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三 (17)
卷第四十三 (17)
1. 治心腹鼓脹諸方
夫心腹鼓脹者。由陰陽不和。臟腑虛弱。風邪冷氣在於腹內。與臟氣相搏。臟為陰。腑為陽。令陽氣外虛。陰氣內積。脾虛風冷乘之。伏留在臟。則心腹堅滿。飲食不消。氣逆壅滯。故令心腹鼓脹也。
治心腹鼓脹。氣促。大小便秘澀。木通散方。
木通(銼),赤茯苓,玄參,桑根白皮(銼),白薇,澤瀉,人參(去蘆頭),郁李仁(湯浸去皮尖微炒以上各一兩),澤漆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三錢。以水一中盞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食前溫服。如人行十餘里當利。未利再服。
治心腹鼓脹。喘促不欲食。桃仁散方。
桃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桑根白皮(一兩),赤茯苓(一兩),檳榔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紫蘇莖葉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篩為散。每服四錢。以水一中盞。入生薑半分。煎至六分。去滓。不計時候。溫服。
治心腹鼓脹。腹中有宿水。連兩肋。悶氣急衝心。坐臥不得。郁李仁丸方。
郁李仁(一兩湯浸去皮微炒),杏仁(一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牽牛子(一兩微炒),甘遂(半兩煨令微黃),防葵(一兩),菴䕡子(一兩),桑根白皮(一兩銼),檳榔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澤瀉(一兩),赤茯苓(一兩),澤漆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及晚食前。以生薑湯下五丸。
治心腹鼓脹。腸胃秘結。喘促。不欲飲食。芫花丸方。
芫花(半兩醋拌炒令乾),川大黃(一兩銼碎微炒),甜葶藶(半兩隔紙炒令紫色),甘遂(半兩煨令微黃),黃芩(一兩),白朮(一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百餘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每日空心及晚食前。以溫水下五丸。
治心腹鼓脹。心下硬痛。鱉甲丸方。
鱉甲(一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襴),赤芍藥(半兩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枳殼(一兩麩炒微黃去瓤)檳榔(一兩),訶黎勒(一兩煨用皮),川大黃(三分銼碎微炒),桂心(半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白話文:
治心腹鼓脹諸方
心腹鼓脹,是因為陰陽失調,臟腑虛弱,風邪寒氣入侵腹內,與臟腑之氣相搏鬥所致。臟屬陰,腑屬陽,導致陽氣虛弱於外,陰氣積聚於內。脾胃虛弱,遇上風寒之邪,滯留在臟腑,就會造成心腹堅硬飽滿,飲食不消化,氣逆阻滯,最終導致心腹鼓脹。
以下列出治療心腹鼓脹的不同處方:
木通散方 (治心腹鼓脹、氣促、大小便祕結)
此方藥材包括木通、赤茯苓、玄參、桑根白皮、白薇、澤瀉、人參、郁李仁、澤漆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水煎煮,飯前溫服。藥效應如步行十餘里後便會通便,若未通便則可再次服用。
桃仁散方 (治心腹鼓脹、呼吸急促、不想吃東西)
此方藥材包括桃仁、桑根白皮、赤茯苓、檳榔、陳橘皮、紫蘇莖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生薑煎煮,不拘時辰溫服。
郁李仁丸方 (治心腹鼓脹、腹內積水、脹痛連及兩肋、氣悶急衝心、坐臥不安)
此方藥材包括郁李仁、杏仁、牽牛子、甘遂、防葵、菴羅子、桑根白皮、檳榔、陳橘皮、澤瀉、赤茯苓、澤漆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日空腹及晚飯前,用生薑湯送服五丸。
芫花丸方 (治心腹鼓脹、腸胃燥結、呼吸急促、不想吃東西)
此方藥材包括芫花、川大黃、甜葶藶、甘遂、黃芩、白朮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日空腹及晚飯前,用溫水送服五丸。
鱉甲丸方 (治心腹鼓脹、心窩部堅硬疼痛)
此方藥材包括鱉甲、赤芍藥、人參、枳殼、檳榔、訶黎勒、川大黃、桂心、陳橘皮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。不拘時辰,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