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懷隱、陳昭遇等

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六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十六 (17)

1. 治咳嗽面目浮腫諸方

夫肺主於氣。候於皮毛。而氣之行。循環臟腑。流注經絡。若肺氣虛弱。風邪所乘。則肌膚痞塞。使氣內壅。與津液相併。不得宣泄。攻溢皮膚。故令咳嗽面目浮腫也。

治咳嗽。面目浮腫。不得安臥。涕唾稠黏。宜服甜葶藶散方。

甜葶藶(一兩隔紙炒令紫色),木通(半兩銼),旋覆花(半兩),紫菀(半兩去苗土),大腹皮(三分銼),檳榔(半兩),郁李仁(一兩湯浸去皮微炒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治咳嗽。面目浮腫。或四肢腫。氣促不得眠臥。宜服桑根白皮散方。

桑根白皮(一兩銼),柴胡(一兩去苗),大腹皮(三分銼),枳殼(三分麩炒微黃去瓤),杏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赤芍藥(一兩),赤茯苓(一兩),黃耆(一兩銼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麥門冬(三分去心),牛蒡子(一兩微炒),甘草(三分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治咳嗽喘急。坐臥不得。面目浮腫。宜服澤漆散方。

澤漆(半兩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,赤茯苓(一兩半),木通(一兩銼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紫蘇莖葉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大腹皮(三分銼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治咳嗽。肺氣不順。面目浮腫。宜服牽牛子散方。

牽牛子(半兩微炒),甜葶藶(半兩隔紙炒令紫色),陳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焙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,杏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
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棗三(二)枚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治肺氣咳嗽。面目浮腫。喘息促急。宜服雞舌香散方。

雞舌香(半兩),漢防己(三分),木香(三分),澤瀉(一兩),紫蘇莖葉(一兩),桑根白皮(二兩銼),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郁李仁(一兩湯浸去皮微炒),羌活(半兩),檳榔(一兩),甘草(半兩炙微赤銼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二(三)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治肺臟氣壅。閉隔不通。致令面目浮腫。咳嗽喘急。坐臥不安。宜服漢防己散方。

漢防己(三分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,木通(一兩銼),赤茯苓(一兩),澤漆(半兩),百合(一兩),甜葶藶(三分隔紙炒令紫色),郁李仁(三分湯浸去皮微炒)

上件藥。搗粗羅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咳嗽、臉部浮腫的各種方劑

肺主導呼吸之氣,其功能表現在皮膚毛髮上。氣的運行循環於各個臟腑,流經各條經絡。如果肺氣虛弱,外邪入侵,就會導致皮膚毛孔閉塞,使氣滯留在體內,與津液混合在一起,無法順利排出,積聚在皮膚表面,因此會出現咳嗽和臉部浮腫的症狀。

治療咳嗽、臉部浮腫、無法安穩入睡、鼻涕濃稠的方劑:甜葶藶散

藥材:甜葶藶(一兩,隔紙炒至紫色)、木通(半兩,切碎)、旋覆花(半兩)、紫菀(半兩,去除根部和泥土)、大腹皮(三分,切碎)、檳榔(半兩)、郁李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,稍微炒過)、桑白皮(一兩,切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水和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。

治療咳嗽、臉部浮腫、或四肢浮腫、呼吸急促、無法安睡的方劑:桑根白皮散

藥材:桑白皮(一兩,切碎)、柴胡(一兩,去除根部)、大腹皮(三分,切碎)、枳殼(三分,用麩皮炒至微黃,去瓤)、杏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、赤芍藥(一兩)、赤茯苓(一兩)、黃耆(一兩,切碎)、陳皮(三分,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,烘乾)、麥門冬(三分,去心)、牛蒡子(一兩,稍微炒過)、甘草(三分,烤至微赤,切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中盞水和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。

治療咳嗽喘急、坐臥不安、臉部浮腫的方劑:澤漆散

藥材:澤漆(半兩)、桑白皮(一兩,切碎)、赤茯苓(一兩半)、木通(一兩,切碎)、陳皮(三分,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,烘乾)、紫蘇莖葉(一兩)、甘草(半兩,烤至微赤,切碎)、大腹皮(三分,切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水和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。

治療咳嗽、肺氣不順、臉部浮腫的方劑:牽牛子散

藥材:牽牛子(半兩,稍微炒過)、甜葶藶(半兩,隔紙炒至紫色)、陳皮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,烘乾)、甘草(半兩,烤至微赤,切碎)、杏仁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水、半份生薑和三顆(或二顆)紅棗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。

治療肺氣咳嗽、臉部浮腫、呼吸急促的方劑:雞舌香散

藥材:雞舌香(半兩)、漢防己(三分)、木香(三分)、澤瀉(一兩)、紫蘇莖葉(一兩)、桑白皮(二兩,切碎)、附子(半兩,炮製後去除皮臍)、郁李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,稍微炒過)、羌活(半兩)、檳榔(一兩)、甘草(半兩,烤至微赤,切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粗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二(或三)錢,加入一中盞水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。

治療肺臟氣滯、阻塞不通、導致臉部浮腫、咳嗽喘急、坐臥不安的方劑:漢防己散

藥材:漢防己(三分)、桑白皮(一兩,切碎)、木通(一兩,切碎)、赤茯苓(一兩)、澤漆(半兩)、百合(一兩)、甜葶藶(三分,隔紙炒至紫色)、郁李仁(三分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,稍微炒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粗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水和半份生薑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。

治療肺氣咳嗽、臉部浮腫、小便不暢、呼吸急促、將要形成水腫病的方劑:海蛤散

藥材:海蛤(一兩,細研)、澤漆葉(一兩)、漢防己(一兩)、桑白皮(一兩,切碎)、百合(一兩)、赤茯苓(一兩半)、檳榔(一兩)、木通(一兩,切碎)、牽牛子(一兩,稍微炒過)、甜葶藶(一兩,隔紙炒至紫色)、郁李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,稍微炒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,過粗篩成散劑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中盞水,煎煮至六分,去除藥渣,不限時間,溫服,以達到利尿效果為止。

治療咳嗽不癒、臉部浮腫的方劑:漢防己散

藥材:漢防己(一兩)、苦葫蘆子(半兩,稍微炒過)、澤瀉(三分)、陳皮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,烘乾)、甜葶藶(一兩,隔紙炒至紫色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煉製的蜂蜜調和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粥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

治療肺氣咳嗽、臉部浮腫、喘促、無法安睡、小便赤澀的方劑:甜葶藶丸

藥材:甜葶藶(二兩,隔紙炒至紫色)、杏仁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、漢防己(一兩)、貝母(一兩,煨至微黃)、木通(一兩,切碎)。

做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成粉末,用紅棗肉調和成丸,如梧桐子大小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不限時間,用煎煮的桑白皮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