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八 (15)
卷第四十八 (15)
1. 治積聚心腹痛諸方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後將硼砂三兩。用醋二升。煎濾去滓。入前藥末四兩。納硼砂醋中攪和勻。於銀鍋內煎成膏。和余藥末。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於食前。以生薑橘皮湯下二十丸。
治聚積氣。心腹妨悶疼痛。大黃丸方。
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當歸(三分銼微炒),芎藭(三分),訶黎勒皮(一兩),檳榔(一兩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乾薑(三分炮裂銼),川烏頭(一兩炮裂去皮臍),桃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酒下三十丸。
治心腹積聚。時有疼痛。宜服巴豆丸方。
巴豆(二十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),杏仁(五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藜蘆(一兩去頭炙黃),皂莢(二兩去皮塗酥炙令黃焦去子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
上件藥。搗桔梗皂莢藜蘆等。羅為末後。細研巴豆杏仁如膏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小豆大。每日空心。以溫水下二丸。如未覺。即加至五丸。
白話文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。然後取硼砂三兩,用醋二升煎煮,濾掉藥渣。將之前研磨好的藥粉四兩,加入硼砂醋汁中攪拌均勻。接著在銀鍋內煎煮成膏狀,再加入剩餘的藥粉,搗製兩三百下。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,用生薑橘皮湯送服二十丸。
治療因氣積聚導致心腹脹悶疼痛的,大黃丸的配方
川大黃(一兩,切碎稍微炒過),當歸(三分,切碎稍微炒過),川芎(三分),訶子皮(一兩),檳榔(一兩),吳茱萸(半兩,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焙乾稍微炒過),乾薑(三分,炮裂切碎),川烏頭(一兩,炮裂後去皮臍),桃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搗製兩三百下。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不限時間,用溫酒送服三十丸。
治療心腹積聚,時有疼痛的,宜服用巴豆丸的配方
巴豆(二十枚,去皮心,研磨後用紙包壓榨去除油脂),杏仁(五十枚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,藜蘆(一兩,去頭炙黃),皂莢(二兩,去皮塗上酥油炙烤至黃焦,去除種子),桔梗(一兩,去蘆頭)。
將以上藥材,先將桔梗、皂莢、藜蘆等研磨成粉末。然後將巴豆、杏仁仔細研磨成膏狀。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,搗製兩三百下。製成如小豆大小的藥丸。每天空腹時,用溫水送服二丸。如果沒有感覺,可以增加到五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