用生薑橘皮湯送服,一日三次,以通利為度。
另一方:
木通(一兩,銼碎)、川朴硝(一兩)、郁李仁(一兩,湯浸去皮後微炒)、黃芩(半兩)、車前子(一兩)、瞿麥花(半兩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粗粉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一日三至四次。
治療大小便關格不通,腹部脹滿,呼吸急促,急救方:
水銀(一分)、膩粉(一分)、滑石(一分)
將以上藥物一起研磨至水銀顆粒消失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蔥白湯送服。
另一方:
甘遂(半錢,煨至發黃)、貝齒(二枚,燒成灰)
將以上藥物搗碎研磨成細粉。共為三服,用溫熱的米漿水一小盞調服,可立即見效。
另一方:
胡椒(二十顆,搗碎)、川朴硝(半兩)
先用水一大盞煎煮胡椒至六分,去渣,加入朴硝再煎一兩沸,放溫後一次服用,效果神奇。
另一方:
膩粉(一錢)、生麻油(一合)
將以上藥物混合,空腹服用。
治療大小便關格閉塞方:
服用蔓荊子油一合,空腹服用即可通便。通便後出汗屬正常現象。
治療大小便關格不通,腹部脹滿,胸悶氣堵,心慌欲絕方:
取烏桕樹東面白色樹皮,陰乾,搗碎研磨成細粉。若五至七日不通,用熟水調服二錢。如需急用,可將藥粉烘乾。
另一方:
蜀葵花(一兩,搗爛)、麝香(半錢,細研)
將以上藥物混合,用水一大盞煎至五分,去渣服用。若無蜀葵花,則可用蜀葵根拍碎代替。
治療大小便關格不通,持續三至五日的方劑:
取無刺皂莢燒成灰,研磨成細粉,用粥水調服三錢,即可立即通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