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五十二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五十二 (3)

1. 治五臟瘧諸方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腎瘧。腰背痛。手足寒。食少無力。烏梅丸方。

烏梅肉(一兩微炒),桂心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,虎頭骨(二兩塗酥炙令黃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香豉(一合炒乾),恆山(二兩銼),鱉甲(二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麝香(一分細研),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桃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川升麻(一兩),肉蓯蓉(一兩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乾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麝香研勻。煉蜜和搗三五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粥飲下二十丸。漸加至三十丸。

治腎熱為瘧。令人悽悽。腰脊痛宛轉。大便難。忽然手足寒。恆山散方。

恆山(一兩),烏梅肉〔一兩(二七枚)搗〕,香豉(一合),蔥白(一握),桃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)

上件藥。細銼。都以水二大盞。煎至一盞半。去滓。分為三服。於欲發時前服盡。

白話文:

[治療五臟瘧疾的各種藥方]

以上藥材,搗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中盞的水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溫熱服用。

[治療腎瘧。腰背疼痛,手腳冰冷,食慾不振,身體虛弱。烏梅丸的藥方]

烏梅肉(一兩,稍微炒過)、桂心(一兩)、甘草(一兩,烤至微紅切碎)、虎頭骨(二兩,塗上酥油烤至黃色)、人參(一兩,去除蘆頭)、香豉(一合,炒乾)、恆山(二兩,切碎)、鱉甲(二兩,塗上醋烤至黃色,去除邊緣部分)、麝香(一分,磨成細末)、附子(半兩,炮製裂開,去除皮臍)、桃仁(半兩,用熱水浸泡,去除皮尖和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、川升麻(一兩)、肉蓯蓉(一兩,用酒浸泡一晚,刮去皺皮,烤乾)。

以上藥材,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研磨均勻。用煉好的蜂蜜調和,搗成藥丸三五百下。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在飯前,用粥湯送服二十丸,逐漸增加至三十丸。

[治療腎熱引起的瘧疾。使人感到寒冷,腰背疼痛難忍,大便困難,突然手腳冰冷。恆山散的藥方]

恆山(一兩)、烏梅肉(一兩,約二十七枚,搗碎)、香豉(一合)、蔥白(一握)、桃仁(半兩,用熱水浸泡,去除皮尖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。

以上藥材,切細。全部加入兩大碗水,煎煮至剩一碗半。去除藥渣。分成三次服用,在瘧疾快要發作前全部服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