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三 (19)
卷第四十三 (19)
1. 治心腹卒脹滿諸方
夫心腹卒脹滿者。由臟腑不調。寒氣乘之。並於心脾也。脾主於消水穀。胃為水穀之海。今脾胃虛弱。飲食不消。風冷邪氣攻於心脾。故令心腹卒脹滿也。
治心腹氣壅滯。卒脹滿。不能飲食。草豆蔻散方。
草豆蔻(一兩去皮),丁香(三分),縮砂(三分去皮),桃仁(三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青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白朮(三分),蘿蔔子(三分微炒),桂心(三分),木瓜(三分),木香(三分),枳殼(三分麩炒微黃去瓤),檳榔(三分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治心腹氣滯。卒脹滿。不下食。當歸散方。
當歸(一兩銼微炒),赤茯苓(一兩),桔梗(一兩去蘆頭),青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高良薑(一兩銼),檳榔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治心腹卒脹滿。脅肋疼痛。不欲飲食。大黃散方。
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當歸(半兩銼微炒),桂心(半兩),桃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鱉甲(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稍熱服。
治心腹卒脹滿。肩背壅悶。大小腸氣滯。牽牛子散方。
牽牛子(一兩),木通(三分銼),陳橘皮(三分湯浸去白瓤焙),桑根白皮(三分銼),檳榔(一兩),赤茯苓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每服。食前煎生薑蔥白湯。調下二錢。
治心腹卒脹滿。胸膈不利。難下飲食。枳實散方。
枳實(一兩麩微炒),桂心(一兩),訶黎勒(一兩煨用皮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煎生薑湯調下一錢。
治心腹俱冷。卒脹滿。短氣。吳茱萸丸方。
吳茱萸(一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青橘皮(半兩湯浸去白瓤焙),乾薑(半兩炮裂銼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細辛(半兩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丸。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又方。
草豆蔻(一兩去皮)
上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以木瓜生薑湯。調下半錢。
白話文:
心腹突然脹滿,是因為臟腑失調,寒氣入侵,影響到心脾。脾臟負責消化水穀,胃是水穀的倉庫,現在脾胃虛弱,飲食無法消化,風寒邪氣侵犯心脾,所以導致心腹突然脹滿。
以下是一些治療心腹脹滿的處方:
草豆蔻散: 治療心腹氣體阻塞,突然脹滿,無法進食。藥材包括草豆蔻、丁香、縮砂仁、桃仁、青橘皮、白朮、蘿蔔子、桂枝、木瓜、木香、枳殼、檳榔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,加半片生薑,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限時間。
當歸散: 治療心腹氣滯,突然脹滿,無法進食。藥材包括當歸、赤茯苓、桔梗、青橘皮、高良薑、檳榔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,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不限時間。
大黃散: 治療心腹突然脹滿,脅肋疼痛,不想進食。藥材包括川大黃、當歸、桂枝、桃仁、鱉甲、陳橘皮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,加半片生薑,煎至六分,去渣,溫服,稍熱即可,不限時間。
牽牛子散: 治療心腹突然脹滿,肩背悶堵,大小腸氣滯。藥材包括牽牛子、木通、陳橘皮、桑根白皮、檳榔、赤茯苓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飯前用生薑蔥白水調服二錢。
枳實散: 治療心腹突然脹滿,胸膈不舒,難以進食。藥材包括枳實、桂枝、訶黎勒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不限時間,用生薑水調服一錢。
吳茱萸丸: 治療心腹俱冷,突然脹滿,呼吸短促。藥材包括吳茱萸、青橘皮、乾薑、附子、細辛、人參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,不限時間,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
另一方: 藥材僅為草豆蔻。將其研磨成細粉,不限時間,用木瓜生薑水調服半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