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八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十八 (6)

1. 治脾積氣諸方

治痞氣當胃管。結聚如杯。積久不散。腹脅疼痛。體瘦成勞。不能飲食。宜服鱉甲丸方。

鱉甲(三兩去裙襴以米醋一小盞化硼砂一兩用塗炙鱉甲令醋盡為度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京三稜(一兩微煨炒),乾漆(一兩搗碎炒令煙出),木香(一兩),川大黃(二兩銼碎醋拌炒令乾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末。以醋煮麵糊和溶。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。溫酒下二十丸。

治痞氣結聚不散。心腹疼痛。硼砂煎丸方。

硼砂(一兩不夾石者細研),芫花(一兩醋拌炒令乾),木香(一兩),京三稜(一兩微煨銼),川烏頭(半兩去皮臍銼碎鹽拌炒令黃),鱉甲(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

上件藥。除硼砂外。搗細羅為末。先以米醋一升。慢火熬硼砂。次下諸藥。同熬令稠。入少蒸餅和溶為丸。如綠豆大。每服食前。以生薑湯下十丸。

治痞氣結聚在胃管。心腹脹硬。臟腑壅滯。宜服牽牛子丸方。

牽牛子(一兩半微炒),甘遂(一兩銼碎微炒),訶黎勒皮(三分),木香(三分),京三稜(三分銼碎醋拌炒令乾),青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末。以生薑汁二兩。蜜四兩。煎令稠熟。和為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臥時。生薑湯下二十丸。以利為度。

治痞氣。心腹堅脹。飲食不消。木香丸方。

木香(一兩),川大黃(一兩銼碎醋拌炒令乾),硫黃(一兩細研水飛過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末。研入硫黃令勻。以酒煮麵糊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每服。空心。以生薑湯下十丸。

又方。

訶黎勒皮(一兩),鱉甲(一兩半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
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二錢。食前。以生薑橘皮煎湯調下。

白話文:

[治療脾臟積聚氣滯的各種藥方]

鱉甲丸: 此方用於治療痞塊氣滯,病症表現在胃部附近,硬塊像杯子一樣聚在一起,時間久了無法消散,導致腹部和脅肋疼痛,身體消瘦,形成勞損,並且沒有食慾。

藥材:鱉甲(三兩,去除邊緣部分,用一小杯米醋化開一兩硼砂塗在鱉甲上,炙烤到醋乾為止),附子(一兩,炮製裂開,去除皮和臍),京三稜(一兩,稍微煨炒),乾漆(一兩,搗碎炒到冒煙),木香(一兩),川大黃(二兩,切碎用醋拌炒至乾),吳茱萸(半兩,用熱水浸泡七次,烘乾後稍微炒)。
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醋煮麵糊和在一起,搗三百下左右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早晨空腹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

硼砂煎丸: 此方用於治療痞塊氣滯,硬塊聚在一起無法消散,導致心腹疼痛。

藥材:硼砂(一兩,選擇不夾雜石塊的,仔細研磨),芫花(一兩,用醋拌炒至乾),木香(一兩),京三稜(一兩,稍微煨炒切碎),川烏頭(半兩,去除皮和臍,切碎用鹽拌炒至黃),鱉甲(一兩,塗醋炙烤至黃,去除邊緣部分)。

製法:將除硼砂外的其他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先用一升米醋,用小火熬硼砂,然後加入其他藥材一起熬煮至濃稠,再加入少量蒸熟的餅和在一起,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飯前用生薑湯送服十丸。

牽牛子丸: 此方用於治療痞塊氣滯,硬塊聚積在胃部,導致心腹脹硬,內臟氣機不暢。

藥材:牽牛子(一兩半,稍微炒過),甘遂(一兩,切碎稍微炒過),訶黎勒皮(三分),木香(三分),京三稜(三分,切碎用醋拌炒至乾),青橘皮(三分,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瓤,烘乾)。
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用二兩生薑汁和四兩蜂蜜,煎煮至濃稠,和在一起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睡前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,以排便通暢為度。

木香丸: 此方用於治療痞塊氣滯,導致心腹堅硬脹滿,消化不良。

藥材:木香(一兩),川大黃(一兩,切碎用醋拌炒至乾),硫黃(一兩,仔細研磨後用水飛法處理)。
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硫黃研磨均勻,用酒煮麵糊和在一起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空腹用生薑湯送服十丸。

又一方: 此方也用於治療痞塊氣滯。

藥材:訶黎勒皮(一兩),鱉甲(一兩半,塗醋炙烤至黃,去除邊緣部分)。

製法:將上述藥材搗碎磨成散劑。每次飯前用生薑橘皮煎湯調服二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