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九 (4)
卷第四十九 (4)
1. 治癖氣諸方
治癖氣脹痛。吳茱萸丸方。
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桃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巴豆(秋夏用三十枚春冬用五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巴豆研令勻。以軟飯和丸。如黍粒大。每服不計時候。煎生薑橘皮湯下五丸。
治癖氣結硬不消。皂莢丸方。
豬牙皂莢(四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),巴豆(一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),硼砂(半兩用酒一盞浸火熬成膏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入巴豆。研令勻。用硼砂膏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食前。以粥飲下三丸。
治腹滿癖硬如石。積年不損方。
上取白楊東南枝。去蒼皮。細銼三斤。熬令黃。絹袋盛。用酒一斗浸。密封三五宿。每於食前。暖一小盞服之。
白話文:
治療癖氣脹痛的吳茱萸丸
吳茱萸(半兩,用湯浸泡七次後烘乾,稍微炒過),附子(一兩,炮製使其裂開,去掉皮和臍),桃仁(一兩,用湯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,用麩炒至微黃),巴豆(秋季和夏季用三十枚,春季和冬季用五十枚,去掉皮和心,研磨後用紙包裹壓去油),乾薑(一兩,炮製使其裂開,切成小塊)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加入巴豆一同研磨均勻,用軟飯將藥粉搓成丸子,大小如黍米。每次服用不限時間,用煎好的生薑橘皮湯送服五丸。
治療癖氣結硬不消的皂莢丸
豬牙皂莢(四兩,去掉黑色外皮,塗上酥油炙烤至焦黃,去除種子),巴豆(一分,去掉皮和心,研磨後用紙包裹壓去油),硼砂(半兩,用一盞酒浸泡,用火熬成膏狀)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,加入巴豆一同研磨均勻,用硼砂膏將藥粉搓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飯前,用粥送服三丸。
治療腹部脹滿、癖硬如石頭,多年不癒的方子
取白楊樹東南方向的樹枝,去掉外層青皮,切碎三斤,熬至黃色,用絹袋裝好。用一斗酒浸泡,密封三至五個晚上。每次飯前,溫熱一小盞服用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