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九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十九 (8)

1. 治久痃癖諸方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於食前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
治痃癖氣。食物不消。宜服此方。

木香(一兩),硫黃(一兩細研水飛過),川大黃(三兩銼碎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食前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
又方。

蒼朮(一兩銼微炒),川烏頭(二兩炮裂去皮臍),赤芍藥(半兩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醋煮麵糊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腹部腫塊的各種藥方
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,再搗打二三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

治療腹部腫塊脹氣、食物消化不良,適合服用此藥方。

木香(一兩),硫磺(一兩,細研後用水漂洗過),川大黃(三兩,切碎稍微炒過)
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,再搗打二三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在飯前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

又一藥方。

蒼朮(一兩,切碎稍微炒過),川烏頭(二兩,炮製使其裂開後去除皮和臍),赤芍藥(半兩)
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用醋煮過的麵糊混合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在飯前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二十丸。

2. 治痃癖心腹脹滿諸方

夫痃癖心腹脹滿者。由陰陽不調。食飲宿滯。積聚成病。蘊結在內。氣不宣通。邪氣搏於正氣。脾胃虛冷。故令心腹脹滿也。

治痃癖冷氣脹滿。不能食。白朮散方。

白朮(一兩),訶黎勒皮(一兩),枳殼(三分麩炒微黃去瓤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乾薑(三分炮裂銼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桔梗(半兩去蘆頭),桂心(三分),木香(二分),檳榔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棗二枚。煎至五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治痃癖氣。急硬滿脹。心肋多痛。不能食物。氣攻胸背壅悶。半夏散方。

半夏(三分湯浸七遍去滑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大腹皮(一兩銼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鱉甲(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檳榔(一兩),赤芍藥(一兩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痃癖氣脹。心肋急痛。不能下食。四肢少力。枳殼散方。

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去瓤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鱉甲(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檳榔(七分),柴胡(五兩去苗),芎藭(三分),桂心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赤茯苓〔二(一)兩〕,木香(三分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當歸(五分銼微炒),赤芍藥(三分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痃癖氣。腹脅脹滿。喘息促急。不思飲食。宜服大腹皮散方。

大腹皮(一兩銼),赤茯苓(三分),桔梗(三分去蘆頭),牡丹(三分),桃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檳榔(一兩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,枳殼(三分麩炒微黃),鱉甲(缺分量),郁李仁(缺分量),川大黃(缺分量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
治痃癖氣。心腹脹滿。不下食飲。胸膈壅悶。喘嗽氣急。宜服桃仁散方。

桃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鱉甲(三分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川烏頭(三分炮裂去皮尖),皂莢(半兩去黑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),枳殼(三分麩炒微黃去瓤),白朮(三分),桔梗(三分去蘆頭),檳榔(三分),防葵(半兩),紫菀(三分去苗土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細辛(半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五七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三十丸。

治痃癖氣攻。兩脅脹滿。心胸不利。少思飲食。訶黎勒丸方。

白話文:

治痃癖心腹脹滿諸方

痃癖導致心腹脹滿,是因為陰陽失調,飲食積滯,日久積聚成病,邪氣阻滯於內,氣血不通暢,邪氣侵犯正氣,脾胃虛寒,所以才會造成心腹脹滿。

白朮散方 (治痃癖冷氣脹滿,不能進食)

白朮一兩、訶黎勒皮一兩、枳殼三分(麩炒微黃去瓤)、陳橘皮三分(湯浸去白瓤焙)、乾薑三分(炮裂銼)、人參一兩(去蘆頭)、桔梗半兩(去蘆頭)、桂心三分、木香二分、檳榔三分。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,加兩枚大棗,煎煮至五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半夏散方 (治痃癖氣滯,腹部堅硬脹滿,心肋疼痛,不能進食,氣體上衝胸背,胸悶)

半夏三分(湯浸七遍去滑)、桔梗一兩(去蘆頭)、大腹皮一兩(銼碎)、前胡一兩(去蘆頭)、鱉甲一兩半(塗醋炙至黃色,去裙邊)、枳殼一兩(麩炒微黃)、人參三分(去蘆頭)、檳榔一兩、赤芍藥一兩、吳茱萸半兩(湯浸七遍,焙乾微炒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,加半片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枳殼散方 (治痃癖氣脹,心肋劇痛,不能進食,四肢無力)

枳殼一兩(麩炒微黃去瓤)、桔梗一兩(去蘆頭)、鱉甲一兩(塗醋炙至黃色,去裙邊)、人參一兩(去蘆頭)、檳榔七分、柴胡五兩(去苗)、芎藭三分、桂心一兩、陳橘皮一兩(湯浸去白瓤焙)、赤茯苓二兩、木香三分、川大黃一兩(銼碎微炒)、當歸五分(銼碎微炒)、赤芍藥三分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,加半片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大腹皮散方 (治痃癖氣脹,腹脅脹滿,呼吸急促,不想進食)

大腹皮一兩(銼碎)、赤茯苓三分、桔梗三分(去蘆頭)、牡丹三分、桃仁半兩(湯浸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、檳榔一兩、桑根白皮一兩(銼碎)、枳殼三分(麩炒微黃)、鱉甲(分量未註明)、郁李仁(分量未註明)、川大黃(分量未註明)。將以上藥材粗略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半碗水,加半片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拘時間。

桃仁散方 (治痃癖氣滯,心腹脹滿,不進食,胸膈阻塞,胸悶,咳嗽氣急)

桃仁一兩(湯浸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、鱉甲三分(塗醋炙至黃色,去裙邊)、川烏頭三分(炮裂去皮尖)、皂莢半兩(去黑皮,塗酥炙至黃焦,去子)、枳殼三分(麩炒微黃去瓤)、白朮三分、桔梗三分(去蘆頭)、檳榔三分、防葵半兩、紫菀三分(去苗土)、乾薑半兩(炮裂銼)、細辛半兩、陳橘皮一兩(湯浸去白瓤焙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煉蜜和勻,反覆搗五百至七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不拘時間,用粥送服。

訶黎勒丸方 (治痃癖氣滯,兩脅脹滿,胸悶,少食)

訶黎勒一兩(煨後用皮)、桔梗三分(去蘆頭)、赤芍藥半兩、枳殼一兩(麩炒微黃去瓤)、白朮一兩、赤茯苓一兩、桃仁一兩(湯浸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、鱉甲一兩(塗醋炙至黃色,去裙邊)、桂心三分、木香半兩、川大黃三分(銼碎微炒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煉蜜和勻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不拘時間,用溫酒送服。

京三稜丸方 (治痃癖氣滯,心腹脹滿,不想進食)

京三稜一兩(微煨銼碎)、木香一兩、肉豆蔻一兩(去殼)、桃仁一兩(湯浸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、乾薑一兩(炮裂銼碎)、青橘皮一兩(湯浸去白瓤焙)、蓬莪朮一兩、巴豆半兩(去皮心,水煮後研磨,用紙壓榨去油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巴豆研磨均勻,加煉蜜和勻,反覆搗五百至七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丸,空腹服用,用生薑橘皮湯送服。

氣逆脹滿方 (治痃癖氣滯,嘔吐唾沫,飲食不進,氣逆脹滿)

檳榔五兩、高良薑一兩半、桃仁三合(湯浸去皮尖雙仁,麩炒微黃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煉蜜和勻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不拘時間,用溫酒送服。

注意: 以上方劑僅供參考,實際應用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進行。 文中藥材用量單位為古代單位,現代應用需換算。 部分方劑藥材用量缺失,需謹慎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