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八 (23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十八 (23)

1. 治寒疝心腹痛諸方

夫寒疝心腹痛者。此由腑臟虛弱。風邪客於其間。與真氣相擊。故痛。其痛隨氣上下。或衝上於心。或在於腹。皆由寒氣所作。所以謂之寒疝心腹痛也。

治寒疝心腹痛。四肢不和。面色青冷。不欲飲食。氣漸羸弱。宜服白朮丸方。

白朮(一兩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青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當歸(半兩銼碎微炒),芎藭(半兩),木香(半兩),山姜子(三分),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桂心(一兩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草豆蔻(一兩去皮)

上件藥。搗為末。煉蜜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不計時候。以熱酒下三十丸。

治寒疝。心腹痛。不下飲食。痛甚引脅肋間。及腹裡急者。宜服當歸散方。

當歸(一兩銼微炒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羊肉(半斤細切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白朮(一兩銼),蓽茇(半兩)

上件藥。除羊肉外。搗篩為散。以水五大盞。合煮取兩大盞半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服一小盞。

治寒疝。心腹痛。胸脅支滿。不能下食。木香散方。

木香(三分),檳榔(一兩),赤茯苓(一兩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當歸(一兩銼碎微炒),桂心(一兩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青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服。

治寒疝。心腹痛如刺。不下飲食。白汗出。氣欲絕。椒附散方。

川椒(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檳榔(一兩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白朮(一兩),青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服。

治寒疝。心腹痛。及脅肋裡急。不下飲食。宜服高良薑羊肉湯方。

高良薑(一兩銼),赤芍藥(一兩銼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羊肉(一斤半細切),桂心(一兩)

上件藥。除羊肉外。搗碎。以水五大盞。都煮取兩盞半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服一小盞。

治寒疝。心腹痛。胸脅支滿。飲食不下。宜服芎藭丸方。

芎藭(一兩),防葵(一兩),白蘞(一兩),桂心(一兩),川椒(一兩半去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)白朮(一兩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川烏頭(一兩炮裂去皮臍),吳茱萸(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生薑橘皮湯下三十丸。日四五服。

治寒疝。心腹痛。面目青黃。不下飲食。縱食嘔逆。肌體羸瘦。宜服吳茱萸丸方。

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赤茯苓(半兩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白朮(二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桂心(一兩),半夏(一兩湯浸七遍去滑),赤芍藥(一兩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川椒(一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木香(一兩)

白話文:

寒疝引起的心腹痛等症狀,是因為臟腑虛弱,風邪入侵,與體內真氣相衝導致的。疼痛會隨著氣的運行而上下移動,有時衝到胸口,有時則在腹部,都是寒氣作祟所致,所以稱為「寒疝心腹痛」。

以下是一些治療寒疝心腹痛的方劑:

一、白朮丸方 (治寒疝心腹痛,四肢不溫,面色青冷,食慾不振,體力日漸衰弱):

配方:白朮一兩、乾薑半兩(炮製後切碎)、青橘皮一兩(用水浸泡去白瓤後烘乾)、當歸半兩(切碎微炒)、川芎半兩、木香半兩、山薑子三分、厚朴一兩(去除粗皮,塗抹生薑汁烘烤至香熟)、桂枝一兩、附子一兩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)、草豆蔻一兩(去皮)。
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不限時間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熱酒送服。

二、當歸散方 (治寒疝心腹痛,食慾不振,疼痛劇烈,牽連到脅肋,腹部絞痛):

配方:當歸一兩(切碎微炒)、乾薑半兩(炮製後切碎)、羊肉半斤(切碎)、陳橘皮一兩(用水浸泡去白瓤後烘乾)、白朮一兩(切碎)、蓽茇半兩。

製法:除羊肉外,其餘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

用法:用五杯水煎煮,至剩二杯半,過濾掉藥渣。不限時間,溫服一杯。

三、木香散方 (治寒疝心腹痛,胸脅脹滿,食慾不振):

配方:木香三分、檳榔一兩、赤茯苓一兩、人參一兩(去除蘆頭)、當歸一兩(切碎微炒)、桂枝一兩、前胡一兩(去除蘆頭)、青橘皮一兩(用水浸泡去白瓤後烘乾)。
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

用法: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杯半水,加生薑半片、大棗三枚一起煎煮至六分,過濾藥渣,溫服。

四、椒附散方 (治寒疝心腹痛如刀刺般,食慾不振,出冷汗,氣息奄奄):

配方:川椒半兩(去除雜質,微炒去汗)、附子一兩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)、檳榔一兩、乾薑半兩(炮製後切碎)、白朮一兩、青橘皮一兩(用水浸泡去白瓤後烘乾)。
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半水,加生薑半片、大棗三枚一起煎煮至六分,過濾藥渣,溫服。

五、高良薑羊肉湯方 (治寒疝心腹痛,脅肋絞痛,食慾不振):

配方:高良薑一兩(切碎)、赤芍藥一兩(切碎)、當歸一兩(切碎微炒)、羊肉一斤半(切碎)、桂枝一兩。

製法:除羊肉外,其餘藥材搗碎。用五杯水煎煮,至剩二杯半,過濾藥渣。

用法:不限時間,溫服一杯。

六、芎藭丸方 (治寒疝心腹痛,胸脅脹滿,食慾不振):

配方:川芎一兩、防風一兩、白芷一兩、桂枝一兩、川椒一兩半(去除皮和雜質,微炒去汗)、白朮一兩、乾薑一兩(炮製後切碎)、川烏頭一兩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)、吳茱萸一兩(用水浸泡七次後烘乾,微炒)。
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生薑橘皮湯送服,每日服用四到五次。

七、吳茱萸丸方 (治寒疝心腹痛,面色青黃,食慾不振,進食即嘔吐,消瘦):

配方:吳茱萸半兩(用水浸泡七次後烘乾,微炒)、赤茯苓半兩、乾薑半兩(炮製後切碎)、白朮二兩、甘草半兩(炙烤至微紅,切碎)、桂枝一兩、半夏一兩(用水浸泡七次,去除黏液)、赤芍藥一兩、前胡一兩(去除蘆頭)、川椒一兩(去除雜質,微炒去汗)、當歸一兩(切碎微炒)、陳橘皮一兩(用水浸泡去白瓤後烘乾)、附子一兩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)、人參一兩(去除蘆頭)、木香一兩。
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每日服用四到五次。

八、甜瓜子散方 (治寒疝,胸脅脹滿,食慾不振,寒邪入體,心腹疼痛伴有嘔吐腹瀉,背部僵硬,無法彎腰):

配方:甜瓜子一兩(微炒)、桂枝一兩、白芷一兩、白薇半兩、川芎一兩、乾薑半兩(炮製後切碎)、川椒半兩(去除雜質,微炒去汗)、吳茱萸半兩(用水浸泡七次後烘乾,微炒)、川烏頭一兩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)、防風半兩、當歸一兩(切碎微炒)、木香一兩。

製法:將所有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調和,反覆搗三百至二百下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每日服用四到五次。

備註: 以上劑量皆為古代劑量單位,現代應用需經中醫師調整。 切勿自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