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七 (14)
卷第四十七 (14)
1. 治反胃嘔噦諸方
夫反胃者。為食物嘔吐。胃不受食。言胃口翻也。則有因飲酒過傷脾胃。勞乏所致。則有久積風氣。鬱滯在脾胃之間。不能消磨穀食所致。則有因憂悒怏蓄怒。腸結胃翻所致。則有宿滯固癖。積聚冷疾。久不全除。致成茲疾。則有熱毒壅隔。胃口閉塞。不下飲食。女人皆由血氣所為。
男子多因冷憊所致。大凡嘔噦。飲食。所為病根既若異同。醫療固。宜審察。其中有才食便吐。有食久乃翻。不可一概用方。切在仔細體候也。
治反胃胸膈不利。食即嘔吐。宜服白豆蔻散方。
白豆蔻(半兩去皮),枇杷葉〔一兩(分)拭去毛炙微黃〕,訶黎勒皮(三分),前胡(一兩去蘆頭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檳榔(一兩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白朮(三分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臟腑久積虛冷。反胃嘔噦。宜服此方。
白礬(二兩),黃丹(二兩),硫黃(一兩)
上先將白礬黃丹。入於坩鍋內。以炭火半秤。燒通赤。任火自消。取出。於濕地出火毒兩日。入硫黃。同細研為末。以粟米飯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粥飲下二十丸。
治反胃。嘔噦不下食。宜服此方。
蝟皮(一兩炙令焦黃),人參(一兩去蘆頭),白茯苓(一兩),厚朴(一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),生乾地黃(一兩),甘草(一兩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生薑湯下二十丸。
治反胃。嘔噦吐食。渴欲飲水。半夏散方。
半夏(一兩湯洗七遍去滑),白茯苓(二兩),澤瀉(一兩),桂心(半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麥門冬(二兩去心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治反胃。嘔噦吐食煩熱。麥門冬散方。
麥門冬(半兩去心),半夏(半兩湯洗七遍去滑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白茯苓(三分),甘草(一分炙微赤銼),枇杷葉〔二(一)分拭去毛炙微黃〕,人參(三分去蘆頭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反胃嘔噦吐食。及噎悶方。
枳實(半兩麩炒微黃),人參(三兩去蘆頭),陳橘皮(二兩湯浸去白瓤焙),吳茱萸(一分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治反胃嘔噦吐食。宜服此方。
肉豆蔻(半兩去殼),胡椒(一兩),蓽茇(一兩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一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五分。入羊乳半合。不計時候溫服。
白話文:
標題:[治療反胃嘔吐的各種方法]
內容:所謂反胃,就是指食物吃下去後又吐出來,胃無法接受食物,就好比胃裏的東西翻騰上來。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爲飲酒過度,傷害了脾胃;也可能是因爲長期積累的風邪,鬱結在脾胃之間,導致穀物消化不良;又或者是因憂鬱、憤怒,腸結胃翻;亦或是宿疾未除,冷疾積累,最終形成這種疾病;再或者是因爲熱毒堵塞,胃口閉塞,無法進食。而女性的反胃多與血氣有關,男性則多是因爲身體受寒。
對於嘔吐,飲食原因不同,治療方法自然也應該不同,醫生應該仔細診斷。有的患者剛吃完飯就吐,有的則是過一段時間才吐,不能用同樣的藥方,必須根據具體症狀來治療。
治療反胃,胸膈不適,進食後立即嘔吐,應服用白豆蔻散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白豆蔻(半兩,去皮)、枇杷葉(一兩,擦去絨毛,烤至微黃)、訶子皮(三分)、前胡(一兩,去蘆頭)、人參(三分,去蘆頭)、檳榔(一兩)、陳皮(三分,湯浸去白瓤,烘乾)、白朮(三分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臟腑長期積虛寒,反胃嘔吐,應服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明礬(二兩)、黃丹(二兩)、硫磺(一兩)。首先將明礬和黃丹放入坩堝內,用炭火燒至通紅,待其自然冷卻,取出後放置在溼地上兩天,以消除火毒。然後加入硫磺,一同細研成粉末,以粟米飯和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不拘時以粥飲下二十丸。
治療反胃,嘔吐無法進食,應服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蝟皮(一兩,烤至焦黃)、人參(一兩,去蘆頭)、白茯苓(一兩)、厚朴(一兩,去粗皮,塗生薑汁,烤至香熟)、生乾地黃(一兩)、甘草(一兩,烤至微紅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,煉蜜和搗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不拘時以溫生薑湯送下二十丸。
治療反胃,嘔吐,想喝水,可使用半夏散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半夏(一兩,湯洗七遍,去滑)、白茯苓(二兩)、澤瀉(一兩)、桂心(半兩)、甘草(半兩,烤至微紅)、麥門冬(二兩,去心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反胃,嘔吐,煩躁發熱,可使用麥門冬散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麥門冬(半兩,去心)、半夏(半兩,湯洗七遍,去滑)、陳皮(三分,湯浸去白瓤,烘乾)、白茯苓(三分)、甘草(一分,烤至微紅)、枇杷葉(二分,擦去絨毛,烤至微黃)、人參(三分,去蘆頭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反胃,嘔吐,噎悶,可使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枳實(半兩,麩炒微黃)、人參(三兩,去蘆頭)、陳皮(二兩,湯浸去白瓤,烘乾)、吳茱萸(一分,湯浸七遍,烘乾,微炒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反胃,嘔吐,應服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肉豆蔻(半兩,去殼)、胡椒(一兩)、蓽茇(一兩)、甘草(三分,烤至微紅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細羅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水一中盞,煎至五分,加入羊乳半合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反胃,嘔吐,完全無法進食,可使用大腹皮散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大腹皮(一兩,銼)、厚朴(一兩,去粗皮,塗生薑汁,烤至香熟)、人參(一兩,去蘆頭)、桂心(三分)、白朮(一兩)、甘草(一分,烤至微紅)、陳皮(一兩,湯浸去白瓤,烘乾)、半夏(一兩,湯洗七遍,去滑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反胃,嘔吐不止,胸膈憋悶,可使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枇杷葉(一兩,擦去絨毛,烤至微黃)、前胡(一兩,去蘆頭)、桂心(半兩)、檳榔(一兩)、陳皮(一兩,湯浸去白瓤,烘乾)、人參(三分,去蘆頭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煎至五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治療反胃,嘔吐不止,可使用丁香散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丁香(一兩)、人參(二兩,去蘆頭)、枇杷葉(一兩,擦去絨毛,烤至微黃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篩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入生薑半分,煎至五分,去掉殘渣,不拘時溫服。
另一藥方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幹棗葉(一兩)、藿香(半兩)、丁香(一分)。將這些藥材搗碎細羅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水一小盞,加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即刻去掉生薑,不拘時熱服,連渣一起。
治療反胃,嘔吐,數日不定,可使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胡椒(三分,末)、生薑(一兩,微煨切)。將這些藥材用水二大盞,煎取一盞,去掉殘渣,分三次溫服。
治療頑固性反胃,嘔吐無法進食,可使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附子(三分,炮裂,去皮臍)、生薑汁(一升半,加入水二合)。將附子切成豆子大小,放入生薑汁中,煎至汁盡,再加入一合蜂蜜,搗一千次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不拘時以生薑湯送下二十丸,逐漸增加到三十丸。
治療反胃病,嘔吐後的補養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白朮(五兩,搗碎過篩成粉末)、生薑(五升,搗碎絞取汁,加入酒二升)。將生薑汁和酒混合,倒入白朮粉末,用慢火煎去一半,加入二合蜂蜜和二兩酥油,再煎至如稀糊狀,倒入銀器中凝固,每天空腹時,用清酒調下半匙,連續服用一個月,各種疾病都能治癒。
治療反胃病,嘔吐後使病情永遠好轉,可使用赤石脂丸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赤石脂(一升,好膩無砂)。將赤石脂搗碎過篩研細,用蜂蜜和成丸子,如梧桐子大小,每天空腹時,以生薑湯送下十丸,逐漸增加到二十丸。還有一種說法是,將赤石脂用水飛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晾乾,用布擦亮,空腹時,含服十丸,同時先含服一顆巴豆,去皮,但不要弄破,含服後服用藥物。
治療反胃,嘔吐,可使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硫磺(一兩)、明礬(一兩)。將這兩種藥材放入銚子內煉製,加入硃砂一分,一同研細如麪粉,用麪糊和成小豆大小的丸子,不拘時以生薑湯送下五丸。
治療反胃,看見食物就嘔吐,可使用以下藥方。
所需藥材及其量爲:羊糞(乾溼共七十枚,乾的要搗碎)。將這些藥材用童子小便一大盞,煎至六分,去掉殘渣,分爲兩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