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六 (19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十六 (19)

1. 治咳嗽失聲諸方

夫咳嗽失聲者。由風冷傷於肺之所為也。肺主氣。五臟同受氣於肺。而五臟有五聲。皆稟氣而通之。氣為陽。若溫暖則陽氣和宣。其聲通暢。風冷為陰。陰邪搏於陽氣。使氣不通流。所以失聲也。

治咳嗽上氣。喘急失聲。宜服貝母散方。

貝母(一兩煨微黃),紫菀(三分去苗土),麥門冬(一兩半去心焙),人參(三分),杏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二(三)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溫服。日三服。

治咳嗽聲不出。宜服桂心散方。

桂心(三分),訶黎勒皮(三分),乾薑(三分炮裂銼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赤茯苓(半兩),甘草一分炙微赤銼),杏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棗二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溫服。日三服。

治咳嗽。失聲語不出。宜服杏仁煎方。

杏仁(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),紫菀(一兩去苗土),五味子(一兩),貝母(一兩煨微黃),生薑汁(二合),沙糖(三兩),木通(四兩銼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,白蜜(三合)
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牛乳一大盞。入生薑汁沙糖。同煎令得所。次入蜜。以慢火熬成膏。不計時候。服一茶匙。含咽之。

治肺熱咳嗽聲不出。天門冬煎方。

生天門冬汁(五合),生地黃汁(三合),白蜜(五合),牛酥(二合),生薑汁(一合),白沙糖(三兩),貝母(一兩煨微黃),杏仁(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),紫菀(一兩去苗土),木通〔二(一)兩銼〕,百部(三分),白前(三分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陳橘皮〔三(二)分湯浸去白瓤焙〕

上件藥。貝母等細銼。以水三大碗。煎至一大碗。去滓。納天門冬汁地黃汁白蜜沙糖生薑汁杏仁等。熬成膏。以瓷器中盛。不計時候。服一茶匙。含咽之。

治急暴嗽。失聲語不出。杏仁煎方。

杏仁(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如膏),木通(一兩銼),紫菀(一兩去苗土),五味子(一兩),貝母(一兩半煨微黃),桑根白皮(二兩銼),白蜜(一合),白沙糖(三合),生薑汁(一合)

上件藥。木通以下五味。細銼。以水二大盞。煎至一盞。去滓。後入杏仁蜜糖薑汁等。以慢火熬成膏。不計時候。服一茶匙。含咽之。

治咳嗽氣促。胸中滿悶。語聲不出。宜服五味子煎方。

五味子(一兩),款冬花(一兩),木通(一兩銼),細辛(一兩),杏仁(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人參(三分去蘆頭),桂心(三分),青竹茹(二兩),菖蒲(一兩),酥(二兩),棗膏(五兩),白蜜(五合),生薑汁(一合)

白話文:

治咳嗽失聲諸方

咳嗽失聲,是風寒侵犯肺部所致。肺主呼吸,五臟皆受肺氣的滋養,而五臟各有其發聲的特性,都依靠肺氣的通暢才能發聲。氣屬陽,溫暖則陽氣和順宣暢,聲音也就通利;風寒屬陰,陰邪阻滯陽氣,導致氣機不通,所以就會失聲。

治咳嗽上氣、喘急失聲,宜服用貝母散:

貝母(一兩,煨至微黃)、紫菀(三分,去苗土)、麥門冬(一兩半,去心焙)、人參(三分)、杏仁(三分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)
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二到三錢,用水一中盞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一日三次。

治咳嗽聲不出,宜服用桂心散:

桂心(三分)、訶黎勒皮(三分)、乾薑(三分,炮裂銼碎)、人參(半兩,去蘆頭)、赤茯苓(半兩)、甘草(一分,炙至微赤,銼碎)、杏仁(三分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)
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。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一中盞,加棗子兩枚,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一日三次。

治咳嗽、失聲、不能說話,宜服用杏仁煎:

杏仁(二兩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,研磨成膏)、紫菀(一兩,去苗土)、五味子(一兩)、貝母(一兩,煨至微黃)、生薑汁(二合)、沙糖(三兩)、木通(四兩,銼碎)、桑根白皮(一兩,銼碎)、白蜜(三合)
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。用牛乳一大盞,加入生薑汁、沙糖,一起煎煮至所需濃度,再加入蜂蜜,用小火熬成膏狀。不限時間,每次服用一茶匙,含服咽下。

治肺熱咳嗽聲不出,服用天門冬煎:

生天門冬汁(五合)、生地黃汁(三合)、白蜜(五合)、牛酥(二合)、生薑汁(一合)、白沙糖(三兩)、貝母(一兩,煨至微黃)、杏仁(二兩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,研磨成膏)、紫菀(一兩,去苗土)、木通(一到二兩,銼碎)、百部(三分)、白前(三分)、甘草(三分,炙至微赤,銼碎)、人參(三分,去蘆頭)、陳橘皮(二到三分,湯浸去白瓤,焙乾)

將貝母等藥物切碎,加水三大碗煎至一大碗,去渣。加入天門冬汁、地黃汁、白蜜、沙糖、生薑汁、杏仁等,熬成膏狀,盛在瓷器中。不限時間,每次服用一茶匙,含服咽下。

治急暴咳嗽、失聲、不能說話,服用杏仁煎:

杏仁(二兩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,研磨成膏)、木通(一兩,銼碎)、紫菀(一兩,去苗土)、五味子(一兩)、貝母(一兩半,煨至微黃)、桑根白皮(二兩,銼碎)、白蜜(一合)、白沙糖(三合)、生薑汁(一合)

將木通以下五味藥物切碎,加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,去渣。然後加入杏仁、蜂蜜、糖、薑汁等,用小火熬成膏狀。不限時間,每次服用一茶匙,含服咽下。

治咳嗽氣促、胸悶、不能說話,宜服用五味子煎:

五味子(一兩)、款冬花(一兩)、木通(一兩,銼碎)、細辛(一兩)、杏仁(二兩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)、人參(三分,去蘆頭)、桂心(三分)、青竹茹(二兩)、菖蒲(一兩)、牛酥(二兩)、棗膏(五兩)、白蜜(五合)、生薑汁(一合)

將五味子等九味藥物搗碎成粗粉。加水五大盞煎至二大盞,去渣。加入牛酥、棗膏、蜂蜜、薑汁等,煎成膏狀。不限時間,每次服用一茶匙,含服咽下。

治咳嗽、咽喉乾燥、聲音嘶啞,宜服用含化桂心丸:

桂心(一兩)、杏仁(一兩,湯浸去皮尖,雙仁,麩炒至微黃,研磨成膏)、甘草(一分,炙至微赤,銼碎)、乾薑(一分,炮裂銼碎)、百合(一分)、麥門冬(半兩,去心焙)

將以上藥物搗碎過篩成粉末,用蜂蜜煉製成丸藥,如羊棗般大小。不限時間,用棉花裹住一粒藥丸,徐徐含服,咽下唾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