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太平聖惠方》~ 卷第四十三 (6)
卷第四十三 (6)
1. 治冷氣心腹痛諸方
蓽茇(一分),胡椒(一分),桂心〔二(一)分〕,桃仁(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),木香(半兩),當歸(三分銼微炒)
上件藥。搗細羅為散。不計時候。以熱酒調下一錢。
治積冷氣攻心腹痛。四肢多冷。面色青黃。不欲飲食。麝香丸方。
麝香(一分細研),檳榔(一兩),陳橘皮(一兩湯浸去白瓤焙),肉豆蔻(一兩去皮),吳茱萸(一兩),木香(一兩)
上件藥。先將茱萸。以米醋煮三(一二)十沸。後掘一地坑子。可安得茱萸。先以大火半秤。燒坑子令通赤。以米醋半盞。及茱萸。入在坑內。用瓷碗蓋之。四面以灰擁定。勿令泄氣。候冷取出。與前藥一處搗羅為末。入麝香和勻。用醋煮麵糊和丸。如綠豆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熱酒下二十丸。
治久積冷氣攻心腹脹痛。或時吐逆下利。不思飲食。宜服內炙丸方。
蓽茇(半兩),訶黎勒(半兩煨用皮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附子(半兩炮裂去皮臍),桂心(半兩)白茯苓(半兩),人參(半兩去蘆頭),肉豆蔻(半兩去皮),縮砂(半兩去皮),當歸(三分銼微炒),木香(半兩),胡椒(半兩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煉蜜和搗三二百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生薑醋湯下二十丸。
治冷氣攻心腹。久不瘥。面色青黃。四肢多冷。阿魏丸方。
阿魏(一兩以醋一碗煎成膏),桂心(一兩),乾薑(一兩炮裂銼),附子(一兩炮裂去皮臍),吳茱萸(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),當歸(一兩銼微炒)
上件藥。搗羅為末。用阿魏膏。和搗百餘杵。丸如梧桐子大。不計時候。以溫酒下二十丸。
白話文:
治療寒冷引起的腹部疼痛的各種藥方
藥方一
配方:蓽茇(一分)、胡椒(一分)、桂心(一到二分)、桃仁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尖和雙仁,用麩皮炒至微黃)、木香(半兩)、當歸(三分,略微炒過)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。服用方法:不拘時間,用熱酒調服一錢。
藥方二:麝香丸
(用於治療寒氣積聚導致的心腹疼痛,四肢冰冷,面色青黃,食慾不振)
配方:麝香(一分,研磨成細末)、檳榔(一兩)、陳皮(一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白瓤,烘乾)、肉豆蔻(一兩,去皮)、吳茱萸(一兩)、木香(一兩)
製法:先將吳茱萸用米醋煮沸二到三十次,然後在地上挖一個坑,將茱萸放入,先用半斤大火燒坑,燒紅後倒入半碗米醋和茱萸,用瓷碗蓋住,四周用灰封緊,不要漏氣,等冷卻後取出,與其他藥材一起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麝香混合均勻,用醋煮過的麵糊和成丸,如綠豆大小。服用方法:不拘時間,用熱酒送服二十丸。
藥方三:內炙丸
(用於治療長期寒氣積聚導致的心腹脹痛,有時會嘔吐、腹瀉,食慾不佳)
配方:蓽茇(半兩)、訶子(半兩,煨過後用皮)、乾薑(一兩,炮裂後切碎)、附子(半兩,炮裂後去皮臍)、桂心(半兩)、白茯苓(半兩)、人參(半兩,去蘆頭)、肉豆蔻(半兩,去皮)、縮砂(半兩,去皮)、當歸(三分,略微炒過)、木香(半兩)、胡椒(半兩)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煉製過的蜂蜜,搗三到兩百下,做成丸如梧桐子大小。服用方法:不拘時間,用生薑醋湯送服二十丸。
藥方四:阿魏丸
(用於治療寒氣侵襲心腹,久治不癒,面色青黃,四肢冰冷)
配方:阿魏(一兩,用一碗醋煎成膏狀)、桂心(一兩)、乾薑(一兩,炮裂後切碎)、附子(一兩,炮裂後去皮臍)、吳茱萸(半兩,用熱水浸泡七次後烘乾略炒)、當歸(一兩,略微炒過)
製法: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粉末,加入阿魏膏,搗一百多下,做成丸如梧桐子大小。服用方法:不拘時間,用溫酒送服二十丸。