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五十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十三 (2)

1. 治消渴諸方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入研了藥令勻。不計時候。用清粥飲調下一錢。

治消渴。潤肺心。黃連散方。

黃連(二兩去須搗羅為末),生地黃汁(三合),生栝蔞汁(三合),牛乳(三合)

上用三味汁相和。每服三合。不計時候。調下黃連末一錢。

又方。

白羊肺(一具切片),牡蠣(二兩燒為粉),胡燕窠中草(燒灰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於食後。以新汲水調下二錢。

治消渴久不瘥。體瘦心煩。黃連丸方。

黃連(半兩去須),黃耆(半兩銼),梔子仁(一分),苦參(半兩銼),人參〔一兩(分)去蘆頭〕,葳蕤(一分),知母(一分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栝蔞根(半兩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,地骨皮(一分),赤茯苓(一分),生乾地黃(一分),鐵粉(半分研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消渴。不問年月深淺。困篤者。宜服此鐵粉丸方。

鐵粉(二兩細研),雞膍胵(一兩微炙),栝蔞根(三分),土瓜根(一兩),苦參(三分銼),黃連(三分去須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牡蠣(三分燒為粉),桑螵蛸(三分微炒),金箔(五十片細研),銀箔(五十片細研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研了藥。更研令勻。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消渴。心神虛煩燥悶。栝蔞根丸方。

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去心焙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黃連(三分去須),赤石脂(半兩),澤瀉(半兩),石膏(一兩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消渴久不止。心神煩壅。眠臥不安。宜服此方。

黃連(一兩去須),皂莢樹鵝(一兩微炙),苦參(二兩銼),栝蔞根(二兩),赤茯苓(二兩)知母(二兩),白石英(一兩細研),金箔(五十片細研),銀箔(五十片細研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石英金銀箔相和。研令勻。以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煮小麥湯下三十丸。竹葉湯下亦得。

治消渴。四肢煩熱。口乾心燥。宜服此方。

栝蔞根(二兩),麥門冬(二兩去心焙),苦參(三分銼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知母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牛膽汁和丸。如小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清粥飲下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水蛇(一條活者剝皮炙黃搗末),蝸牛(不限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膩粉一分煎令稠),麝香(一分細研)

上件藥。用粟米飯和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生薑湯下十丸。

治消渴煩熱悶亂。宜服此方。

白話文:

治療消渴症的各種方子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與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。不拘時間,用清淡的米粥水調服一錢。

治療消渴症,滋潤肺心,黃連散方

黃連(二兩,去除鬚根後搗碎磨成粉末),生地黃汁(三合),生栝蔞汁(三合),牛奶(三合)

將這三種汁液混合在一起,每次服用三合,不拘時間,用黃連粉一錢調服。

又一方

白羊肺(一副,切成片),牡蠣(二兩,燒成粉),胡燕巢中的草(燒成灰一兩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每次飯後,用新打上來的井水調服二錢。

治療消渴症久治不癒,身體消瘦、心煩意亂,黃連丸方

黃連(半兩,去除鬚根),黃耆(半兩,切碎),梔子仁(一分),苦參(半兩,切碎),人參(一兩,去除蘆頭),葳蕤(一分),知母(一分),麥門冬(一兩,去除心後焙乾),栝蔞根(半兩),甘草(一分,炙烤至微紅,切碎),地骨皮(一分),赤茯苓(一分),生乾地黃(一分),鐵粉(半分,研磨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,搗三、二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拘時間,用粥水送服三十丸。

治療消渴症,不論病程長短,病情嚴重者,適宜服用此鐵粉丸方

鐵粉(二兩,細研),雞內金(一兩,稍微烤過),栝蔞根(三分),土瓜根(一兩),苦參(三分,切碎),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),麥門冬(一兩,去除心後焙乾),牡蠣(三分,燒成粉),桑螵蛸(三分,稍微炒過),金箔(五十片,細研),銀箔(五十片,細研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研磨好的藥粉中,再次研磨均勻。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,搗三、五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,不拘時間,用清淡的米粥水送服三十丸。

治療消渴症,心神虛煩、燥熱鬱悶,栝蔞根丸方

栝蔞根(一兩),麥門冬(一兩,去除心後焙乾),甘草(三分,炙烤至微紅,切碎),黃連(三分,去除鬚根),赤石脂(半兩),澤瀉(半兩),石膏(一兩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,搗三、二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拘時間,用清淡的米粥水送服三十丸。

治療消渴症久治不癒,心神煩躁鬱結,睡眠不安,適宜服用此方

黃連(一兩,去除鬚根),皂莢樹鵝(一兩,稍微烤過),苦參(二兩,切碎),栝蔞根(二兩),赤茯苓(二兩),知母(二兩),白石英(一兩,細研),金箔(五十片,細研),銀箔(五十片,細研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石英、金箔、銀箔混合,研磨均勻。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成泥狀,搗三、五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,不拘時間,用煮過的小麥湯送服三十丸。用竹葉湯送服也可以。

治療消渴症,四肢煩熱,口乾心燥,適宜服用此方

栝蔞根(二兩),麥門冬(二兩,去除心後焙乾),苦參(三分,切碎),人參(三分,去除蘆頭),知母(三分)

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牛膽汁混合製成藥丸,如小豆大小。不拘時間,用清淡的米粥水送服二十丸。

又一方

水蛇(一條,活的,剝皮後烤黃,搗成末),蝸牛(不限數量,用水浸泡五日,取其黏液,加入膩粉一分,煎煮至濃稠),麝香(一分,細研)

將上述藥材用小米飯混合製成藥丸,如綠豆大小。每次服用,不拘時間,用生薑湯送服十丸。

治療消渴症,煩躁發熱,悶亂不安,適宜服用此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