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五十三 (18)
卷第五十三 (18)
1. 治消渴飲水腹脹諸方
治消渴腹脹。利大小腸。大黃丸方。
川大黃(三兩銼碎微炒),栝蔞根(一兩),芎藭(三分),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去瓤),檳榔(一兩),桂心(三分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水下三十丸。
白話文:
治療消渴症導致腹部脹滿的藥方。此方能通利大小腸。藥方名為大黃丸。
藥材包括:川大黃(三兩,切碎略炒)、栝蔞根(一兩)、川芎(三分)、枳殼(一兩,麩炒至微黃,去瓤)、檳榔(一兩)、桂枝(三分)。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限時間服用,每次溫水送服三十丸。
2. 治熱渴諸方
夫五臟六腑。皆有津液也。若五臟因虛而生熱者。熱氣在內。則津液竭少。故為渴也。夫渴者數飲水。其人必頭目眩。背寒而嘔。皆因利虛故也。診其心脈滑甚。不為喜渴也。
治脾胃中熱。引飲水漿。渴即不止。赤茯苓散方。
赤茯苓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黃芩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,生乾地黃(一兩),知母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五錢。以水一大盞。入生薑半分。小麥半合。淡竹葉二七片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熱渴。天竹黃散方。
天竹黃(一兩細研),黃連(一兩去須),茯神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川芒硝(一兩),犀角屑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川升麻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每於食後。煎淡竹葉湯調下一錢。
治脾胃中熱。煩渴不止。黃耆散方。
黃耆(一兩銼),茯神(一兩),地骨皮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,黃芩(一兩),生乾地黃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淡竹葉二七片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心脾熱。渴不止。小便難。宜服此方。
赤茯苓(一兩),蘆根(一兩銼),黃芩(一兩),知母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蘧麥穗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木通(一兩銼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心脾實熱。煩渴不止。知母散方。
知母(一兩),蘆根(一兩半銼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,黃芩〔三(五)分〕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脾胃中熱。煩渴。身漸消瘦。宜服此方。
黃連(一兩去須),川升麻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),黃芩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知母(一兩),茯神(半兩),梔子仁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石膏(二兩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脾胃熱。渴不止。羸瘦困乏。豬肚黃連丸方。
豬肚(一枚洗令淨),黃連(三兩去須別搗為末),栝蔞根(一兩),白粱米(一合淘淨),柴胡(一兩去苗),茯神(一兩),知母(一兩),麥門冬(二兩去心焙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先將黃連末及米。入肚內。縫合。蒸令爛熟。砂盆內研如膏。入藥末。和令熟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三十丸。
治心脾壅熱。煩渴口乾。宜服此方。
白話文:
治療因熱引起的口渴的各種方劑
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有津液。如果五臟因為虛弱而產生熱,熱氣在體內,就會導致津液減少,所以會感到口渴。這種口渴的人會頻繁喝水,但常常會頭暈眼花,背部發冷想吐,這都是因為過度耗損導致虛弱的緣故。如果診斷發現心脈滑而有力,這並不是因為喜歡喝水引起的口渴。
治療脾胃中熱,喝水卻止不住口渴的方劑:赤茯苓散
赤茯苓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黃芩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生乾地黃(一兩),知母(一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大盞水,加入半份生薑、半合小麥、七片淡竹葉,煎至剩下一半。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溫服。
治療因熱引起的口渴的方劑:天竹黃散
天竹黃(一兩,研磨成細末),黃連(一兩,去鬚),茯神(一兩),甘草(一兩,烤至微紅切碎),川芒硝(一兩),犀角屑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川升麻(一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,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。每次在飯後,用淡竹葉湯調服一錢。
治療脾胃中熱,煩躁口渴不停的方劑:黃耆散
黃耆(一兩,切碎),茯神(一兩),地骨皮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黃芩(一兩),生乾地黃(一兩),甘草(半兩,烤至微紅切碎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盞水,加入半份生薑、七片淡竹葉,煎至剩下一半多一點。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溫服。
治療心脾有熱,口渴不止,小便困難的方劑
赤茯苓(一兩),蘆根(一兩,切碎),黃芩(一兩),知母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蘧麥穗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甘草(一兩,烤至微紅切碎),木通(一兩,切碎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盞水,加入半份生薑,煎至剩下一半多一點。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溫服。
治療心脾實熱,煩躁口渴不停的方劑:知母散
知母(一兩),蘆根(一兩半,切碎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黃芩(少許),川大黃(一兩,切碎微炒),甘草(半兩,烤至微紅切碎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盞水,煎至剩下一半多一點。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溫服。
治療脾胃中熱,煩躁口渴,身體逐漸消瘦的方劑
黃連(一兩,去鬚),川升麻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黃芩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知母(一兩),茯神(半兩),梔子仁(一兩),甘草(一兩,烤至微紅切碎),石膏(二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盞水,煎至剩下一半多一點。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溫服。
治療脾胃熱,口渴不止,身體虛弱疲乏的方劑:豬肚黃連丸
豬肚(一個,洗淨),黃連(三兩,去鬚,另搗成末),栝蔞根(一兩),白粱米(一合,淘洗乾淨),柴胡(一兩,去苗),茯神(一兩),知母(一兩),麥門冬(二兩,去心,烘烤)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。先將黃連末和米放入豬肚內,縫合。蒸至軟爛,在砂盆中研磨成膏狀。加入藥末,混合均勻。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不論時間,用清粥送服三十丸。
治療心脾鬱熱,煩躁口乾的方劑
知母(一兩),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,烘烤),黃連(一兩,去鬚),茯神(一兩)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。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三二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不論時間,用粥送服三十丸。
另一個方劑
豆豉(一合),黃連(一兩,去鬚)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大盞水,煎至剩下一半。去除藥渣,每次飯後溫服。
另一個方劑
黃連(半兩,去鬚),麥門冬(一兩,去心)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大盞水,煎至剩下一半。去除藥渣,每次飯後溫服。
治療心肺熱引起的口渴,面色發紅口乾的方劑
馬牙硝(半斤),川芒硝(四兩),寒水石(四兩),石膏(三兩)
將以上藥材用五升水浸泡三天,用銀器煎至水乾。然後加入寒水石和石膏,等待凝固變硬,陰乾。另外加入龍腦半兩,硃砂一兩,一起研磨成末。不論時間,用蜜水調服一錢。這個方劑還可以治療咽喉腫痛,效果很好。
治療熱極,口渴不止的方劑
麥門冬(一兩,去心),石膏(二兩),蘆根(一兩,切碎)
將以上藥材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大盞水,煎至剩下一半。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溫服。
治療熱渴不止,心神煩躁的方劑
黃連(五兩,去鬚,搗成末),地黃汁(二升),蜂蜜(五合)
將以上藥材在銀器中用慢火煎成膏狀,放入瓷盒中儲存。每次飯後,用竹葉麥門冬湯調服彈子大小的膏。
另一個方劑
黃連(去鬚),栝蔞根,各等量
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末。用煮爛的麥門冬(去心)研磨成泥,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飯後,用小麥湯送服三十丸。
另一個方劑
取水中的浮萍,洗淨曬乾研磨成末。用牛奶汁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不論時間,用粥送服三十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